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肺复张策略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1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患者,分肺内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其中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8例。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行肺复张,在镇静、非肌松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为40 cm H2O,持续时间40 s。结果与肺复张前比较,两组复张后10 min3、0 min1、h2、h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均有提高(P〈0.05),两组比较肺外源性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复张前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系统顺应性在复张后明显提高(P〈0.05);气道峰压、平台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在复张过程中时提高(P〈0.05),但复张后5 min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复张前后心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改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对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复张手法((Recruitment Maneuver,RM))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同时对腹腔脏器血流灌注有何影响。方法:西宁地区(海拔2260m)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3例(APACHEⅡ评分17.7±7.8),在确诊ARDS1小时内置入胃张力计导管,并开始机械通气治疗,应用RM。分别在开始机械通气即刻(T1),RM开始前(T2),RM结束后30min(T3),RM结束后60min(T4)监测患者胃黏膜pH值(pHi)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53例患者中5例死亡,其中3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并发脑疝,1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其余48例患者使用RM后PaO2、PaO2/FiO2较RM前显著升高(P〈0.05);pHi在RM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RM作为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可显著升高PaO2,并不会造成胃肠黏膜等腹腔脏器组织的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3.
蔡德学  ;刘阳  ;魏静  ;曹峰生 《人民军医》2014,(11):1198-120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氢吗啡酮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接受ICU常规监护和相应治疗,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氢吗啡酮镇静,对照组单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记录两组镇静前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aw)、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Ramsay镇静评分和人机顺应性评分,以及镇静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均保持Ramsay镇静评分≥3级时,记录恢复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镇静前BP、PaO2/FiO2、呼吸机参数等指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给药30min后,两组HR、RR和Paw等指标均显著低于镇静前(P〈0.05),观察组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MAP、SpO2等指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镇静12h时两组PaO2/FiO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人机顺应性评分,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恢复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在撤机前停用镇静药,未发生戒断综合征及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氢吗啡酮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可减少人机对抗,改善机械通气效果,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比较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重型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ARDS患者在呼吸机支持治疗中生命监测指标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与同期收治的其他ARDS患者用呼吸机治疗后生命体征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症H1N1组与ARDS组入院第3天组间比较PaO2/FiO2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APCHCEⅢ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1例重症H1N1肺部尸检病理报告肺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及渗出物。结论:重症H1N1组以低氧为主要表现,与ARDS组比较APCHCEⅢ评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糖水平的变化和术毕恢复不同时间节点的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T1心率,T2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节点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和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30min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急性肺损伤组(B组)和高氧液组(C组),每组15只,B和C组采用撞击致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同时给予舒氧康静滴,在0、0.5、1、2、4、6 h行血气分析,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湿/干比(W/D)及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AQP-1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PaO2、SpO2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下降(P〈0.05),肺W/D显著增高(P〈0.05);C组与B组比较,PaO2、SpO2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AQP-1表达增加(P〈0.05),肺W/D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氧液通过调节肺组织AQP-1表达对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创伤后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氧合状况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8月共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64例,随机分为lipo-PGE1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入院24h后静脉滴注lipo-PGE1 3ng.kg^-1.min^-1,持续2h停止,每天2次,连用7-10天,从生存率,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氧分压(PaO2)恢复,呼吸机通气时间,患者在ICU治疗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呼吸机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aO2,氧分压/吸氧分数(PaO2/FiO2)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P<0.05),lipo-PGE1还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和氧输送水平,结论:lipo-PGE1对创伤后ARDS有较好疗效,,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ICU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探讨俯卧位通气在爆震伤、烧伤并发A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记录23例ARDS患者每次仰卧位(翻身前)及俯卧位(翻身后)5min、30min、6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结果俯卧位通气对Hr、PIP、Raw、SaO2改善在俯卧位后5min、30min较明显,与仰卧位通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CVP、Vt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较仰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利用油酸制作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的方法及CT评价犬ARDS的价值。方法:将16条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12条)和对照组(B组,4条),A组在30min内从深静脉缓慢注入0.18mL/kg油酸(用0.9%生理盐水30mL稀释)造模,当犬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分数值(FiO2)≤200mmHg和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时,即认定犬ARDS成模;B组仅从深静脉注入相同容量的0.9%生理盐水。两组在造模前及造模后均行CT扫描。在CT扫描结束后对犬实施安乐死,取出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及镜下情况,并计算肺湿干比重(W/D)。结果:A组在油酸注射(90±10)min后形成ARDs模型,其肺湿干比重为10.42±0.74,与B组(5.33±0.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犬ARDs镜下表现为肺水肿、炎性细胞渗出及透明膜形成,而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密度影则为犬ARDS的典型CT表现。