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来源A549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以肺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确认A549细胞中是否存在NLRP3炎症体各组件蛋白(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检测不同浓度LPS(0、1、5、10、50、100μg/ml)对A549细胞NLRP3炎症体通路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IL-1β分泌(ELISA法)的影响,选择最佳LPS浓度.采用LPS联合ATP(LPS+ATP)刺激A549细胞,并检测其对NLRP3炎症体通路蛋白表达和IL-1β分泌的影响.采用siRNA干扰A549细胞NLRP3基因,观察LPS+ATP诱导的A549细胞中IL-1β的分泌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中存在NLRP3炎症体组件蛋白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LPS单独处理细胞后,NLRP3、pro-IL-1β、caspase-lp45蛋白表达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但未检测到活化形式caspase-lp20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L-1β的分泌.与LPS单独刺激组相比,LPS+ATP刺激组可检测到活化形式的caspase-lp20蛋白表达及细胞因子IL-lβ分泌(P<0.05).采用siRNA干扰NLRP3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LPS+ATP诱导的IL-1β表达(P<0.05).结论 A549细胞中存在NLRP3炎症体通路,LPS+ATP诱导A549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lβ在下调NLRP3基因后显著减少,初步提示IL-1β的释放受NLRP3炎症体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2.
张敏  孟凡飞  陈远连  黄欣  邢陈  刘琨  宋伦 《军事医学》2022,(10):732-736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D)对骨骼肌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体重180~200 g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SD 72 h)。收集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炎性分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炎性反应有关蛋白X-box结合蛋白1(XBP1)、肌醇需求蛋白1α(IRE1α)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小鼠C2C12肌管细胞,分别转染炎性反应相关蛋白的siRNA,利用上述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炎性分子和炎性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D后骨骼肌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升高,炎性反应相关蛋白XBP1和IRE1α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体外培养的C2C12肌管细胞中转染XBP1 siRNA和IRE1αsiRNA后,可显著抑制IL-1β的转录诱导表达。结论 SD通过诱导骨骼肌组织IRE1α/XBP1内质网应激反应途径异常活化进而介导炎性因子IL-1β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减少运动损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小剂量丹参酮组(8 mg/kg/d)、大剂量丹参酮组(32 mg/kg/d),给予丹参酮ⅡA灌胃1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游泳训练,检测大鼠血常规、肾功能、血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力竭运动后,三组大鼠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肌酐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丹参酮组CK、LDH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丹参酮组较小剂量组进一步降低(P<0.05);丹参酮预处理降低力竭运动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P<0.05);大剂量丹参酮组较小剂量组更进一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TNF-α、hsCRP与CK、LDH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丹参酮IIA预处理能够降低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1β、IL-1ra mRNA的表达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mRNA的动态表达及白介素-10(IL-10)、地塞米松(Dex)对TNF-α、IL-1β、IL-1ra的干预作用。方法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建立大鼠ALI模型。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LPS加IL-10组、LPS加Dex组,每组18只(2、6、24h各6只)。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及IL-1ra 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损伤组肺组织TN-α mRNA表达2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βmRNA表达2h显著升高,6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1ra mRNA表达6h开始升高,且为峰值,24h仍高于对照组。IL-10及Dex可明显抑制肺组织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但对IL-1ra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肺组织病理检查见IL-10组、Dex组的肺损伤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1βmRNA表达明显早于IL-1ra mRNA,提示ALI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IL-10、Dex可明显抑制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IL-1ra mRNA的表达,这有利于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平衡的重建,减轻大鼠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体酮对脑外伤后脑组织内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因子核因子-κB(NF-κB)、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创伤性脑外伤(TBI)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在伤后1、3、5、7天不同时相点用ELISA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组大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 伤后注射黄体酮治疗组脑组织NF-κB、TNF-α、IL-1β 3种炎性因子水平均比脑创伤组低(P<0.05).结论 注射黄体酮能降低脑外伤后炎性信号因子表达,减轻脑外伤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GS)和硫酸软骨素(CS)对兔骨关节炎不同时期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GS和CS对兔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4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每组9只(18个膝关节)。