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应用于治疗患者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44例,均实施术后的康复运动,而对照组40例,均未实施术后的康复运动,对两组患者术后其关节功能的恢复优良率,与骨折的愈合时间,以及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优良率为93.2%(41/44),而对照组为80.0%(32/40),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的愈合时间为3个月,而对照组为4个月,观察组有2例出现骨化性肌炎,而对照组为8例.结论:康复运动应用于治疗患者肱骨髁间骨折,安全有效,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
饮食运动疗法在糖尿病康复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冬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1-52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印度医生Shushruta早在公元前 6 0 0年就指出运动对治疗糖尿病有良好作用。著名的Joslin纪念章用“胰岛素、运动和饮食三驾马”来表示成功地治疗糖尿病的 3个主要方面[1 ] 。笔者通过对我院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1 32例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情况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不甚了解 ,饮食结构不合理 ,80 %患者认为应吃得少不能再进行运动锻炼或体力活动。针对上述情况 ,我院举行了有关糖尿病基本知识讲座 ,进行了健康教育 ,并对饮食进行了合理配制 …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评价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康复疗效.方法:临床随机选择9例偏瘫患者使用夹板固定限制健侧手,患者手进行每日6小时康复训练,共2周,在治疗前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和wolf上肢评定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及基线相比,两种评价方法均具有显著差异(P=0.02).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在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优秀运动员,均应用运动疗法康复理论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康复理念、模式及器械进行运动康复。结果所有运动员的伤病损伤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优良率达95%。结论运动疗法可明显促进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中风偏瘫。研究进行分组,分组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用药、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小于治疗前,且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能够有效改善肢体痉挛程度,提升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患者对满意度相对较高,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随着环境的污染、不断攀升的人群吸烟率,加之人口老龄化等诸多相关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约有2.1亿的患者[1]。 COPD病变发展呈进行性,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也随之恶化,患者活动能力的限制也促使了劳动力的进一步下降,更有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身心受到重创,另外给家庭、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不可估量的。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肺功能的下降趋势得到改善,近几年,肺康复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核心的内容就是运动训练[2],包括上肢和下肢运动训练、全身运动训练、呼吸肌运动训练及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等内容[3]。综述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运动训练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能力、躯体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使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更好地融入家庭及社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的影响。方法:60例均用康复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和器械训练。结果: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恢复期治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可减少致残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胡先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7):667-669
脑中风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因神智、言语及运动等多项功能残损,给患者的基本生活等带来较大影响。康复医学作为消除、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其功能缺失的医学学科,已与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相互联系组成统一体。体育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李灵辉等将中医康复定义总结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疾病发生后至后期恢复、预防复发中采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传统方法和措施,如药物、针灸、导引、气功、推拿、食疗、药浴、情志调摄等干预措施的全过程。运动疗法在中风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导引是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为主康复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病情稳定后予常规电针,物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另用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达优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P&lt;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提高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神经的血液循环及营养,促进桡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脊柱融合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9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脊柱融合术后患者均采用运动方法进行恢复,运动方法包括四点支撑背伸、直腿抬高及飞燕式运动,将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组(31例)、低强度组(30例)、对照组(30例),高强度组每天训练90 min,共分3次完成,每次均完成3组运动;低强度组每天训练30 min,共分2次完成,每次均完成3组运动;对照组不控制时间进行常规训练。评估患者在入院、出院、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腰腿痛评分、JOA评分、腰背伸高度、直腿抬高角度。结果 3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评价指标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6个月、12个月高强度组腰腿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运动强度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腿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评价运动康复疗法对社区范围内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范围内筛查出的8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干预,对比分析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特点及其在肺康复中的应用原则及优势作用,将肺康复中的现代科学康复运动内涵与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理论相结合,由此将传统运动肺康复特点概括为:整体康复,社区自主锻炼,道法自然,由此阐明中国传统运动具有疏通经络,改善通气,导气引体,促进代偿,宁神怡心,改善精神等肺康复优势。同时将肺康复中的现代科学康复运动内涵与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理论相结合,最终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医院-传统运动团体-肺康复患者”的网状管理体系,为肺康复患者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其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均有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有效,在于腹部穴位调节的全息效应,使其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和气血流通,进而有助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恢复运动性疲劳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进行初步的中西医理论探讨,分析和研究现代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运动疲劳证的分析得到其病机及治疗方法,制定出恢复运动性疲劳的熏蒸方药及熏蒸方法。结果: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恢复运动性疲劳,属国际奥委会非禁用的康复性外治法,是促进体力恢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具有恢复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阳学说在现代康复医学性中的应用。方法:以中医阴阳学说基本理论来阐释康复医学运动疗法相关内容,描述中医学和康复医学在治疗方法上的相似性,以分析中医学和康复医学在理论上进行结合的可能性。结果:阴阳学说是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实践。结论:康复医学的许多内容可以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进行深入地归纳和总结,从而促进康复医学内涵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对骨折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理论,按照发展过程分期进行药物饮食对症治疗,加强各期练功锻炼,结合情志调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促进功能早日康复。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膝关节疼痛产生的机理、症状、康复治疗的传统方法等,笔者制定了一套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运动疗法和火功疗法,用之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振动疗法指利用一定频率的振动源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从而对疾病产生一定治疗效果的方法[1]。最初的振动疗法被应用于体育训练上,如Nasarov就发现对体操运动员的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可以明显增加运动员的肌力和伸展性[2]。上世纪60年代振动疗法开始应用于康复治疗中,Bongiovanni等[3]研究发现,振动刺激偏瘫患者上肢可引起肌肉的非自愿收缩,并首次提出了张力性振动反射的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