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54例(254眼),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根据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给予验配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设计1、设计2、设计3),分别测量戴镜前以及戴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角膜塑形镜矫治1年后,眼轴增长(0.11±0.16)mm,其中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眼轴分别增长(0.20±0.18)mm及(0.09±0.14)mm,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41,P<0.01;t=-8.33,P<0.01;t=-8.73,P<0.01)。低度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眼轴改变大于中度近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1)。无论低度近视或中度近视,设计1组与设计3组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设计3组具有更明显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F=4.32,P=0.018;F=5.58,P=0.004)。结论 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不尽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所导致的周边屈光的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瞳孔直径对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49例(49眼),分别进行综合验光、瞳孔直径以及眼轴等检查,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予以配戴,并测量戴镜前和2年后患者的眼轴长度及瞳孔直径。将瞳孔直径的均值作为分割点将患者分为2组:瞳孔直径低于均值组(26例)和瞳孔直径高于均值组(23例)。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内,眼轴显著增长(F=67.182,P〈0.01)。瞳孔直径低于均值组与瞳孔直径高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分别为(O.43±0.28)mm、(O.24±0.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9,P〈0.05),瞳孔直径高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量仅为瞳孔直径低于均值组的55.81%。初始瞳孔直径与2年眼轴增长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5)。且得出瞳孔直径与眼轴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为:眼轴增长=-0.161×瞳孔直径+0.987(F=7.048,P〈0.05)。瞳孔直径高于均值组2年后的瞳孔直径为(3.72±0.53)mm,而瞳孔直径低于均值组的为(3.511,0.37)mm,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43,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瞳孔直径大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大的瞳孔可以增强近视周边屈光对眼轴控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效果,探讨眼轴长度是否可作为评价近视进展的有效指标.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眼轴长度增长(0.24±0.05)mm;框架眼镜组增长(0.65±0.1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1);前者眼前节长度减少(0.02±0.02)mm;后者变化为(0.01±0.0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05);前者玻璃体腔深度增加(0.19±0.10)mm;后者增加(0.50±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50例配戴框架眼镜,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眼轴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4.69±0.57)D;框架眼镜组戴镜1年后为(-4.72±0.80)D,塑形镜组和框架组1年等效球镜度分别增加(0.31±0.21)D、(0.77-0.4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9,P〈0.01);眼轴增加分别为(0.11±0.26)mm、(0.26±0.6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5,P〈0.01)。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与1年后角膜厚度无差异。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效果确切;与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少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边缘不同宽度对控制和减缓近视进展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视光学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5例85眼,依据镜片覆盖角膜白到白横径的90%~95%确定镜片总直径,角膜横径12.1~13.0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1.0~11.2mm(A组); 角膜横径11.1~12.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0.5~10.9mm(B组); 角膜横径10.0~11.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0.0~10.4mm(C组)。观察三组患者戴镜前和戴镜1、2a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的变化情况。

结果:戴镜前,三组患者年龄、等效球镜度、眼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2a,A组和B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较戴镜前变化较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较戴镜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边缘的宽度不同对于控制和减缓近视的效果不尽相同,离焦环越靠近角膜边缘,近视的控制效果相对越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程度屈光参差单眼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1a的双眼近视进展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6/2019-06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2岁的单眼近视屈光参差患者60例,双眼等效球镜(SE)差值≥2.5D为高度屈光参差组30例,1.0D≤双眼SE差值<2.5D为低度屈光参差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戴镜6mo, 1a的双眼眼轴长度(AL)和非戴镜眼SE变化情况。结果:随访6mo, 1a时,高度屈光参差组戴镜眼眼轴增长均少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01),非戴镜眼眼轴增长量和SE增长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均P<0.001),且高度屈光参差组双眼眼轴差缩短幅度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戴镜前屈光参差度和双眼眼轴差缩短量具有相关性(F=0.293、0.458,均P<0.001)。结论:单眼近视屈光参差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高度屈光参差者较低度屈光参差者戴镜眼眼轴增长更慢,而非戴镜眼眼轴和等效球镜度进展更快。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缩小屈光参差,且戴镜前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轴差缩小越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眼轴的改变,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5/2019-08至我院治疗的7~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15例。