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膈顶部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 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34例膈顶部肝肿瘤患者,符合微波消融适应证; 先建立人工胸水,然后采用B超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术后3~4周后复查增强CT或者MRI,评估肿瘤消融疗 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共49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30例(88.2%),部分消融(part ablation,PA)3例(8.8%),消融进展1例(2.9%),术后出现新发病灶;34例患者人工胸水量(1 580±230.7) mL,1例出现血 性胸水,1例出现膈肌热损伤、1例胆汁瘤合并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 膈顶部肝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肝浅表肝癌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肝浅表肝癌在彩超引导下经皮徒手穿刺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的情况。结果:5例肝浅表肝癌患者均于微波治疗术后进行了跟踪随访,4例彩超、CT复查病灶区内未见血流信号及强化,1例术后一个月彩超、CT复查病灶区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及强化,进行第二次治疗,其后彩超、CT示病灶区内亦未见血流信号及强化。现患者均健在,生存期在8,20个月之间,所有患者仍在随访之中。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肝浅表肝癌直接将微波天线置入病灶动脉血供丰富的区域,阻断、破坏其血供;采用水循环内冷技术,弥补了以往微波治疗中微波天线杆温较高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5-13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转移性肝癌28例,肝血管瘤4例)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MRI,以及检测其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74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12个月复查158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6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肝内多病灶、一针无法完成治疗的病灶、病灶位置近膈顶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在膈下肝癌微波消融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患有膈下肝癌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2例,在CT引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后行经皮肝肿瘤微波消融术;B组11例,在CT引导下直接行经皮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单次消融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的发热、肝包膜下血肿、胸腔积液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以及肿瘤的完全消融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后可显著减轻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P<0.01),提高患者消融时的耐受性,故可增加单次消融持续时间(P<0.01),同时因为术后疼痛更轻而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后在CT引导下经皮肝微波消融膈下肝癌的手术条件相对简单。其能提高患者对消融性疼痛的耐受,增加单次消融时间和完全消融的效果,以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初步疗效.方法 对我院住院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14例(16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增强MRI/CT等影像学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6个病灶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术,无严重并发症.15个病灶完全消融;1个较大病灶经4次消融后大部分坏死.在6-62个月(中位27.3个月)的随访期内,1个病灶于术后27个月出现局部肿瘤进展;10例恶性肿瘤中9例生存满1年,8例生存满3年.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特殊部位肝癌微波消融(MWA)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特殊部位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共治疗28个病灶(膈下8个,腹壁旁4个,靠近肠道4个,靠近肾脏2个,胆囊旁6个,直径〈10mm肝内小结节4个,腹腔镜下治疗8个,消融后完全切除瘤灶;CT定位下治疗20个)。治疗后观察瘤灶的坏死程度,并发症、有无复发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8个病灶术后病理提示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20个病灶消融后CT提示肿瘤无强化;1例(1/28)病人出现胸腹壁灼伤合并少量胸腔积液,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无膈肌、胆囊、肠道损伤、内出血、脓肿、腹膜炎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治疗后1年内复发3例(3/28),1年复发率为10.71%;1年生存率为97.7%(22/24),3年生存率为80%(12/15),2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至今仍在随访。结论CT定位和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有效方法,但操作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局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多极射频消融(RFA)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20例肝癌的DSA表现与CT或MRI检查结果.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月复查CT,20例患者病灶的碘油聚集均不良,应用RFA治疗,三个月复查.结果 TACE术后病灶明显缩小.肿瘤仍有活性,行RFA术后三个月复查.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8.9%.结论 DSA对肿瘤血供丰富.经过多次TACE术治疗.RFA术是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TACE术后疗效最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对邻近膈肌、肠管、胆囊和肝表面等难治部位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RFA治疗228例位于肝脏外周区域的非手术适应证肝癌患者,共274个病灶,其中,59个病灶邻近肠管,115个病灶邻近膈肌,54个病灶邻近胆囊,46个病灶邻近肝表面。肿瘤最大径平均(3.7±1.2)cm(1.2~7.0cm)。对不同部位肿瘤建立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指导治疗,1个月后行增强CT判断肿瘤早期灭活率并定期随访。结果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1.6%;邻近肠管、膈肌、胆囊和肝表面的肿瘤早期灭活率分别为91.5%、90.4%、92.6%和93.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9.6%、7.4%和6.5%。本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3%、62.9%、53.7%。228例共计治疗358人次,较严重并发症占3.4%,包括出血2人,邻近脏器(膈肌、肠管)损伤6人,针道种植4人,共计12人次。结论对RFA易灼伤邻近肝外结构的难治性肝癌,本研究采用个体化方案策略指导治疗,获得较好的肿瘤灭活率并降低并发症,本方案拓展了肝癌RFA治疗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RF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水冷微波消融肝肿瘤的影响因素及消融后残留危险因素,以此提高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为临床微波消融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肝肿瘤患者(共入选42个病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肝肿瘤患者均实施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考察不同微波功率、时间对肝肿瘤消融范围的影响,MRI评价分析微波消融肝肿瘤治疗1个月后肝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以及微波功率的加大,肝肿瘤的消融范围横径、纵径以及消融区体积均逐渐增大,各组的纵径与消融区体积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6个月复查进行MRI评价分析,肝肿瘤患者残余病灶11个,残留率为26.2%;肿瘤大小、靠近大管道以及消融安全范围均是残留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大小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增加微波消融功率或延长微波消融时间,可明显扩大肝肿瘤的消融范围,肿瘤大小、靠近大管道以及消融安全范围均是残留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大小是肝癌微波治疗中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何婉玲  李新  蔡名金 《海南医学》2012,23(16):141-143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1年我科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的3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全部按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成功进行微消融波治疗.所有消融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术后随访CT示肿瘤无强化指示肿瘤均达到了完全坏死.其中出现并发症5例,分别为肝包膜下出血3例,气胸1例,疼痛及发热1例.结论 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在护理上有其特殊要求,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微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3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原发性骨肿瘤10例,转移性骨肿瘤21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20~80W,持续时间5~30分钟。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改善,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下降。CT复查肿块均缩小,治疗有效率(CR+PR)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45.2%,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林海  王江 《医学综述》2012,18(8):1152-1156
