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相恒新 《工企医刊》2004,17(6):52-52
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共6例上矢状窦损伤,均是不完全断裂。通过积极救治,予以手术修补,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外伤性上矢状窦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例外伤性上矢状窦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尽量行CT检查。分别给予直接缝合或堵塞明胶海绵后缝合4例、窦旁硬脑膜翻转缝合5例、颅骨骨桥悬吊修补3例、贯穿结扎3例等手术治疗,同时对合并伤进行处理,术后行CT检查。结果本组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成活,其中1例患者偏瘫,1例失语。结论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损伤,对其进行手术操作时应有足够的重视,积极加以救治,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经验,以指导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51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上矢状窦损伤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以及术中和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31例(60.78%);中残8例(15.69%);重残3例(5.88%);死亡9例(17.65%).结论 尽早救治、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成功救治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疗效。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0~Ⅰ级切除16例(47.1%);Ⅱ级切除14例(41.2%);Ⅱ级切除4例(11.7%)。无手术死亡,随访1~72个月,仅有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并放射治疗。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等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上矢状窦前1/3段14例,中1/3段12例,后1/3段6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处理受累矢状窦。结果SimpsonI级切除19例(59.4%),Ⅱ级切除10例(30.1%),Ⅲ级切除3例(9.5%)。28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21.4±1.5)个月,无手术死亡,2例复发。结论有效的术前影像学评价,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及避免脑皮质引流静脉的损伤,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3例(71.6%),Ⅱ级切除9例(28.4%),其中Ⅱ级切除者手术后行γ-刀治疗.全组病例41例恢复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瘫,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案应个体化,并注意脑静脉引流系统的保护,要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SS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头CT、MRI及MRA的特点。结果20例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其中10例为产后,2例为人工流产,口服避孕药。大量饮酒、脑外伤伴颅骨骨折各1例,5例为高热、脱水伴电解质紊乱;1例无明确病因。临床以头痛、昏迷、抽搐、瘫痪为常见表现。15例行头部CT扫描,12例表现脑水肿,2例左侧顶叶低密度病灶,3例伴顶叶高密度出血灶。6例出现束带征,9例可见空三角征。头部MRI检查的21例中18例有脑水肿改变,18例显示静脉窦内部分或全部节段性流空信号消失。6例加做MRA的PC法均显示上矢状窦显影缺损,大部分患者好转出院,死亡3例。结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无特征性,MRI MRA对其诊断敏感性强。对持续性高颅压患者应常规MRI MRA检查以确定或排除上矢状窦血栓。  相似文献   

9.
吴迎春 《现代保健》2011,(27):193-194
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sagittialSINUSthrombosis,SSS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十分少见,但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诊断较难,易于误诊漏诊。MRI、MRA、MRV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在治疗方面,除针对病因、降颅压及对症治疗外,主要应用肝素继以华法令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效果不确切。如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矢状窦旁或跨矢状窦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捆绑牵引方法 ,完整切除巨大脑膜瘤并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和上矢状窦通畅。结果 手术治疗直径 5~ 10cm以上脑膜瘤 2 6例 ,其中Ⅰ级切除 2 0例 ,Ⅱ级切除 5例 ,Ⅲ级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和特殊并发症发生。 2 4例经 1~ 5年随访 ,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能明显提高手术全切率和减少手术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有效防止矢状窦及中央沟静脉损伤 ,减少脑组织牵拉 ,保护重要脑功能区和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在颅脑损伤(TBI)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47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7例和康复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常规的预防性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C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康复治疗组患者的GCS、AD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2008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15例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 15例患者术前仅确诊4例;术中确诊9例;术中漏诊、延误诊断1例,误诊率为13.33%.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40.00%,治愈14例,治愈率为93.33%,死亡1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合理的手术是治疗的关键.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术后营养支持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降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51例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24例及对照组(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2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和护理指导,治疗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治疗组分流过度及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及时观察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是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24例及对照组(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27例。观察比较两组颅脑损伤手术后12个月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治疗组分流过度及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避免严重并发症,且能极大地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刘建民  孙鸿  黄良文  胡鹏  戴先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35-2536,253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某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共200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的因素。[结果]抑郁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发生率为56.00%,其中,抑郁发生于性别、文化程度、受伤当时的意识状态GCS得分、有无经济赔偿、外伤后EQ-5D评分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发现,有无经济赔偿,GCS得分以及外伤后日程生活活动测评和生命质量测评分对患者预后是否会患抑郁的影响最大,OR值分别为5.25(2.74~10.10),4.23(2.24~8.04)和4.89(2.55~9.48)。[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抑郁,其发生情况与患者的预后生命质量和经济支持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肖东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055-5056,505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共计240名,病案科收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的因素. [结果]抑郁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7.00%.脑外伤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出院后是否恢复工作、是否有经济赔偿、两组患者入院时意识得分(CGS)、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的躯体健康(PCS)和精神健康得分(M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入院时的意识得分(CGS)>8分、PCS< 55分和MCS< 57分能显著影响患者患抑郁的风险,OR值(95%CI)为0.51 (0.33~0.98),0.47 (0.22~0.74),3.56 (2.53~7.94)和4.13 (1.96~7.45). [结论]因此,颅脑外伤患者患抑郁症风险较高,并且与受伤时意识情况、患者文化程度和患者生命质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屈强  史忠  粟永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50-2152
[目的]研究小鼠闭合性严重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中枢大脑皮质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外周肝脏GR蛋白水平的变化、血清皮质醇(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BIM-III型小型多功能动物撞击机对小鼠清醒致伤,于致伤后30min、2h、8h、24h、48h、72h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和肝脏GR的蛋白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ACTH含量,放免法检测皮质醇含量。[结果]致伤后大脑皮质和肝脏GR均在致伤2h后开始出现蛋白水平表达降低,8h后呈现恢复趋势,肝脏GR至72h仍未完全正常;而大脑皮质GR在致伤后24h再次呈现持续的表达降低。外周血中ACTH、皮质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均具有的两个峰值特征,但是两者的高峰期并不完全吻合。[结论]严重颅脑外伤后中枢和外周组织均存在糖皮质激素抵抗,两者的变化具有时相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杜贵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46-334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8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入院即刻PT、APTT、FIB、TT、D一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t-PA活性与t-PA...  相似文献   

19.
张绍义  万志渝  张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82-2383
[目的]探讨外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外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2例(52.2%),漏诊10例(43.5%),术中漏诊1例(4.3%);全部治愈20例(87.0%);死亡3例(13.0%),其中1例术中漏诊,因肠绞窄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提高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和X线胸片,及时全面的手术探查可降低误诊率。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大多数外伤性膈疝可以治愈,死亡同膈疝本身无关,延误诊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87.5%的DAI为交通事故伤,伤后立即昏迷并呈持续状态,CT扫描有异常者占75%,而MR对DAI的诊断敏感性优于CT,能清楚显示脑干损伤。DAI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亚低温治疗是处理DAI的关键。结论临床与影像学的结合有助于DAI的早期诊断,加强监护和治疗是防止DAI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