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妇人之病,多起于郁陈修园说:“妇人之病,多起于郁。”郁证为妇科常见病,又是重要的病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所致。如陈素庵说:“妇人多气,以深居闺帷,性情不能舒畅,兼之忧思忿怒,执拗妒忌,肝火无时不动,每每郁结,以致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2.
庞志英 《中医研究》2010,23(3):56-56
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是和解法的代表方,常用来治疗少阳胆经、三焦、邪伏募原等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加减辨证论治郁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历代对郁证的认识,详于实证,而略于虚证。王彦晖教授擅长中医肝胆病治疗,对虚证与郁证的关系有独到的理解,认为肝肾阴虚是郁证的基础病因。治疗上,根据伤阴的层面不同,分为阴液不足,阴血亏虚证与阴精匮乏3类,分别采用凉润养阴、温养阴血和填补肾精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郁证论治     
凡属情志所伤,气机郁滞,运化失司,精气闭结而致的各种证候都称郁证。笔者临床常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疗效颇好。今举数例于后:[例1]孙某某,男,48岁,长征航校教师,1980年10月21日初诊。数日前爱子失踪,焦急而致昏厥,醒后即神情呆滞,反应迟顿,谵语,时时悲伤哭泣不能自止,数日来整夜不寐,夜间常自行外出,不能自归。行动不稳,如酒醉状。由其家人、同事搀扶,强迫前来就诊。症见:面色青白,少神,表情淡漠,口中念念有声而不知所云,倾刻呆滞不语,问之不答理,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微数。辨证为情志所伤,肝气郁滞,气郁血瘀,心失所养,神失所藏,郁证是也…  相似文献   

5.
王建康 《北京中医》1998,17(1):28-29
肾郁证是以肾脏气机郁滞为病机,以肾脏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证之总称,诸如腰痛、尿频、尿闭、水肿、阳萎、不孕、不育、不射精等,皆属早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称之的“水郁”,《医旨绪余·论五郁》释曰:“水郁者,肾郁也”。《伤寒论》用四逆散治“少...  相似文献   

6.
朱纬  张波 《河北中医》1993,15(5):40-41
郁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古人虽有气、血、痰、火(热)、湿、食郁之分,但以气郁最受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膈满闷、胁肋胀痛、善感易怒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多发于中青年,并以女性为多。郭中元主任医师积行医四十余年的经验,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  相似文献   

7.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48岁 ,因不食不睡、坐卧不宁 1个月于 1 998年 6月 5日初诊。患者 1个月前因开机动车撞车引发纠纷致病。不食不睡 ,坐卧不宁 ,时常捶胸顿足 ,或恶心干呕。夜间诸症加重 ,伴大便干结 ,小便黄。经某院诊为精神病性抑郁症 ,经治疗后症状减轻。但近日病情复发而来诊。诊见舌暗红 ,苔黄腻 ,脉弦滑。辨证属郁证 ,气滞血瘀 ,痰瘀互结。治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泻火逐痰。予桃仁 1 0 g、红花 1 0 g、当归 1 5 g、川芎 1 0 g、赤芍 1 5 g、川牛膝1 5 g、柴胡 1 5 g、枳实 1 0 g、桔梗 1 0 g、甘草 6g、青礞石5 g、沉香 3g、大黄 1…  相似文献   

8.
9.
郁证为情志不畅、气机;郎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乃临床常见病。虽中医典籍论治颇多,但临床辨治颇费思量。《医方论》云:“凡郁证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基于这一理论观点,笔者近几年治疗郁证,以疏畅气机为总治则,按初郁气结、郁久化热及郁伤心脾三证型辨证及结合心理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郁证浅论     
郁证浅论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保健科(410005)于翠玉主题词郁证/中医病机,郁证/中医药疗法《内经》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矣。”阐述了郁证与气血、发病的密切关系。笔者结合随师、从医30余载之临床实践,试就郁证之含义、病机与治...  相似文献   

12.
火郁证指阳气怫郁、火邪壅闭于里的病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火郁发之”,明示火郁证的治法。观历代先贤治疗火郁证的用药规律,以配伍祛风药最为广泛。盖火性升散,喜上炎而恶抑遏,火邪郁结于内,若单纯使用大剂寒凉药清降郁火,则恐寒凉冰伏邪火,凝结气机,欲清反滞,郁结不得开,火邪亦难去,且易生他变。张景岳所说“但使气得升扬,则火郁自解”,提示治疗火郁证选方用药不能限于清降,还要把握火  相似文献   

13.
张宁 《新中医》1991,(9):17-19
董建华教授,乃当代著名的中医专家,精研古训,学术渊博,积有五十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临证之时,思路深细,治法精当,尤其在诊治一些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时,选方用药每有独到之处,屡收效验。  相似文献   

14.
郁证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临床若不辨标本,见热投凉,易犯虚虚实实之戒,致病势缠绵,经久难愈。本文将郁证发热分气郁发热、火郁发热、血郁(瘀)发热、湿郁发热、食郁发热五个证型,对每一证型之病因病机,临床主要表现及治法方药,结合前贤论说及个人心得体会逐一进行了论述,并附笔者验案以为佐证。  相似文献   

15.
张霆 《中医杂志》2000,41(8):461-462
吾师汤金土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业医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症。笔者有幸随诊左右,兹选录3则验案于下,以供参考。例1:朱某某,女,36岁,1998年10月20日就诊。诉其子前年死于白血病后情志一直抑郁。先则少腹不舒,胸胁胀痛,并伴随经期超前量少;继则腹胀如有鼓鸣,午后尤甚。于去年5月间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症见大便闭塞,小便黄赤艰涩,纳谷不香,喜食酸  相似文献   

16.
对郁证的治疗,或理气,或养血,一般多采用逍遥散、半夏厚朴汤、归脾汤等.本文则从辨证论治出发,选用十味温胆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同样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7.
60例郁证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郁证与10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观察发现:郁证患者毛细血管袢数减少,管袢短,管径细,多见扭曲管袢、红细胞中度或重度聚集以及粒流和粒缓流。60例郁证患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发现: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微循环异常的改善大致相平行,其治疗后的管袢数、管长、流速、流态与治疗前比较 P<0.01,而形态、管径比较 P<0.05,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对管径有双向调节作用。认为活血化瘀法可列为郁证的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郁证的辨证分型施治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涟  刘静 《中医药学刊》2001,19(3):252-252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郁证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内经》创立了治郁诸法,散见于六经之中。笔者将其归纳为气郁证治、火郁证治、水郁证治、痰郁证治、湿热郁结证治、血郁证治六法,并结合典型病例论述了郁之联系和区别、治则治法、方药方义等。并且指出《伤寒论》之诸多治郁之法内涵广泛、匠心独运,对后世影响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景藩 《中医杂志》1989,30(2):10-12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卷六首篇“郁”,载有38例,43案,篇末有华岫云氏按语。全篇反映叶氏对郁证诊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简要而有独到之处,给后人以启迪。时至今日,仍有指导实践意义。现据个人学习与临证的体会,简述知下,供医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