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跗骨窦间隙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l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跟骨骨折的40例患者,均接受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Bohler和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标准对患者术后1 a的恢复进行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2006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29例(32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中未见螺钉及钢板松动,按照Marg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本组优2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轴向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L"形切口及常规内固定治疗。统计2组患者消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可以很好地固定并维持跟骨后关节面及跗骨窦的解剖复位,联合空心钉轴向固定能有效控制跟骨轴线及体部的稳定,可明显缩短消肿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跟骨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治疗,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经x线片检测Bohler角平均为30。,无一例跟骨外翻。按Maryland足部评分方法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54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为91.6%。术后继续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5 月至 2019 年 9 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 6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接受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对患者术后跟骨骨折复位、伤口情况以及腓肠神经损伤情况观察分析,并评价疗效。 结果:所有跟骨解剖形态均得以恢复,出现表浅感染与腓肠神经损伤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1 例与 2 例;术后 6 个月与术前跟 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 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 角)比较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取出内固定后 2 d 各项解剖数据与术后 6 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 联合微创钢板应用于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至2017年8月,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8~72岁,中位数36. 5岁。横形骨折14例、纵形劈裂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45例。左膝29例,右膝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至6 d,中位数74 h。采用Bstman髌骨骨折疗效标准评价综合疗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中位数8. 5个月。术后12个月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27. 2±2. 0)分,优21例、良42例、差2例。差的2例中,1例因切口深部感染而进行3次清创术,最终感染控制,但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受限,采用手术松解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在CPM机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略有改善; 1例因内固定钢板与髌骨表面贴合不佳导致患膝疼痛,未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后去除内固定物,疼痛症状缓解,在CPM机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综合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评价采用跗骨窦入路小切口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例,术前常规行跟骨摄片及三维CT扫描确定骨折类型及关节面受累及情况,于伤后25天,平均(3±1.2)天行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后分期给予中药口服,术后随访并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术后获得6-12个月(平均10±2.6个月)的随访,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感染和皮肤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病例等发生。术后末次随访时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为优17足、良5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达9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州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对近年进行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的68例72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患者疗效满意,能正常行走,具体疗效参照Maryland评分法:45足疗效优,24例疗效良,3足疗效可,优良率95.8%结论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戈东 《中医正骨》2007,19(10):95-95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诸多争议,由于骨折线大多涉及距下关节面,近年国内外学者大多倾向于切开复位。自2006年8月-2007年4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并通过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建生 《中医正骨》2011,23(1):48-48,50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笔者采用外侧跗骨窦小切口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患者25例26足,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跟骨骨折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属高能量损伤所致,若治疗方法选择欠佳,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常遗有跟骨疼痛等症状。我们从2002年1月-2009年12月,根据骨折的类型,选用重建钢板治疗34例,通过术后12~34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海丰  梁冰  黄磊  杨成  朱瑛峰 《中医正骨》2010,22(11):59-59,61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85%~90%为关节内骨折,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临床上治疗困难,后遗症多,预后较差。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严重粉碎骨折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但目前尚未常规使用。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采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20例22足,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弧形扩大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弧形扩大跗骨窦入路组(28例)和跗骨窦入路组(28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定期摄片,比较两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记录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改良弧形扩大跗骨窦入路组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跗骨窦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弧形扩大跗骨窦入路组的切口长度显著长于跗骨窦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弧形扩大跗骨窦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0例3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随访5~33个月,平均19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7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88%,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仅2例伤口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选用新型解剖钛钢板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能很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重建B 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跟骨的解剖及负重要求,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分析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之后进行疗效的评定,并且随访5~18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40例患者中,优18例(占45%),良好20例(占50%),差2例(占5%),优良率为9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2倒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评分标准评测足部功能,其中痊愈的有48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有2例,治愈率达89.5%;术后并发症:早期并发癌腓肠神经损伤1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闭合,出现远期并发症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必须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急性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44例(分型为SandersⅡ,部分为Ⅲ型,不合并其他足踝部骨折)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第1天的VSA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及AOFAS评分,记录末次随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SA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跟骨宽度、跟骨丘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半年AOFAS评分中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在骨折关节取得满意复位及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具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好、明显降低软组织并发症的概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跗骨窦入路斜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斜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5~69岁,中位数37岁。均为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单足23例、双足2例,SandersⅡ型骨折19例、Ⅲ型骨折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8 d,中位数5 d。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测量患足B9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患足功能,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5个月。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的B9hler角分别为15.96°±1.45°、34.26°±3.11°、34.07°±3.02°。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的Gissane角...  相似文献   

19.
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其解剖形态不规则、加上复杂的生物力学使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存在较大困难。我科采用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跟骨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的手术疗效。方法:24跟骨骨折病人27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19足。)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3.4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全组优良率95%,其中SandersⅡ型优良率97%,SandersⅢ型优良率93%。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