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5岁,中位数45.5岁。骨折分型,Neer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5例。合并肩袖损伤7例、骨质疏松症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d,中位数3.5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肩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年,中位数4.5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骨折畸形愈合3例,未进行特殊处理;并发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经药物治疗和理疗后症状好转;并发肱骨头坏死6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感染、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2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肩功能恢复。但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损伤较重的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应慎重考虑采用切开复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39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横断或斜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5例。合并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气胸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中位数3d。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2~3个月去除钢板,中位数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中位数2个月。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断裂及钢板移位发生。2例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后轻微疼痛,指导其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切口渗出物较多,加强局部换药至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钢板。参照孙新宏等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8例、良6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组织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60~ 91岁,中位数68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26例、三部分骨折4例.3例合并肱骨头脱位.受伤至治疗时间12 h至10 d,中位数2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 2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者26例,对位2/3者15例,对位1/3者l例,对位不良者1例.43例患者中,42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 ~16周,中位数8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患者出现组织黏连及关节僵硬.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鹏  万春友 《中医正骨》2013,(12):69-71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86岁,中位数75岁.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Ⅰ型6例、Ⅱ型31例、Ⅲ型19例、Ⅳ型4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72 h,中位数18 h.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中位数6周.1例患者皮肤出现张力性水疱,换药过程中骨折端移位,经再次复位及固定后骨折愈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33例、可6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智  李刚 《中医正骨》2012,24(6):64-65,67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采用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男16例1,女38例.年龄60~ 88岁,中位数67岁.Evans - Jensen分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7例,Ⅳ型13例,Ⅴ型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 16个月,中位数8.5个月.1例患者术后发热超过39℃,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无骨不连、骨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内固定稳定,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0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90.7%.结论:采用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闭合手法复位经皮插板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手法间接复位技术,采用微型切口,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3例。结果:31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42周。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13周。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0例,良17例,中4例,优良率87.0%。所有随访病例均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闭合手法复位经皮插板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切口及手术创伤小,对肩关节干扰少,内固定简单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可以较好的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25~66岁,中位数46岁。骨折类型,Neer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5 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自体髂骨植骨9例,人工骨植骨15例;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中位数12周。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应用抗生素后切口愈合;并发肱骨头坏死1例,转至外院行半肩关节置换术;并发肩部疼痛1例,肩关节功能稍受限,未行特殊处理;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2例,对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未行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4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术后无创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21例,良13例,可6例,差2倒,优良率为80.9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及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77岁,中位数56岁;左侧5例,右侧7例。骨折Mutch分型均为Ⅱ型,即劈裂型。合并肩关节脱位6例,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臂丛神经损伤1例,合并肩袖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中位数4 d。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打印患侧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前和模拟复位后的3D模型,并参照模拟复位后的3D打印模型预弯、修剪跟骨锁定钢板用于骨折的固定。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3周,中位数10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74~97分,中位数93分。评分最低的1例为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均无骨折再次移位、感染、肩峰下撞击征、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59例,男21例,女38例。年龄45~85岁,中位数65岁。内收型18例,外展型27例,后伸型14例。受伤原因:跌倒伤47例,车祸伤12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均无严重内科疾病。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1例复位10 d后骨折端移位,经重新复位及药物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疗效较差;1例大结节骨折复位后移位〉1 cm,改为手术治疗。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5例,良37例,可5例,差2例。结论: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外固定稳固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31~45岁,中位数38岁。左侧1例,右侧2例。所有患者肩部均疼痛且活动受限,均无明显方肩畸形,Dugas征均阴性,肩关节外展、外旋均明显受限。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期愈合,骨折均愈合,均未发生肩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按照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加压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8例,术后定期摄片监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进展,并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骨折解剖复位29例,近解剖复位8例,复位欠佳1例。优33例,良4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锁定钢板提供的良好的复位及坚强固定的基础上,有利于开展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取肩前内侧入路(Thompson和Henry切口),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安放于肱骨上段外侧,顶点位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3 mm、节间沟后1~1.2 cm位置,复位后如有骨缺损则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骨折远近段均用锁定螺钉固定。术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1年定期随访。结果: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优17例,良6例,可2例。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复位效果满意,较少创伤,固定坚强牢靠,能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康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盛红枫  张玉柱 《中医正骨》2015,(4):49-51,53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1~65岁,中位数47岁。按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Ⅱ型6例、Ⅲ型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中位数45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3周。按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5例、良5例、可3例。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切口小,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的固定治疗。结果 31例获随访8~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8周。根据Neer评分,优良率为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稳,操作简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尤其适合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18-69岁,中位数39.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肱骨髁间骨折;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5例。依据肱骨远端骨折的AO分类,C1型10例、C2型18例、C3型30例。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中位数1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24个月,中位数6.5个月。依据改良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30例、良20例、可7例、差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并发异位骨化1例,经手术切除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尺神经损伤1例,经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后,患肢功能及感觉恢复。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夹板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meralPlate,LPHP)治疗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2种固定方法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36例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组17例,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9例,分析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平均13个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组肱骨折平均愈合时间(meanhealing-time,MHT)10.5weeks(7-14weeks),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meanhealingtime,MHT)10.5weeks (7-15weeks),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组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都是治疗Neern型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有效手段,治疗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疗效优良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0例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80%),并发症主要有内固定松动3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肱骨头坏死1例,肩关节外展受限1例。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固定可靠,复位不易丢失,有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按Neer分型:Ⅰ型13例,Ⅱ型32例,Ⅲ型25例,Ⅳ型10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Ⅲ型2例,Ⅳ型3例术中复位不满意改切开复位,2例无法进行有效复位内固定,行半肩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其中有1例钢板松动,但骨折愈合无畸形,根据Neer评分标准,80例患者中优64例,占80%;良12例,占15%;差4例,占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通过非常有限的切口,以减小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2例,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术后第3天肩关节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患者获得10~17个月的随访,平均12.6个月.按N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