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21年4月有关老年人PS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完成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0篇,研究对象7 553例,涉及危险因素14个。分析结果显示:性别( OR =1.32,95% CI :1.19~1.45, P <0.01)、糖尿病( OR =1.18,95% CI :1.01~1.39, P= 0.04)、冠心病( OR =1.41,95% CI :1.14~1.76, P <0.01)、日常生活能力( MD =-20.73,95% CI :-28.34~-13.12, P <0.01)、婚姻状况( OR =2.09,95% CI :1.61~2.70, P <0.01)和家庭氛围( OR =2.82,95% CI :2.22~3.59, P <0.01)为老年人PSD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糖尿病、冠心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婚姻状况、家庭氛围为老年人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危险因素综合评价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中国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收集近10年来国内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有关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找出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合人群暴露率,估计目前和预测未来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估计暴露率的变化,预测未来5年乳腺癌发病率的变化。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22篇。前5位乳腺癌危险因素及OR值(95%CI)依次为:良性乳腺疾病3.39(2.97~3.86)、生活精神刺激2.36(2.09~2.67)、哺乳1.95(1.54~2.47)、肿瘤家族史1.84(1.63~2.08)、月经周期1.65(1.44~1.89);获得较大PARP的因素依次为良性乳腺疾病、哺乳、生活精神刺激,其目前PARP分别为15.47%、15.17%、13.76%,若这些因素5年或10年后的暴露率均下降20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PARP分别下降至12.77%、11.32%、12.52%和9.90%、8.74%、9.69%;随着暴露率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将发生改变,其中贡献较大的因素依次是良性乳腺疾病、哺乳、生活精神刺激,如暴露率下降20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发病率将分别降低3.09%、2.75%、3.03%和6.19%、5.50%、6.07%。结论:控制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应从降低良性乳腺疾病、避免生活精神刺激和提倡母乳喂养几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农村、危险因素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98—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a分别为:年龄(OR=1.07,95%CI:1.06—1.08)、BMI(OR=1.36,95%CI=1,27~1.45)、高血压家族史(OR=1.79,95%CI=1.34—2.39)、吸烟(OR=1.20,95%CI=1.07~1.34)、饮酒(OR=1.20,95%CI=1.14—1.27)、嗜盐(OR:1.28,95%CI=1.17—1.41)、高脂肪摄入(OR=1.17,95%CI=1.05—1.31)、文化程度高(OR:0.78,95%CI=0.71~0.87)、经济收入高(OR=0.90,95%CI=0.86—0.94)、锻炼(OR=0.81.95%CI=0.69~0.94)、腰臀比(OR=1.51,95%CI=1.2—1.89)、性别(OR:1.28,95%Cl=1.15-1.42)。结论高血压家族史、腰臀比、BMI、嗜盐、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肪摄入、年龄为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锻炼、经济收入高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MRSA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对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共22篇文献入选本研究,累计病例2312例,对照193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45,95%CI:1.02~2.08)、存在基础疾病(OR=2.10,95%CI:1.48~2.96)、低蛋白血症(OR=3.17,95%CI:1.57~6.38)、激素治疗(OR=3.94,95%CI:1.70~9.1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OR=4.77,95%CI:2.74~8.29)、深静脉植入(OR=3.44,95%CI:1.59~7.42)、气管切开(OR=3.22,95%CI:1.43~7.25)、机械通气(OR=1.88,95%CI:1.44~2.44)、留置导尿(OR=2.28,95%CI:1.06~4.90)和鼻胃插管(OR=1.75,95%CI:1.10~2.78)是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影响我国人群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和激素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和月经生育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标准获得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并使用Review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累计乳腺癌病例5 282例,对照6 409例,与对照人群相比,病例组合并后的OR值(95%CI):良性乳腺疾病(benign breast disease,BBD)为2.24(1.23,4.09),乳腺癌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FHBC)为2.05(1.47,2.86),月经生育因素中绝经(menopause)为0.93(0.61,1.41),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为0.76(0.62,0.92),流产(abortion)为1.47(1.04,2.07)。结论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及流产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与否与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性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中国人群血清Lp - 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 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万方,CNKI,CBM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5月10日以来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8篇文献,1 431名参与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 PLA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其合并标准化均数差值及其95%CI为2.34(1.59~3.09)。