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泪小管断裂后鼻侧断端位置与泪阜和内眦韧带的关系及其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65例65眼,测量泪小管泪点至颞侧断端的距离,直视下寻找鼻侧断端,量化分析鼻侧断端与泪阜、内眦韧带的关系。

结果:本组患者颞侧断端距离≤6mm者39眼,其中鼻侧断端位于泪阜区者35眼; 颞侧断端距离>6mm者26眼,其中鼻侧断端位于内眦韧带区者24眼。泪阜区鼻侧断端距离泪阜下缘黏膜的垂直距离为2.1±0.7mm,内眦韧带区鼻侧断端距离皮肤面的垂直距离为3.5±1.2mm。

结论:泪小管断裂后将鼻侧断端位置分为泪阜区和内眦韧带区,有助于寻找鼻侧断端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硬膜外导管行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采用硬膜外导管行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的病例资料,下泪小管断裂38例,上下泪小管断裂4例.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硬膜外导管(直径0.6 ~0.8 mm)作为泪管支架,从下泪点穿入从颞侧断裂口穿出,再从鼻侧断裂口穿入,经泪总管至鼻泪管.用8-0丝线吻合泪小管两断端2针,结节缝合结膜,肌层和皮肤.将硬膜外导管外露端反插入上泪点至泪囊.结果 42例中,治愈36例,基本治愈4例,无效2例.拨除硬膜外导管后,42例随访2~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眼睑伤口愈合良好,泪点位置正且无裂伤,无眼睑或内眦外伤性畸形.结论 双泪小管置管法修复泪小管断裂,对泪道损伤小且支撑管隐蔽不影响患者外观,同时还克服了冬季导管外露的弊端.在上下泪小管断裂伤病例,可用一根支撑管吻合上下泪小管.  相似文献   

3.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泪小管断裂32例,根据受伤的位置及泪阜的位置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进行插管,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均能较顺利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进行插管吻合术。术后需带管2月。32例中有26例愈合良好,泪道通畅;3例通而不畅;另3例则完全不通。总有效率达87.88%。结论快速准确的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是整个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手术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吻合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在复原伤口后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以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吻合泪小管.结果 96例中6例内眦皮肤裂伤处愈合欠佳,泪小管断端裂开,远期溢泪,7例拔管后随访泪道不通畅,其余83例均痊愈,治愈率占86.46%.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直接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成功率较高,且行吻合修复术后恢复泪道排泪功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下睑撕裂伤常伴下泪小管断裂,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外伤。将断裂的泪小管进行吻合,可以解除伤后的溢泪症状。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到泪小管近泪囊的断端(鼻侧断端),吻合下泪小管并在其中置管支撑,保证管腔再通。临床上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方法很多,如从上泪点注入消毒牛奶、维丁胶性钙或亚甲蓝等方法,支撑管通常是从下泪小管经断端、泪囊、鼻泪管进行。或在手术显微镜下直视寻找泪小管的断端。但这些方法在实践操作中都各有利弊。我院从1995~1999年自行设计经上、下泪小管置管行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1例(21眼),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眼睑内侧撕裂伤常导致泪小管断离 ,自 1995年 3月至1999年 10月 ,我院收治下眼睑撕裂伤 2 5例 ,寻找内侧泪小管断端并采用泪囊侧切吻合术 ,手术简便、成功率高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中。男 2 3例、女 2例 ,年龄 7~ 5 0岁。均为挫伤和锐器伤。泪小管断端距泪小点较远 ,位置较深 ,在显微镜下不能发现泪小管鼻侧端。手术方法 :(1)先从上泪道注水 ,伤口深部看到渗水 ,但看不到泪管断端 ,仅能确定其大致位置 ;(2 )采用自制的长 5号弯冲洗针头 ,由上泪点进入泪囊起支撑作用 ,用尖刀在渗水处刺开泪囊壁 ,露出并穿出针头 ;(3)硬膜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预置内眦韧带减张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病例,找到鼻侧断端后先将内眦韧带断端间预置4-0缝线,确认伤口断端对位满意后,松开预置缝线植入泪道支撑管,8-0可吸收缝线吻合泪小管断端,6-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肤等。术后2~3个月拔管,随访6~12个月,观察泪道通畅情况及溢泪等症状。结果 治愈29眼,好转2眼,无效1眼;治愈率达90.62%,有效率达96.88%。术后泪小点撕裂2眼(6.25%),内眦切迹1眼(3.12%)。结论 采用减张修复法修复内眦韧带,可以为泪小管断端创造低张力的愈合环境,使泪小管断端对合整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泪小管外伤断裂置管修复术的效果.方法 青少年泪小管断裂16例(16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后置支撑管,两断端用10-0缝线对接缝合,支撑管口缝线固定于睑缘,并送入泪小管内2 mm左右,支撑管下端于鼻前庭外侧壁缝合固定.3个月后拔管.随访观察疗效,包括是否溢泪、眼睑形态、泪道畅通情况.结果 16例都在手术显微镜下成功寻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治愈12例(75.00%),好转3例(18.75%),未愈1例(6.25%).结论 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支撑管效果良好,本手术可减少睑缘位置改变和泪点外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0引言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科急诊病之一,如处理不当患者将出现泪溢症及眼睑畸形。泪小管断端吻合不仅需要良好地解剖复位,以减少术后眼睑畸形,而且要求泪道功能得到恢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除了需要术中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外,支撑物的种类及植入固定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1]。我院过去处理这类患者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半环状支撑,即一端  相似文献   

10.
眼睑内眦部的裂伤常合并泪小管断裂,尤以下泪小管常见,为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修复眼睑裂伤的同时,应一期手术吻合泪小管,否则可导致永久性溢泪.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关键是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先后进行36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别采用直接断端寻找及硬膜外麻醉导管置人和猪尾针辅助断端寻找及硅胶管置入两种手术方式,对两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海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723-1725
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伤术中泪小管鼻侧断端的简单有效的寻找方法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的疗效评价。

