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整脊疗法是美国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一种以手法矫正"半脱位"为核心的脊柱徒手疗法,通过其发展史的全面梳理后发现,古代西方社会早期的脊柱手法是整脊疗法诞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整脊疗法传承的重要载体,整脊学科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个阶段;获得合法执业资格是整脊疗法得以生存的法律保障,在主流医学的压迫和排挤下,整脊立法经历了漫长的立法道路;整脊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一直遭到主流医学的质疑,为了向世人证实"手法治疗半脱位"的科学性,整脊疗法运用现代研究的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整脊疗法相关的临床和教育指南得到制定,最终整脊从最初的一门治疗技术发展成了今天的一个行业;整脊的发展历程对中医推拿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脊柱推拿是推拿技术的一个分支,在中国脊柱推拿是指推拿者在与脊柱相关的筋、骨、关节等组织及经络穴位进行手法操作,以治疗脊椎骨关节病变或内脏病变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而在西方与之相应的治疗技术称之为chiropractic(按脊疗法)或spinal manipulation等,西方的按脊疗法是指用特定的整复手法治疗脊椎及邻近关节半脱位所致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中国脊柱推拿与国外整脊术均属于手法医学的范畴,不同的是:中国脊柱推拿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等为基础,衍化于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具有多样性和技巧性;国外整脊术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脊柱相关节段学说和生物学等为基础,是近代西方继现代医学和牙科医学之后兴起的第三种独立医学.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差异,但所面对的客体即脊椎和脊源性疾病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发挥中国脊柱推拿整体观思维术式时,大胆借鉴国外整脊术系统还原论指导下对疾病准确和量化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脊柱推拿与国外整脊术均属于手法医学的范畴,不同的是:中国脊柱推拿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等为基础,衍化于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具有多样性和技巧性;国外整脊术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脊柱相关节段学说和生物学等为基础,是近代西方继现代医学和牙科医学之后兴起的第三种独立医学.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差异,但所面对的客体即脊椎和脊源性疾病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发挥中国脊柱推拿整体观思维术式时,大胆借鉴国外整脊术系统还原论指导下对疾病准确和量化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脊柱手法治疗的中西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手法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主要保守治疗手段,在东西方都很流行,近年来,通过出访讲学,临床实际考察及会议交流等,笔者与西方从事整骨、整脊疗法和的法物理治疗的学者,治疗师和学生(包括私立学院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个体诊断的从业人员)就脊柱手法问题做了许我产为深入的讨论,对中西方脊柱手法治疗体系和原则略有一些浅薄认识,简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掘研究中医整脊技术史与脊源性疾病史,整理其主要理论观点及治疗方法,阐明中医整脊理论方法的科学性,提出治疗整脊法的规范标准.方法文献发掘、整理,运用机能解剖学、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的科学原理,结合实验研究.结果较系统全面阐述了中医整脊技术的发明及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史,整理了主要理论观点和八大整脊法;论证了人类颈曲腰曲形成是站立行走的机能需要按数学定律形成的;提出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和椎曲论等理论,阐释了中医整脊法的科学原理;明确了中国整脊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应用整脊、针灸、辨证内外用药的整体疗法,并对整脊八法提出了严格的临床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7.
西医整脊疗法与中医骨伤整脊疗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医学发展的历史上,中西医道各有本源,但亦有相似之处。尤其在17世纪之前,中西医学的一些发现与发明均有共通性。比如草本药物的应用,以及按摩手法治疗等。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由于西方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西医至19世纪发展为现代医学。因此有学者认为西医学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始于19世纪末。亦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中医按摩推拿中的捏脊疗法亦即是整脊疗法。  相似文献   

8.
整脊Chiropractic是一个外来词汇。是美国人Daniel Da-vid Pal mer于1895年创立。它的原意指的是脊柱的手法矫正。美式整脊注重对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是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脊柱矫正方法。脊柱的关节半脱位Subluxation的是创立之初整脊理论的核心。历经100多年的发展,美式整脊,无论他的理论还是它的实践都已经臻于成熟,在当今的西方医学中已  相似文献   