亚组分析发现,在高吸烟率人群中,异质性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I2 = 0.0%,P = 0.57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 PLA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 1.90,95%CI = 1.70~2.10),而在低吸烟率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 PLA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SMD = 1.76,95%CI = 0.40~3.12)。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血清Lp - PLA2的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展过程中,吸烟可能与Lp - PLA2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及-1082(A/G)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通过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维普等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检索方法,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04—15。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后,利用Meta分析(荟萃分析)对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1082(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使用基因频率对比、显性及隐性等遗传模式,对比两位点基因型或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该两位点合格文献10篇,其中6篇文献同时涉及两个位点。在文献研究和资料检索中未发现两个位点有连锁不平衡现象,按照独立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其中-592(A/C)位点纳入文献8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3种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人群按照人种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欧洲人群A/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OR=1.21,95%CI=1.011~1.456,P=0.040)及显性模型下(OR=2.53,95%CI=1.642~3.904,P〈0.01)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亚裔人群中3种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s C:OR=0.84,95%CI=0.739~0.962,P〈0.01;隐性:OR=0.56,95%CI=0.472~0.662,P〈0.01;显性:OR=0.65,95%CI=0.481~0.870,P〈O.01),且在欧裔中A等位基因相对C为危险因素,在亚洲人群中则是保护因素。另外,-1082(A/G)位点纳入文献8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总人群的3个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按人群亚组分析后,欧裔人群中A/C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0,95%CI=1.101~1.547,P〈0.01);亚裔人群中显性模型(OR=0.35,95%CI=0.199-0.607,P〈0.01)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启动子区域的-592(A/C)、-1082(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LE的易感性相关,但是有种族人群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21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21,95% CI=2.26~4.56)、吸烟史(OR=4.70,95% CI=2.97~7.43)、COPD(OR=3.34,95% CI=2.52~4.70)、糖尿病(OR=3.33,95% CI=2.65~4.18)、低蛋白血症 (OR=2.62,95% CI=2.00~3.43)、手术时间(OR=3.18,95% CI=1.57~6.47)、喉返神经损伤(OR=4.14,95% CI=2.77~6.17)、病理分期(OR=0.73,95% CI=0.55~0.96)、FEV1/FVC(OR=0.61,95% CI=0.45~0.83)、通气方式(OR=2.22,95% CI =1.43~3.46)与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 高年龄、吸烟史、COPD、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喉返神经损伤、病理分期高、低FEV1/FVC和单肺通气是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女性乳腺癌与部分行为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女性乳腺癌部分行为危险因素的作用,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1-2010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乳腺癌行为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30篇文献资料进行定性综合分析。结果哺乳、饮酒、流产、主动吸烟、口服避孕药合并OR值分别为0.71(0.60~0.85)、0.78(0.49~1.24)、1.43(0.88~2.31)、1.05(0.98~1.13)及1.11(0.93~1.33),敏感分析前后差别不大,被动吸烟敏感分析前后合并OR值分别为1.45(1.11~1.90)和1.06(0.85~1.31),得出结论不一致。结论被动吸烟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哺乳是保护因素,不能得出饮酒、主动吸烟及口服避孕药与女性乳腺癌发生危险有关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瘦素和瘦素受体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瘦素受体基因(LEPR)6号外显子上第223个密码子A到G的转变可以导致谷氨酸到精氨酸的替换(Gln223Arg)。许多已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了LEPRGln223Arg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然而,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篇meta分析囊括了8篇文献来评价LEPRGln223Arg多态性与乳腺癌的联系。用总体合并OR值作为研究共显性模型、隐性模型、显性模型的指标。结果显示总体研究中隐性模型(OR=1.32,95%CI:1.03~1.69)和Arg/Gln vs Gin/Gin基因型(OR=1.16,95%CI:1.01~1.34)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危险性。种族分层分析中发现,非洲人群的以下几个基因型会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Arg/Arg vs 8Gln/Gln(OR=1.86,95%CI:1.28-2.71),Arg/Gln vs GIn/Gln(OR=1.48,95%CI:1.10—1.99),显性模型(OR=1.60,95%CI:1.21~2.11)和隐性模型(OR=1.48,95%cI:1.07~2.05);亚洲人群中,Arg/ArgvsGin/Gin基因型(OR=6.79,95%CI:3.42~13.47)和显性模型(OR=2.03,95%CI:1.42~2.90)提高了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在欧洲人群中任何基因模型都没有发现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危险性。总而言之,LEPR223Arg是乳腺癌发展的低风险因素,特别是在非洲女性中。  相似文献   

11.
