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五更泄治疗一得张增科孔令海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475300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投药,直肠内“五更泄”属于老年典型的肾阳虚衰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  相似文献   

2.
五更泄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阳 《新中医》1995,27(4):6-7
五更泄辨治探讨杨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五更泻以其泻时在五更而得名,又名晨泻、鸡鸣泻、肾泻,临床多从肾虚论治。笔者认为,五更泄除肾阳虚衰外,尚有其他因素可以导致,现将其辨治略述于次。1肾虚火衰治以温肾健脾《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  相似文献   

3.
大黄治五更泻有良效王洪章山东省金乡县羊山医院(272200)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大黄/治疗应用五更泄,传统治法按脾肾阳虚,用四神丸方治疗,有时疗效欠佳。可用大黄9~15g于傍晚前服下,晚饭后把大便泻下,至五更就没有便意了,3~5天为1个疗程,有良效...  相似文献   

4.
温针走罐俞募配穴法治疗五更泄泻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针走罐俞募配穴法治疗五更泄泻65例王作民宿州市伤骨科医院(234000)主题词腹泻/病因病机,腹泻/针灸疗法,选穴,俞穴,募穴五更泄泻即黎明泄泻、鸡鸣泄、肾泄,属现代医学慢性肠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余近几年来运用温针走罐俞募配穴法治疗65例收到...  相似文献   

5.
王俊 《国医论坛》2012,27(6):42-43
五更泄又称"肾泻",时医认为五更泄多为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常以四神丸、理中丸等方加减治疗,然临床上五更泄的病因病机远非仅脾肾阳虚,五脏六腑皆可令五更泄.五更泄亦非纯属虚证,也有实证.故同是五更泄,中医治则也不尽相同,现整理有关文献,结合临证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五更泄之名最早见于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五更泄者,肾泄也”,既间接地揭示了五更泄的病机,又把五更泄与肾泄等同起来。至明末秦景明《症因脉治》对其病因及治疗均有了详细的论述:“五更泄泻,多属肾虚,然亦有酒积、寒积、食积、肝火之不同。”然后世医家并未引起充分重视,仍常与肾泄混称。笔者认为五更泄以发作时间言,肾泄以病理部位名,二者不可等同视之,特五更泄之中肾泄为多耳,故当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五更泄病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更泄又名肾泄,指在黎明前腹泄。历代医家治五更泄,从脾肾阳虚立论。其代表方为四神丸。《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曰:“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天人相应,夜半之时为人体阳气未复,阴气极盛,假若患者脾肾阳虚,则应在夜半子时发生腹泄,然而五更泄却发生寅卯之时。笔者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典理论著作中,对五更泄的病机探讨论述如下。1五行及脏腑关系腹泻属于脾病,脾属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胃升清降浊与肝的疏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谓:“土得木而达”。《血证论》曰:“木之本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  相似文献   

8.
从脾胃论治五更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香 《河南中医》1999,19(4):22-23
五更泄又称“肾泄”、“洞泄”。古代医家多责之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所致。但详究其因并非一端,如脾虚、肝郁、食滞、酒积均可致晨泄。笔者临诊运用审因辨治的方法,以调理脾胃为主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不揣浅陋,介绍如下,望同道指正。1伤食致泄王某,男,42...  相似文献   

9.
周世章治五更泄经验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鞠建伟潘承业关键词周世章五更泄老中医经验五更泄是一种发生在黎明之前腹部隐痛、肠鸣腹泻、泻后则安的病症。古代医家及现代中医均认为五更泄属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之证。周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症不纯属命门火...  相似文献   

10.
五更泄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坡 《中医研究》2002,15(5):39-40
治疗五更泄常见从脾肾阳虚入手 ,以致渐成定式 ,见五更泄便谓之脾肾阳虚 ,便求之四神丸 ,然而就临床所见五更泄绝非脾肾阳虚一端 ,其病机相当复杂 ,当谨慎求之。下面笔者对五更泄的中医辨证论治作一初步探讨 ,供同道参考。1 脾肾阳虚 ,健脾温肾五更泄就临床所见 ,属脾肾阳虚者  相似文献   

11.
五更泄小议     
五更泄,首见于明代《寿世保元》一书,又名晨泄、瀼泄,是指黎明前作泄的一种证候。五更泄之发病,历代医家多责之于肾阳虚,如赵献可言“肾既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火熄则水独治,故令人多水泄不止”。张景岳亦曰“肾中阳气不足,即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而汪昂释之更为简要“肾之阳虚,不能键闭”。故此,一般又认为五更泄即肾泄,其临床表现为:黎明前腹部冷痛或胀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相似文献   