采用内侧副韧带切断术和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术后次日即进行动物的药物灌胃,每日1次,每组各取3只动物分别于灌胃1周、2周、3周后取材。阳性对照组灌胃用等剂量的蒸馏水。采用墨汁染色的方法大体观察软骨损伤情况,使用光镜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墨汁染色法和软骨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周和2周后,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周后,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高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3周,各治疗组关节液中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但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不同剂量的GS和CS对兔骨关节炎不同时期软骨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减少关节液中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可以较好地延缓OA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轴索损伤后血清IL-1β的表达规律,以及环孢素A(CsA)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CsA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5只、单纯视神经牵拉伤组(B组)35只、CsA处理组(C组)35只,B、C组又分为牵拉伤后或CsA治疗后1,3,6,12 h、1,3,7 d共7个观察时相点,不同时相点各5只大鼠.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和轴索形态学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平衡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结果 (1)B组大鼠右侧视神经牵拉伤后3 d,RGCs明显稀疏;伤后7 d,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分布稀疏.C组相应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2)B组大鼠伤后3,6,12 h、1 d血清中IL-1β浓度明显高于A组,6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3 d后降至A组水平.C组大鼠血清IL-1β浓度变化规律与B组相似,3,6,12 h、l d血清中IL-1β浓度明显低于B组,但6,12 h、1 d仍高于A组.结论 IL-1β长时间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轴索损伤后的继发性病理变化;CsA可能通过减轻轴索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对轴索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γ刀治疗脑胶质瘤后,观察脑内及外周血中TNF-α和IL-1β表达变化,探讨神经免疫调节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正常大鼠γ刀治疗组(NR组)、肿瘤对照组(T组)和肿瘤γ刀治疗组(TR组)。NR组和TR组大鼠于照射后14d,与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TNF-α和IL-1βmRNA原位杂交和外周血TNF-α、IL-1β含量测定。结果(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和NR组大鼠脑内有少量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表现为大脑皮质、下丘脑核团等部位有少量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T组大鼠脑内阳性细胞面密度较N组和NR组升高(P〈0.01),肿瘤区可见大量强阳性的胶质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TR组大鼠与T组相比,肿瘤区及周围脑区阳性细胞面密度明显增加(P〈0.01)。(2)方差分析显示:TR组和T组大鼠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NR组,TR组高于T组(P〈0.01)。结论脑胶质瘤大鼠γ刀治疗后,脑内TNF-α和IL-1βmRNA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γ刀照射后胶质瘤大鼠体内免疫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分子机制,并观察吲哚美辛对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吲哚美辛3、6、9mg/kg组,每组6~8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别采用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L-8、IL-1β、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结果 吲哚美辛能明显减小模型大鼠的脑梗死范围,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预先给予吲哚美辛(6、9mg/kg)可降低脑组织中MPO活性及IL-8、IL-1β、TNF-α的水平,并减少ICAM-1、E-selectin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 吲哚美辛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甙(β-aescin)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62只SD大鼠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脑外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 (1)假手术对照组(A); (2)创伤组(B); (3)β-七叶皂甙治疗组(C); (4)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治疗组(D)。每组分别在术后6, 24h和3d三个时相点收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测定脑组织NF-κB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TNF-α蛋白水平,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NF-κB活性和TNF-α蛋白水平以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高(P<0. 01);与创伤组比较,β-七叶皂甙和PDTC治疗组脑组织NF-κB活性(P<0. 01 )、脑组织TNF-α蛋白水平(P<0. 01)及脑组织含水量(P<0. 05)均显著降低。 结论 β-七叶皂甙可以抑制NF-κB活化,下调TNF-α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这可能是β-七叶皂甙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对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治疗组(36只)。采用改良的Feeney法致大鼠右顶叶脑创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普奈洛尔腹腔注射(40mg/kg)。每组于致伤后6、24、72小时3个时相点,取右顶叶损伤区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中IL-1β和IL-1R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伤后6小时即可见变性坏死神经元,且IL-1β有大量表达,24小时达高峰;IL-1Ra有极少表达并逐渐升高。