结论:利用油酸能较好地制作犬ARDS模型,CT能有效监测犬ARD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2气腹对兔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健康家兔按气腹压力随机均分为3组:0mmHg组(Ⅰ组)、10mmHg组(Ⅱ组)和15mmHg组(Ⅲ组)。3组均在设定的压力下气腹1h,监测兔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记录CO2气腹前5min(T0)、CO2气腹后30min(T1)、CO2气腹后60min(T2)的上述参数值。结果气腹后30、60min,Ⅱ组与Ⅰ组比较,HR、MAP、CVP显著增加(P〈0.05),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显著下降(P〈0.05),Ⅲ组与Ⅰ组比较,各参数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家兔CO2气腹后HR、MAP、CVP增加,但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FloTrac/Vigileo系统评估七氟烷和丙泊酚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诱导组(S组)与丙泊酚诱导组(P组)。S组采用8%七氟烷预充呼吸回路快速诱导法,P组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TCI)浓度3μg/ml行麻醉诱导。记录基础值(T0)、脑电双频指数(BIS)降为60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3,5,10,15和20 min(T4~9)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以及机械通气后各时点的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 CO:两组在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S组降低幅度大于P组(P〈0.05)。SV: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稳定(P〈0.05)。MAP: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平稳,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P〈0.05)。HR:S组插管前即刻较基础值降低12.1%,P组插管后1 min高于基础值7.5%(P〈0.05)。P组SVV试验中各时点均高于S组(P〈0.05)。结论在诱导开始至插管前阶段,七氟烷诱导对心排量的影响程度较大。插管后20 min的维持阶段,七氟烷组各指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接受平衡麻醉(n=20)与全凭静脉麻醉(n=20),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动脉血气的变化并计算呼吸系统顺应性.结果 平衡麻醉组气腹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放气前即刻及术毕时平衡麻醉组PaO2显著低于诱导前、平衡麻醉组与全凭静脉麻醉组PaCO2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平衡麻醉组放气前即刻的PETCO2、放气前即刻及术毕的HR及诱导后各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而放气前即刻及术毕的PaO2明显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平衡麻醉组气腹期间呼吸系统顺应性明显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小于平衡麻醉.  相似文献   

14.
许一凡 《西南军医》2014,(4):396-398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6例)采用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及TNF-α表达水平,并予以APACHEⅡ评分和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j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aO2/FiO2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尸〈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红  李智慧  李孟军 《人民军医》2011,(12):1078-107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无症状心肌缺血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每次10m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电图缺血、各种期前收缩、血流动力学、血脂变化等。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改善37例(92.5%),对照组30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种期前收缩、血流动力学、血脂等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可靠,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良  丁冬  张魁  刘晨  尹尧 《人民军医》2011,(9):784-785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2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节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中牵张体动反射及术中痛觉知晓率等。结果:对照组气腹后10 min、40 min、60 min和放气后10 min HR、PeTco2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P〈0.01);MAP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气腹后10 min、40 min MAP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SO2、PeTco2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P〈0.01)。气腹后10 min4、0 min、60 min和放气后10 min SO2、PeT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牵张体动反射和术中疼痛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7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40例,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PaO2/FiO2)对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5、7天的APACHEⅢ评分、PaO2/FiO2与死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入院后第7天与第3天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死亡组患者APACHEⅢ评分随入院天数延长而增高,而PaO2/FiO2则随着入院天数延长而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PaO2/FiO2与APACHEⅢ评分呈负相关性关系(r=-0.736,P<0.05)。结论 APACHEⅢ评分及PaO2/FiO2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动力学变化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及热稀释法,对8例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氧动力学监测,并提出治疗方法。结果:监测开始时,右房压(RA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肺内分流(Qs/Qt)明显增加,心输出指数(CI)、氧输送(DO2)、氧耗量(VO2)、氧摄取(O2ext)、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减低;监测结束时,RAP、mPAP、PVRI、Qs/Qt明显减低(P〈0.05),而CI、DO2、VO2、O2ext、PaO2/FiO2明显增加(P〈0.05),8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氧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紊乱,病情危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机械通气,提高氧输送,改善组织氧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肺血流灌注分布指数(简称P指数)定量分析法在评价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临床确诊的HAPH患者,行肺灌注显像和右心导管检查。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发的开源软件NIH Image进行P指数定量分析,同时选取11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肺灌注显像以得到灌注面积百分比标准曲线,并对全部31例患者的P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按肺灌注显像特点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P指数的差异。结果:P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02(P〉0.05);P指数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全肺阻力(TPR)呈直线相关,P指数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相关系数为0.540(P〈0.01),与全肺阻力(TPR)的相关系数为0.572(P〈0.01)。图像定性分析三种特征性图像的P指数分别为9.46±1.05、13.75±4.53、18.90±5.91,呈显著性递增趋势(P〈0.05)。mPAP、1]PR亦依次呈递增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灌注显像P指数定量分析法能够较准确反映肺动脉压力和全肺阻力等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于HAPH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肺复张策略结合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行肺复张,在镇静、非肌肉松弛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为40 cm H2O,持续时间40 s.结果 与复张前比较,复张后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均有提高,10 min、30 min、1 h、2 h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气道峰压、平台压在肺复张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系统顺应性在复张后明显提高(P<0.05);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在复张过程中提高(P<0.05),但复张后5 min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心率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改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