12.
五更泄是在黎明前腹部隐痛、肠鸣、腹泻、泄后则安的病症。 五更泄属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之症,此症不纯属命门火衰,应结合临床脉症相参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王春生 《新中医》1989,21(11):14-15
“五更泻”是一种慢性泄泻,病情缠绵,颇难速已,临床医生甚感棘手,习惯地把“五更泻”视同“肾泄”,立法处方动辄温补肾阳,专主二神、四神之类。但脾虚失运、肝木乘脾、寒热错杂、阴虚肠热、瘀血停滞等,皆有出现五更时泄泻者,岂独肾阳虚之一端?叶天士从肝胃主论,主以泄木安土之法,王清任从血瘀入手,专主活血化瘀之法,至近年来,更有报道使用请热养阴法、升阳法、肝脾肾同治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五更泻”因泄发五更黎明,应时而作乃名,故又有“晨泄”,“黎明泄”、“鸡鸣泄”等之称。其病机众说皆谓肾阳虚衰或言命火衰微,火不生土所致,故又有“肾泄”之谓。诚然,肾阳(命火)衰微,不能温养脾胃即所谓火不生土,而使运化,升清失常,以致黎明阳气未振,阴寒较甚之时而泄泻发作。此虽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众说由于忽视了“五更泄”时间性这一特点,进而忽视了肝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验案四则     
一、晨泄不尽属肾阳虚晨泄,俗称五更泄。《医方集解》说:“肾之阳虚,不能健闭,故将交阳分则泄也。”故晨泄又称“肾泄”。但晨泄非尽属肾阳亏虚一因。故临证不可专执从肾治疗。举例如下。张××,男,40岁,数年前患毒痢,经治而愈,后每晨起急速登厕,时有腹痛肠鸣,溏软便相兼。大便常规化验镜检:植物纤维,少量脂肪球。舌淡苔薄  相似文献   

16.
巩艳春 《中医杂志》2007,48(4):380-381
五更泻,又名鸡鸣泻、晨泻。“五更”即是拂晓之前,意即五更时分腹痛肠鸣即泻,其病机多责之于肾阳虚衰,故又有“肾泻”之称。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言其病机:“脾胃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此肾泻也。”赵献可在《医贯》亦说:“今肾即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火熄则水独治。则令人多水泻不止,……盖肾属水其位在此,于时为寅子,五更之时,正寅子水旺之秋,故特甚也。”后世习以为常,一遇五更泻之病,往往囿于肾阳虚之说,多用温补肾阳之品。但五更泻病机复杂,并非仅由肾阳虚所致。  相似文献   

17.
五更泄,首见于明代《寿世保元》一书。其临床表现以黎明前腹部冷痛或胀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为特征。五更泄之发病,历代医家多责之于肾阳虚。如赵献可言:“肾既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火熄则水独治,故令人多水泄不止。”汪昂释之更为简要:“肾之阳虚,不能键闭。”诚然,肾命火衰,不能温养脾土,致使黎明作泄。此说虽无可厚非,但余认为,此说因忽略了五更泄发病时间的特殊性,从而忽视了肝的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更泻”亦名晨泻,指黎明前泄泻,以黎明前腹部冷痛或胀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为特征。一般认为脾肾阳虚所致,故又名肾泻、脾肾泻。如《医学三字经》:“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故五更泻的临床治疗,多以四神丸、真人养脏汤化裁。但不少医家也认识到本病并非只脾肾阳虚可引起。李中梓谓有“食积”、“寒积”、“酒积”;  相似文献   

19.
朱鹏举 《国医论坛》2004,19(4):15-16
晨泄即五更泻,就是黎明前泄泻,方书多责之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泻、脾肾泻。如《医学三字经》:“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历版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亦将黎明泄泻列为肾虚泄泻的主症。当今医者治疗晨泄,亦多遵此而用四神丸化裁。  相似文献   

20.
五更泄论辩     
五更泄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以其泻在五更而得名 ,故又以晨泄名之。患者常见晨起腹泻、腹痛 ,泻后痛减 ,深以为苦。一般中医认为是肾阳虚衰而致 ,治以四神丸加减 ,其疗效却往往不尽人意。通过临床观察及翻阅文献 ,发现其病机复杂 ,笔者不揣浅陋 ,对 1985年以来的有关文献 ,作一探讨 ,希有益于临床。1 从肾论治1 1 肾阳虚证王淑华等〔1〕通过四神丸与痛泄泻方合用 ,治疗本病属顽固性病例共 4 2例 ,1月内痊愈 36例 ,1月内症状明显减轻、 3月内痊愈 5例 ,3月内无好转 1例。郭立忠等〔2〕用四神丸加减治疗五更泄 30例 ,治愈 2 1例 ,好转 9例 ,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