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常见的肺系疾病,多从肺论治,即便从脾论治也忽略了脾阴与胃阳,治疗存在盲区与误区。通过对脾胃肺与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及对"脾约"进行临床探析,指出"胃强脾弱"的内涵为脾阴的虚证和胃阳偏盛而脾未虚损的实证,而"脾约"不仅是一种病证,而且可以作为辨证标准。从"脾约"的角度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等肺系疾病,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动物类中药在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作用及配伍运用规律,通过脾胃病之发病机理,结合历代有关文献记载,从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和降胃气制酸止痛、健脾化湿和胃化浊等3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类药在脾胃系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动物类中药在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作用及配伍运用规律,通过脾胃病之发病机理,结合历代有关文献记载,从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和降胃气制酸止痛、健脾化湿和胃化浊等3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类药在脾胃系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金元医家李东垣为补土派之先驱,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其提出的“胃气主升”“胃气平而上行也”等观点被学者们归纳为“胃气升发”论。后世医家常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胃主通降”,并以此解释李东垣脾胃学说,然而有些结论非李东垣本意。该文借助《黄帝内经》及李东垣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深入探讨李东垣所言之胃气、胃气升发的生理特性,胃气升发在脾胃功能中的意义,胃气下溜对脾胃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风药在治疗脾胃之气下溜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笔者从医20年,临证发现胃癌常见证型为脾胃气虚证、痰湿中阻证、肝脾不调证、毒瘀交结证、阳虚寒瘀证、胃气上逆证、胃阴不足证等,从脾肾着手,胃、脾、肾同治,并相应地采用健脾益气、芳香化湿、调和肝脾、活血解毒、温阳散寒、降逆和胃、养阴和胃等法治疗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三伏灸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三伏灸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起指导作用。三伏灸的干预时机以头、中、末伏第1天为主,同时需兼顾地域因素的影响;适应证以肺系疾病最为多见,兼顾脾胃以及虚寒型病症;选穴以胸背部俞募穴为主,结合辨病、辨证、分期选穴;疗程为1~3年,临床疗效随着治疗年限增加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胃降脾自升     
脾胃通降学说是脾胃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通降是胃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胃失通降是脾胃病最基本病理特征,通降胃气是治疗脾胃病最基本法则,"胃降脾自升"是脾胃生理特征,"胃不降脾不升"是病理表现。掌握胃降脾自升,对诊疗脾胃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和  张士福  杜庆 《中医研究》2011,24(8):10-12
脑系病症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癫痫、痴呆、抑郁症等的发生、发展、转归是否与脾胃病变相关?脾胃与脑有着怎样的病理生理联系?如何以胃脑相关理论有效地指导胃脑同病共治的临床实践?目前,在对一些脑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缺乏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龙灸对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58例胃脘痛的患者采用火龙灸治疗,观察疼痛的变化。结果:火龙灸对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与局部热敷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龙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对虚寒型胃脘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胃气论     
高伟  张智龙 《河南中医》2012,32(9):1118-1118
李东垣创立了中医的脾胃派,其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张智龙教授临床重视脾胃,创立调理脾胃针法用于治疗消渴。作者认为治气者,当从阳明胃而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胃气的理解总结而升华,论述了胃气的生理特征及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6型,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观察各证型间的疗效结果。结果180例中,以肝胃不和型、脾胃郁热型及脾胃虚寒型多见,且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肝胃不和型、脾胃郁热型及脾胃虚寒型之疗效优于胃阴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为主配合西医辨治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王建康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491-492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胃阳虚弱证的治疗,首次提出了"通补胃阳"法则.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探讨如下. 1 立法机制 脾胃位居中焦,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以经脉互为络属.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胃气主降,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精气才能上输.脾胃皆有阴阳,其中脾阳与胃阳合称为中焦阳气,分之则脾阳为脾的功能表现,胃阳为胃的功能表现,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并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的先河,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的思想有三层深意,即保胃阳,护胃阴,补胃气,防止攻伐过度伤及胃气,理法方药,煎服方法及病后调护,时时以顾护胃气为要,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调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也有重要作用,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  相似文献   

15.
中医心胃相关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有关心胃相关理论的回顾,找出其不足。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心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心胃相关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治疗心系神志疾病及脾胃消化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曾祺  陈琦辉 《新中医》2015,47(3):287-289
《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为本";胃气,是脾胃对饮食、水谷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活动的具体反映。《素问·厥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人生存之根本;顾盼脾胃元气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张仲景发《内经》之微,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方书之祖,处处注意顾盼脾胃元气,并将  相似文献   

17.
调养胃气是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中焦的虚弱状态,增强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布输作用,以振奋中气,促进化源,助生气血,消除胃气衰败的方法。由于胃气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直接关系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所以在晚期肿瘤胃气大伤,正不胜邪,病情迅速恶化的情况下,及时予以调养胃气,正气复而邪气衰,对于稳定病情,或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存活期,具有积极的意义。胃气是对脾胃功能健全的概括,调补胃气理论包括补胃体、助胃用两个方面。补胃体即补益中气、益胃生津,这是恢复脾胃功能活动的基础,助胃用即理气畅中、消食导滞,这是恢复脾胃功能活动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呕吐专篇论述首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呕吐最易损伤胃气、胃阴,故在辨治过程中,以顾护胃气、胃阴为要。“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无可虑”。祖国医学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脾胃居于中焦,联系上下,对于人体整体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癌症患者正气亏虚,化疗药物作为一种外邪不仅损伤脾胃,还损伤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各种因素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虚弱,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大法,顺应胃气的生理特性,恢复中焦脾胃的升降功能。同时,脾胃相为表里,一升一降,治胃须治脾,“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胃协调,胃自安和。以下综合几种常见证型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19.
正"胃气"泛指脾胃之气,代表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各种生理功能。胃气盛衰,关系到人体正气强弱,关系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预后转归,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伤寒论》中仲景运用了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后世称之为"六经辨证"。三阳病属阳,属热,属实,邪实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体质虚弱,正气虚衰,脾胃失调,加之忧思郁怒,更易损伤脾胃,笔者认为本病;当从“和降胃气”和“益气活血”两法治疗,现述于下,仅供同道参考。1.和降胃气法:以降为和是中医对胃生理特性的概括。胃气的和降除其本身功能外,还与肺气的宣发肃降,脾运化升清,肝胆之气疏泄升发,肾中阳气温煦摄纳以及大肠传导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各种致病因素使胃失和降,则引起脾胃病变,尤其是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