9.
于莉莉 《陕西中医》2007,28(11):1575-1576
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是现代人的常见、多发病,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整脊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中推拿整脊利用力的杠杆作用将各种推拿作用力传达至脊椎关节和脊周软组织,引发许多复杂的生理学反应,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整脊方法。为了提高推拿整脊的疗效,充分发挥推拿整脊的临床作用,本文从生理学角度浅析推拿整脊的作用。1整复脊柱位置结构异常推拿整脊通过拔伸牵引、推按扳摇、拿捏踩跷等手法,能迅速使脊椎关节错缝、滑脱、突出等恢复原位,使脊柱畸形得到矫正,使神经根受压、椎动脉管腔狭窄和扭曲得以解除,脊椎序列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消…  相似文献   

10.
叶勇  丁俊洋  汤伟  龙抗胜  邵湘宁 《中医药导报》2019,25(15):98-100,110
通过中医及现代医学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认识,结合推拿操作的原理、安全性及优势性探析推拿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可行性,并提出"松、正、紧"针、推、康一体化治疗管理的脊柱及相关疾病现代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的椎临床疗效。方法:3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颈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取全脊柱整脊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筋骨理论源于《内经》,并贯穿中医推拿学科发展过程之中。"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学关于脊柱伤病的主要病理认识及理论核心,现代研究为中医学筋骨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部分证据。筋骨理论有效指导了脊柱关节等伤病的中医推拿临床,同时筋骨评估作为中医推拿触诊检查的主要内容,不仅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也是指导选择推拿手法和治疗部位的核心环节。进一步梳理筋骨理论的发展脉络,探析筋骨评估的理论依据,可为中医推拿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推拿旋转滚筒式整脊术就是将颈脊柱比拟为以各椎骨作为支柱的一个圆筒,而把各椎骨的连接作为这个圆筒的枢纽关节,每一个椎骨的枢纽关节发生了位移变化,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整个颈脊柱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颈椎的椎曲、椎管及椎间孔的病理改变,进而伤及椎动脉、脊髓、神经,诱发颈椎病。而推拿旋转滚筒式整脊术的每一步操作,都是以纠正颈椎枢纽关节的位移为治疗核心与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中医整脊科是以“一圆一说两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为基本理论,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四大疗法;同时,在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指导下,实施“以人为本”的“医患合作、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八大措施防治脊柱劳损病。  相似文献   

15.
《按摩与康复医学》2006,22(11):46-47
脊柱劳损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对脊柱劳损疾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脊椎法”“按脊法”的论述和“腰痛”的专篇。历代医家发明创造了用整脊手法、针灸、内外辨证用药和导引练功的诊疗方法,形成了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整脊疗法。解放以来,我国老一辈中医整脊专家在继承发扬方面,已做出很大的贡献。例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刘柏龄教授用整体观辨证治疗脊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运动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制约作用,揭示中医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提高整脊手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标准化,杜绝误伤提供依据。方法:从形态解剖,特别是椎体与下关节突关节面夹角测量,运动力学作用力线和X线片观察。结论:枢纽对脊柱运动起带动、制约的调控作用。中医整脊主要手法是依据枢纽对脊柱运动的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腰痛的病因病机、“脊柱平衡疗法”与脊柱生物力学的关系、“脊柱平衡疗法”的临床应用论述作者对“脊枉平衡疗法”在推拿治疗腰痛疾病中的应用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给予两组间歇牵引治疗、整脊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时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结合传统推拿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可有效纠正关节移位,改善其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整脊手法是根据力学原理,通过手法使错位的脊柱关节复位,以减轻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随着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推拿整脊手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对整脊手法的研究也逐渐地系统化、理论化.对力学原理在整脊手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整脊手法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和不断创新.本文从长力臂手法和短力臂手法2个方面对杠杆原理在整脊手法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杠杆原理对整脊手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创新,创立了长力臂C7~T1关节紊乱复位法和长力臂胸椎上段多节段棘突侧偏复位法.  相似文献   

20.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的梳理,同时参照国外按脊手法医学“半脱位”概念涵义,结合脊柱“骨错缝、筋出槽”临床推拿应用,对脊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特性作出了较完善的诠释:除了以往文献认识的“关节结构异常”之外,还应包括“关节功能异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