行全面眼科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及家长依从性等综合评估,其中113例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02例患者配戴框架眼镜。配戴期间规律复诊,测量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戴镜后1、3、6mo, 1a时的调节幅度及1a后两组眼轴的改变。结果:随访1a后,角膜塑形镜组共100例100眼完成随访,13例13眼失访。框架眼镜组共77例77眼完成随访,25例25眼失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调节幅度为13.57±2.47D,戴镜后1、3、6mo, 1a后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均P<0.005),调节幅度在戴镜6mo时达到峰值,戴镜1a(15.44±2.35D)较戴镜6mo(15.74±2.32D)略有下降。配戴角膜塑形镜1a后眼轴增长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0.13±0.15 vs 0.50±0.28mm,P<0.001)。结论: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伴有调节幅度的提高。配戴角膜塑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8~15岁的初发性近视患者94例(94眼),其中41例配戴角膜塑形镜,53例配戴框架眼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比较戴镜1 a后停戴1个月等效屈光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UCVA为4.46±0.16,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 a分别为5.00±0.17、5.05±0.13、5.04±0.06、5.02±0.06、5.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417,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组1 a后等效球镜度为(-2.27±0.54)D,框架眼镜组为(-2.77±0.47)D,分别增加了(-0.33±0.25)D、(-0.88±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P=0.016);眼轴分别增加了(0.14±0.21)mm、(0.24±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48,P=0.000)。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初发性近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和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轻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等效球镜度范围为-0.75~-6.00 D。患者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每组32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0.46±0.24 mm) 下降到戴镜2年后(0.33±0.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对周边屈光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身对照研究。11名被试儿童先后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和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1个月,分别进行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和眼周边屈光度的测量。在进行周边屈光度测量时,被试儿童依次注视从鼻侧30。到颞侧300的7个5m距离远视标.用开放式红外自动验光仪分别获取6个周边屈光度和1个中心屈光度。周边屈光度减去中心屈光度即得到相对周边屈光度(RPR),然后计算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各个角度上的RPR差值。同时模拟高斯光学系统,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各个测量角度相应的角膜前表面位置,读取7个位点的角膜前表面矢向屈光力,计算它们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差值。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RPR值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RPR差值与相应角膜前表面矢向屈光力变化值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各个角度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均呈远视(鼻侧10。除外),幅度随周边角度增加而增大.表现为鼻、颞侧不对称,以颞侧屈光度更偏远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所有角度的RPR值发生近视性漂移(鼻侧10。除外),越到周边RPR值变化越大,以颞侧更偏近视。与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的RPR值相比,在鼻侧30。和颞侧1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43;t=3.01,P=0.013;t=5.92,P〈0.01;t=7.08,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各个角度的RPR差值,与相应角膜前表面矢向屈光力的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18)。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能重塑角膜前表面形态,使中央角膜变平、中周部角膜变陡,从而使周边屈光度发生近视性漂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OK)镜对儿童青少年低度近视眼进展控制的长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就诊的儿童青少年169例(294只眼)低度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134只眼),女性94例(160只眼);年龄8~14岁,平均年龄(9.5±1.6)岁。按照配戴OK镜时间分为2年、3年及4~5年组。对比患者配戴OK镜前后球镜屈光度、眼轴长度(AL)及角膜曲率的变化。近视眼控制进展以球镜屈光度改变(△SD)和眼轴长度改变(△AL)来衡量。患者的年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AL及平均角膜曲率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将不同性别、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患者的△SD及△AL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相关性。 结果配戴OK镜前,2年、3年及4~5年组患者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3.39±1.36)D、(43.21±1.32)D及(43.32±1.40)D;配戴后分别为(42.91±2.09)D、(42.85±1.30)D及(42.98±1.37)D,配戴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9,5.348,6.613;P<0.05);上述3组患者的△SD分别为(-0.71±0.56)D、(-0.74±0.59)D及(-1.15±0.88)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配戴2年组不同年龄、角膜曲率及AL患者△S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578,3.279,7.815;P<0.05);不同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角膜散光及AL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7.389,6.994,3.566,5.708;P<0.05)。配戴3年组不同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患者△S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639,13.785,5.443;P<0.05);不同年龄和基线AL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80,3.170;P<0.05)。配戴4~5年组不同年龄和基线球镜屈光度患者△S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328,4.175;P<0.05);不同年龄和基线球镜屈光度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0.146,4.813;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与各随访时间点△SD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83,0.231,0.508;P<0.05)。