IL1B(Interleukin 1 beta)是一种对抗感染的前炎症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1B基因启动子区-31C/T多态性位点通过影响IL1B的转录参与癌症的发生。针对已有的研究存在结论不一致的现状,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47篇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包括11125病例和14415例对照。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I)用来评估多态性位点与癌症风险的关联程度。在所有的对比中没有发现此多态性位点与所有癌症相关联。通过分层分析发现,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比不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肝癌的风险低(CCVS TT:OR=0.87,95%CI:0.77—0.98,Phetermgrenty=0.103;TC vs TT:OR=0.77,95%CI:0.62-0.95,Phetermgrenty=0.734;TC+CC vs TT:OR=0.74,95%CI:0.61~0.91,Phetermgrenty=0.472)。同样,C/C基因型个体相比T,T基因型个体患胃癌风险低(OR=0.87,95%CI:0.77-0.98,Rhetermgrenty=0.103)。运用隐性模型,患胃癌的风险显著下降(OR=0.88,95%CI:0.80~0.97,Phetermgrenty=0.158),在欧洲人群(OR=0.84,95%CI:0.73-0.97,Phetermgrenty=0.070)和感染-配埘研究(OR=0.75,95%CI:0.60~0.94,Phetermgrenty=0.220)中都发现有显著下降的风险;在乳腺癌中有显著增加的风险(OR=1.34,95%CI:1.18~1.61,Phetermgrenty=0.116)。虽然一些适度偏倚不能消除,此meta分析显示IL1B-3IC基因型是癌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特别是在感染人群中。  相似文献   

12.
李旭东  饶克勤  李竹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6):431-433,449
目的研究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探讨城市女性生理生育因素的变化与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关联强度,促进乳腺癌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新发病例通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广州六城市的乳腺癌监测点确定,对照从当地正常人群数据库中随机抽样,对收集到3332对1:1年龄配对的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相对危险度及剂量-反应效应估计。结果在调整年龄、职业、饮食等因素后,城市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初潮年龄的提前(≤14岁,OR=1.37,95%CI=1.12-1.66)、月经持续天数长(〉7天,OR=1.18,95% CI=1.00-1.38)、有痛经(OR=1.21,95% CI=1.03-1.42)、结婚晚(≥28岁,OR:2.13,95% CI=1.63-2.79)、首次怀孕晚(≥30岁,OR=2.13,95%CI=1.63-2.79)等,而保护性因素有月经间隔天数长( 〉28天,OR=0.81,95% CI=0.68-0.95)、绝经年龄早(≤45岁,OR=0.58,95% CI=0.47-0.72)、怀孕次数多(≥2次,OR=0.67,95% CI=0.45-0.99),哺乳(≥4个月,OR=0.70,95%CI:0.60-0.83)。结论女性生理生育因素是影响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部分解释中国城市女性乳腺癌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潮汕两英镇地区6所中学的3 708名中学生的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筛选出的502例伤害病例,根据同学校、同年级、同性别的原则,在骑乘自行车上下学而未发生自行车伤害的学生中,按照1∶3匹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骑车者搭扶其他车辆(OR=1.603,95% CI=1.174~2.189)、骑车者骑车带人(OR=1.395,95% CI=1.119~1.746)、乘坐自行车时搭扶其他车辆(OR=1.776,95% CI=1.356~2.327)、乘坐自行车时与骑车者打闹( OR=1.594,95% CI=1.202~2.117)、父亲在外工作或经商(OR=1.500,95% CI=1.194~1.885)、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 000元(OR=3.320,95% CI=1.979~5.570)为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5 000元(OR =0.257,95% CI=0.076~0.719)为保护因素.结论 中学生自身不良的骑车行为、父亲在外和家庭经济水平低是影响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国内外在1988—2009年间公开发表的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文章共17篇(10490例病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家族史与一级亲属肺癌的发生有关(OR=1.58,95%CI:1.31~1.91,P0.0001)。分层分析表明,一级亲属患恶性肿瘤与非吸烟者肺癌的发生有关(OR=1.46,95%CI:1.08~1.97,P=0.01);一级亲属患肺癌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1.71,95%CI:1.49~1.95,P0.0001);一级亲属中父亲、母亲及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者)患恶性肿瘤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43(95%CI:1.10~1.84,P=0.007)、1.36(95%CI:0.99~1.87,P=0.06)和1.51(95%CI:1.35~1.69,P0.0001)]。