治疗组:变性坏死神经元明显减少,IL-1β表达降低;而IL-1Ra6小时即有明显表达并持续至72小时;且IL-1β/IL-1Ra比值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脑损伤区IL-1β表达、提高IL-1Ra表达,可能对减轻大鼠脑创伤后炎性损伤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探索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后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中HBeAg和HBV-DNA阴转的29例中,治疗前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ST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炎症因子TNF-α、IL-1β释放的影响。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45min再灌注2h复制MI/R模型,入选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STT大剂量组、GSTT小剂量组,每组8只。放免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GSTT大剂量组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GSTT对MI/R有保护作用,可抑制炎症损伤,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分泌炎性因子PGE2、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关节炎模型;在致炎后14 d,分别以曲克芦丁18、36、72 mg/kg灌胃给药8 d,用阿司匹林30 mg/kg作灌胃给药为阳性对照。取上述各组的关节滑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培养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PGE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对侧和前肢关节明显肿胀,培养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PGE2的水平也明显增加。用曲克芦丁36、72 mg/kg给药8 d后,可显著降低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过高的PGE2、IL-1β和TNF-α水平。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曲克芦丁减轻关节肿胀与其抑制滑膜细胞产生PGE2、IL-1β和TNF-α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7、0.9432和0.9258。结论曲克芦丁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异常分泌PGE2、IL-1β和TNF-α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减压病小鼠脑组织IL-1β和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减压病组和高压氧组。减压病组和高压氧组小鼠经600kPa压缩空气暴露后,用1min快速减压至常压。高压氧组小鼠在快速减压1h后接受高压氧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减压病组和高压氧组小鼠在快速减压6h后以及对照组小鼠脑组织IL-1β和IL-10含量。结果减压病组小鼠脑组织IL-1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组小鼠脑组织IL-1β含量显著低于减压病组(P0.05)。对照组、减压病组和高压氧组之间小鼠脑组织IL-10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减压病早期小鼠脑组织存在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失衡,高压氧可有效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有助于减轻快速减压后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及对EphrinA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左侧开胸,阻断左肺门根部60 min,再灌注6 h.实验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沐舒坦干预组及手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沐舒坦干预组再灌注开始时,经股静脉持续6 h输入沐舒坦溶液(3.75 mg·kg~(-1)·h~(-1)).分别检测大鼠动脉血氧分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IL-1β、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EphrinAl、HIF-1α和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1)大剂量沐舒坦干预后,肺泡间隔水肿、肺泡内出血、渗出等较再灌注损伤组明显改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显著降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2)肺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在大剂量沐舒坦干预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PO活力降至手术对照组水平,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实验组;(3)沐舒坦干预组的EphrinA1、HIF-1α和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药物干预后并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 (1)大剂量沐舒坦干预下调肺组织的IL-1β、TNF-α含量和MPO活力,减轻LIRI的损伤程度;(2)大剂量沐舒坦可通过下调EphrinA1、HIF-1α和VEGF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来减轻LIRI.这一观察结果可能提示LIRI形成过程中基因调控的作用以及沐舒坦新的药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阻断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a(PPARα)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PPAR拮抗剂GW6471+阿托伐他汀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PPARa拮抗剂GW6471。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mRNA和IL-1β蛋白含量。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③GW647l+阿托伐他汀组IL-18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老年大鼠心肌细胞IL-1p表达的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脾脏切除对实验性脑损伤大鼠死亡率、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以及致伤区脑组织IL-1βmRNA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探讨新思路。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颅脑创伤假手术+脾切除假手术组(A组),颅脑创伤+脾切除假手术组(B组)和颅脑创伤+脾切除组(C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对大鼠右顶叶致伤,观察各组大鼠致伤后7天内死亡率(nA=23,nB=65,nC=65);ELISA法测定致伤后6、12、24小时、2天及3天时大鼠血液中IL-1β的浓度(各时相点nA=nB=nC=6);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致伤后6、12、24小时、2天及3天时致伤区域脑组织IL-1βmRNA的含量(各时相点nA=nB=nC=3)。结果致伤后7天内大鼠A、B、C组死亡率分别为0%,38.46%及16.92%,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发现致伤后2天及3天时B组IL-1β显著增高,A、B及C组分别为:184.3±31.6、355.3±58.1(P<0.01)及140.4±29.5,109.4±16.7、1205.6±128.8(P<0.01)及16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