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与配戴3年后的△SD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400,0.181;P<0.05)。患者年龄与各随访时间点△AL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326,-0.488,-0.697;P<0.05);基线球镜屈光度及基线AL与配戴2年及3年后△AL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72,-0.184;P<0.05)。 结论随访低度近视眼患者配戴OK镜5年,患者的角膜中央曲率趋于平坦,且维持稳定。OK镜控制低度近视眼进展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年龄、球镜屈光度及AL是影响其近视眼进展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高度近视眼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15±2)岁,平均球镜度数(-7.34±0.91)D,平均裸眼视力0.89±0.29(LogMAR视力表);平坦角膜曲率(43.54±1.16)D;平均眼轴长度(26.38±0.94)mm。根据屈光及眼部检查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按屈光不正程度选择日戴和夜戴两种配戴方式。观察戴镜6个月及1、2、3、4、5年的摘镜视力、平坦角膜曲率、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与配戴前的变化。戴镜前后各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配戴方式的戴镜前后同一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3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年期间,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戴镜后较戴镜前变化明显,裸眼视力在戴镜后较戴镜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各观察点LogMAR视力为0.45±0.31、0.49±0.32、0.43±0.30、0.47±0.31、0.58±0.35、0.53±0.27;F=10.725,P=0.000),角膜曲率较戴镜前趋于平坦(5年观察期角膜曲率分别为41.14±1.54、41.75±1.88、41.54±2.10、41.73±1.89、41.94±1.61、40.70±1.67;F=10.161,P=0.000),屈光度数在戴镜前2年间较戴镜前下降明显,后期观察与配镜前无明显差异性变化(观察期间屈光度分别为-5.23±1.81、-5.59±2.75、-6.29±2.12、-6.63±2.31、-6.83±2.33、-7.01±1.81;F=4.929,P=0.000),屈光度维持较稳定。眼轴仅戴镜第5年的变化稍有增长,其余不同戴镜时间段与配戴前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5年期间眼轴变化分别为26.41±0.90、26.68±0.93、26.69±1.06、26.75±0.94、26.81±1.04、27.04±1.01;F=1.831,P=0.094),眼轴增长控制理想。戴镜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放弃配戴。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年控制近视效果明显,未见严重的并发症。(中华眼科杂志,2015,51:515-519)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近视的进展与眼轴扩张引起的生物力学改变有关,近视患者眼底和巩膜的伸长性改变使眼球壁的厚度和弹性模量减小,从而更易受到眼压的影响. 目的 对不同程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眼轴长度(AL)和眼压(IOP)进行分析,探讨IOP在儿童屈光状态和AL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2-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不同屈光状态儿童428例428眼,年龄4 ~14岁,根据扩瞳验光后测得屈光状态分为4个组,远视及正视组患者93例93眼,等效球镜度(SE)为(1.81±2.32)D;低度近视组192例192眼,屈光度为(-1.43±0.74)D;中度近视组83例83眼,屈光度为(-4.09±0.89)D;高度近视组60例60眼,屈光度为(-8.02±2.61)D.每个受检眼采用IOL Master测量AL;采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受检验IOP,并采用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根据IOP校正=IOPCAT+(544-CCT)/37.03的公式获得IOP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IOP校正与不同程度屈光度和AL的关系.结果 远视及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患者AL分别为(22.44±1.32)、(23.89±1.09)、(25.05±0.89)和(26.47±1.20)mm,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336,P=0.000).远视及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患者IOP校正分别为(15.24±2.73)、(17.51±2.98)、(17.94±2.34)和(18.49±2.90)mmHg(1 mmHg =0.133 kP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04,P=0.000),其中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组IOP校正均明显高于远视及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近视组IOP校正明显高于低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受检眼IOP校正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384,P<0.01),而与AL呈正相关(r=0.377,P<0.01).结论 儿童屈光不正患者IOP校正值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和AL的增长而增加,发育期儿童眼压偏高可能促进近视进展和眼轴增长.  相似文献   

14.
周边屈光度作为中心屈光度的有效补充,可影响视网膜形态及视网膜成像质量。周边视网膜的离焦信号具有诱发调节的作用,但变化规律尚无定论。实验证据表明周边屈光度对正视化具有调控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空间选择性。临床研究提示中心屈光度与周边屈光度之间存在联系。进一步研究周边屈光度与近视进展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眼角膜塑形术后角膜曲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 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南京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34例高度近视的青少年共63只眼连续戴镜2年以上复查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结果 (1)屈光度的变化:戴镜前的屈光度为(-6.83±0.70)D,戴镜一年后的屈光度为(-6.86±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两年后的屈光度为(-7.01±0.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角膜曲率的变化:戴镜前的水平角膜曲率为(43.34±1.15)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4.35±1.48)D;戴镜一年后,水平角膜曲率为(43.11±1.20)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3.82±1.80)D,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两年后,水平角膜曲率为(43.11±1.52)D和垂直角膜曲率为(43.73±1.77)D,与戴镜前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一年后水平角膜曲率变平坦(0.24±0.42)D,两年后(0.27±0.4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一年后垂直角膜曲率变平坦(0.32±0.44)D,两年后(0.34±0.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高度近视眼行角膜塑形术后一年,控制近视未进展;行角膜塑形术后两年,近视仅有轻度进展.(2)高度近视眼的角膜曲率在戴镜一年和戴镜两年发生轻微的平坦化,且在持续戴镜的两年内,这种轻微的平坦化改变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