结论恶性肿瘤家族史明显增加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族史及环境因素与先天畸形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定量分析可干预因素的预防分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先天畸形作为病例组,选择等量的正常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及标本检测,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为:家族史、孕早期发热、孕早期营养差、负性事件刺激、巨细胞病毒感染,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47(1.70~7.06)、2.74(1.17~6.42)、3.07(1.68~5.74)、1.84(1.00~3.37)、3.04(1.61~5.78),先天畸形阳性家族史与上述四个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分别为2.94、3.88、1.79、3.53;给定条件下可计算出全面控制可干预因素人群预防分值接近10%。结论先天畸形家族史和环境因素间存在正交互作用;采取高危策略可降低人群中先天畸形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吸烟与喉癌之间的关系及关联强度,为我国喉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Wiley、ProQuest等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截止2013年1月之前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所有文献检索、文献选取、文献信息的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均由两人独立进行。根据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大小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合并相关结果。结果纳入合格研究文献16篇,喉癌患者2730例,对照3224例。吸烟与喉癌发病关系的合并0尺值为4.08(95%CI:2.90—5.26;r=86.7%,P〈0.001)。很少吸烟者及经常吸烟者发生喉癌的OR值为分别为5.90(95%CI:3.05~11.41)及13.30(95%CI:8.03~22.03)。结合漏斗图的结果,尚不能认为目前纳入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Egger,P=0.402;Begg,P=0.784)。结论在中国,吸烟会显著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而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喉癌的风险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与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蛋白(OR=0.85,95%CI:0.80~0.90)、白蛋白(OR=0.79,95%CI:0.73~0.85)及高密度脂蛋白(OR=0.06,95%CI:0.02~0.18)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高血糖(OR=1.35,95%CI:1.14~1.60)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白蛋白(OR=0.86,95%CI:0.75~0.99)及高密度脂蛋白(OR=0.32,95%CI:0.15~0.6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高血糖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血液中白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可能与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儿6月龄铁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监测的足月、出生体重≥2 500g的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调查其4月龄喂养方式,6月龄时进行末梢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母乳喂养6月龄婴幼儿铁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隐性铁缺乏的检出率高达23.2%;调整婴儿喂养方式、性别、孕周、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3 100g(OR=2.09,95%CI:1.20~3.61)和0~6月龄体重增长偏快(OR=2.03,95%CI:1.14~3.63)是纯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对6月龄婴儿采取铁缺乏的普遍性筛查,及时评估铁缺乏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茶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中山大学2所附属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间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64例)和同时期同医院就诊的其他非肿瘤患者(464例),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膳食习惯、月经生育史、疾病及家族史、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464例病例组和464例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78±10.36)和(46.58±10.84)岁,其中219例(47.2%)病例和263名(56.7%)对照经常饮茶。Logistic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年龄、家庭收入、体力活动、被动吸烟、饮用咖啡、一级亲属乳腺癌史、良性乳腺癌病史,结果显示饮茶与乳腺癌存在负相关(OR=0.74,95%CI为0.56—0.97),且随着饮茶频次或饮茶量的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逐渐降低(均P趋势〈0.01)。不同饮茶类型与乳腺癌关系的结果显示,饮乌龙茶与乳腺癌易感性存在负相关(OR=0.62,95%CI为0.42~0.93),并且随着饮乌龙茶量的增加,患乳腺癌危险降低(P趋势〈0.05)。按绝经状态分层分析,仪发现饮茶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存在负相关(OR=0.58,95%CI为0.36—0.94)。结论饮茶对女性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仅限于饮乌龙茶女性和绝经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