微波消融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包括不能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且无血管、肝胆癌栓或肝外转移灶,肿瘤距肝门部或胃肠道的距离至少5 cm。近年来研究表明,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对不可切除的实体瘤有着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能够显著降低微波消融后局部复发率。现对有关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射频消融法对肝肿瘤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Chen MH  Yang W  Yan K  Gao W  Dai Y  Wang YB  Huo L  Zhang H  Huang X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5):1741-174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规范化治疗及综合措施对提高肝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302例计476个肝脏恶性肿瘤行RFA治疗,应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及附加治疗方法,总结疗效。原发性肝癌(HCC)181例,282个癌灶,肿瘤大小平均4.2cm。肝转移癌(MLC)121例。194个癌灶,肿瘤大小平均3.9cm。根据肿瘤大小、形态及邻近膈肌、胆囊、胃肠等不同位置,采用相应的规范化方案及个体化方案相结合治疗;重视相邻重要结构区域的消融布针方法及操作技巧;应用辅助定位、局部注水、加强肿瘤血管消融等附加方法综合治疗。结果综合应用以上方法,RFA后1个月增强CT或超声造影显示肿瘤灭活率HCC为95.7%(270/282),MLC为94.8%(184/194);邻近肠管肿瘤为91.1%(51/56),邻近膈肌肿瘤为88.5%(69/78),邻近胆囊肿瘤为94.3%(49/52)。随访3—57个月,局部复发率HCC为10.3%(29/282),MLC为14.4%(28/194)。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HCC为87.6%、67.4%、58.6%;其中50例Ⅰ-Ⅱ期肝癌的生存率分别为90.7%、85.9%、73.7%。MLC为87.4%、48.2%、25.3%。并发症占2.2%(13/583);分别为出血5例,采用局部消融、全身用药等处理措施;肠穿孔1例,对邻近肠管肿瘤采用治疗后延长禁食时间等措施进行预防。余7例为邻近脏器结构轻度损伤,无与射频治疗相关死亡。结论采用规范化RFA治疗方案及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附加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灭活率;掌握主要并发症的类型及对应预防措施,是提高疗效及推广RFA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共21个病灶)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局麻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功率50~70 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8 min.手术完成17例,完成率100%.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的降低.1月后增强CT检查18个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仅部分周围强化,消融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3月后增强CT检查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R)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2/17).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3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3~30个月,13例患者健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16/17)、82.35%(14/17).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是微创、安全、近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肺寡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寡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MWA治疗寡转移瘤。术后第4~7天、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进行随访,并进行胸部CT检查。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别,Cox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MWA,术后5例(13.9%)出现并发症,其中气胸3例、胸痛2例,所有并发症均已在患者出院前被治愈。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寡转移瘤直径≤3 cm的患者,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11.1%、11.1%;寡转移瘤直径>3 cm的患者,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寡转移瘤直径>3 cm是患者MWA术后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对我院64例GIST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输入ADW4.2工作站重建,由我院2名资历较深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分析64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 64例GIST患者胃41例、小肠15例、直肠3例、食管3例、网膜2例。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51例、不规则分叶状13例。分布:胃肠道腔外42例、胃肠道腔内15例、胃肠道腔内外7例。黏膜状态:黏膜光滑41例、黏膜有明显溃疡23例。囊实性49例、实性15例。密度:平扫及肝实质比较均匀密度基本一致29例,周边等密度内部较低31例,4例瘤内有气体影,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均匀强化33例,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患者3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不均匀强化1例良性,11例潜在恶性,19例患者恶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可为术前病理判断及手术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单针消融系统治疗毗邻胆囊、胃肠道、肝内主要血管、膈肌的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33例特殊部位肝肿瘤患者(肿瘤最大径≤5cm且肿瘤数目≤3,毗邻部位:胆囊8例,胃肠道9例,门静脉右支11例,下腔静脉1例,膈肌4例)接受经皮水冷式微波固化术,探讨其安全性、并发症、固化范围及其疗效。结果:33例患者共42个肿瘤[肿瘤直径介于2.1~4.6cm,平均直径为(3.4±0.9)cm]接受微波水冷式微波固化术,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水冷式微波固化范围为(4.8±1.1)cm(固化范围介于3.5~6.0cm),共41个肿瘤取得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7.6%;1例毗邻横结肠肿瘤固化不完全经补充治疗后取得完全固化。结论:水冷式微波固化单针消融系统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是安全的,能产生较大固化范围,对于直径≤5cm肝肿瘤基本能达到完全固化的目的,是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经皮旋切治疗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患者,其中男5例,女性3例,年龄8~28岁,平均18.4岁,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均支持骨样骨瘤诊断,均于CT引导下经行皮骨样骨瘤旋切术。术前对整个病灶区采用1~2mm薄层CT扫描,然后选择瘤巢中心,于导引针引导下行环锯完全切除瘤巢。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取出瘤巢,3例手术后症状缓解,5例手术后次日症状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无1例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旋切髋关节周围骨样骨瘤治疗微创、简便、安全、疗效确定,有助于手术安全及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