方法:下泪小管断裂伤患者55例55眼采用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或自上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必要时注射玻璃酸钠的方法寻找断裂的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以0.8mm外径空心硅胶软管作为支撑物吻合泪小管周围组织2~3针,硅胶软管留置2~3mo。术后随访6~24mo。

结果:下泪小管断裂患者55例55眼均吻合成功。其中治愈49例(89.1%),好转5例(9.1%),无效1例(1.8%)。

结论: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泪小管断裂吻合方法,适合在有显微手术条件的医院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联合环形管置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下泪小管断裂患者59例59眼,在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断端,置入环形管作为支撑物,术后3mo拔管后随访3mo,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顺利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成功置环形管,术后第6mo复诊,治愈46例46眼,好转5例5眼,无效8例8眼,总有效率86%(51/59),术后未见严重的相关并发症及眼睑畸形。结论: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鼻侧断端的寻找方法及吻合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门诊收治的21例(21只眼)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断端处滴水,嘱患者捏鼻用力憋气,通过发现鼻侧断端有气泡冒出从而寻找到泪小管断端处,用6号猪尾巴探针导入软性医用硅胶管做为泪道支撑物,同时吻合上、下泪小管,硅胶管留置3个月。结果 21例(21只眼)全部找到断端吻合,术后3个月取出留置硅胶管,18例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占85.71%;3例轻度溢泪,泪道冲洗通,占14.29%。结论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嘱患者捏鼻用力憋气,通过发现鼻侧断端有气泡冒出从而寻找到泪小管断端,以软性硅胶管做为泪道支撑物,同时吻合上、下泪小管的方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AIM: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in the examination of lacrimal canalicular diseases, and to investigate UBM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lacrimal canaliculi in disease states.METHODS:Sixty cases (63 eyes, 69 canaliculi) of lacrimal canalicular diseases were enrolled that included 32 patients (32 eyes, 32 canaliculi) with chronic lacrimal canaliculitis, 18 patients (18 eyes, 18 canaliculi) with previous lacrimal canalicular laceration, 9 patients (12 eyes, 18 canaliculi) with congenital absence of lacrimal puncta and canaliculi, and 1 case (1 eye, 1 canaliculus) of canalicular mass.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using UBM, and disease-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UBM images were noted.RESULTS:UBM imaging of lacrimal canaliculi in chronic canaliculitis patients showed obvious ectasia of the lacrimal canalicular lumen. Dot-like moderate echoic signals were detected on some ectatic lumina of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Some lumen-like structures of the lower lacrimal canaliculus were observed in 2 (2 eyes, 2 canaliculi) of the 9 patients (12 eyes, 18 canaliculi) with 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Of the 18 patients (18 eyes, 18 canaliculi) with previous lacrimal canalicular laceration, the lacerated end on the nasal side of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was detected only in 14 patients (14 eyes, 14 canaliculi).CONCLUSION:UBM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lacrimal canalicular diseases and can provide an imaging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lacrimal canali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Worst探针吻合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 对87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1例、B组46例,分别采用传统Worst探针和改良Worst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行泪小管吻合术,留置直径0.95mm的PICC硅胶管4~6个月,拔管后随访3~6个月.结果 B组采用改良Worst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一次成功率为93.48%(43/46),总成功率为97.83%(45/46),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假道形成,与A组相比,寻找泪小管断端一次成功率、术中假道形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5),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时间平均为(5.02±2.73)min,手术平均耗时(33.90±4.84)min,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泪总管缺如(2.30%).B组治愈率95.65%,虽高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Worst探针逆行插管法简便易行,是寻找泪小管断端的有效手段;对Worst探针进行合理的、必要的改良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Ⅰ期泪小管断裂患者36例,全部患者在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两断端后经上、下泪点直接插入远、近两侧断端泪小管,再经泪囊插入鼻泪管至下鼻道,形成环形支撑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36例术中全部成功吻合,无感染,术中插管顺利,留置6mo,观察10~18mo,留置的引流管无意外脱落。拔管后,32例(88.9%)治愈,无溢泪,泪道通畅,4例(11.1%)好转,轻度溢泪,泪道通而不畅,均无下睑外翻。

结论:利用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具有治愈率高、刺激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路环形置入硅胶管联合“Z”字皮瓣修复术在治疗眼睑裂伤伴泪小管断裂伤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2014-01/2016-01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原因导致的眼睑裂伤伴泪小管断裂伤45例。在泪小管吻合及眼睑裂伤缝合术中,分别采取单路置入腰麻管对位皮肤缝合或双路环形置入硅胶管联合“Z”字皮瓣修复术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术后发生眼睑内外翻、泪小点外翻、眼睑瘢痕、吻合口二次裂开等并发症的机会。
  结果:选择单路置入腰麻管对位皮肤缝合术的患者22例中21例拔管后行泪道冲洗结果通畅,吻合成功。1例吻合失败。其中20例不同程度出现并发症并对外观影响较大。选择双路环形置入硅胶管联合“Z”字皮瓣修复术患者23例中,23例拔管后行泪道冲洗结果通畅或基本通畅,均吻合成功。其中2例出现眼睑轻度内翻,泪小点内翻。眼睑严重畸形及创口再次撕裂均未出现,瘢痕挛缩不明显。两者吻合成功率方面比较,利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89)。两者出现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2,P<0.05)。
  结论:双路环形置入硅胶管联合“Z”字皮瓣修复术治疗眼睑裂伤合并泪小管断裂,在有效地保证泪小管吻合成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了眼部外观,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