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压力泵辅助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月100例妇科盆腔疾病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基础组开展常规预防性护理(50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应用间歇充气压力泵(50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下肢周径及静脉血液流速变化、下肢异常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干预前相比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左、右下肢周径均小于基础组,其股静脉、腘静脉血流峰速均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下肢皮肤颜色改变、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士风险防范、穿刺技术、舒适程度及DVT预防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6月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CNP护理。比较两组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遵医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用CNP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遵医依从性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两种方案预防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7月行腰椎融合术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方案组(A组,101例)和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预防方案组(B组,102例),均于术后7d停止预防措施。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血液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含量。术后记录48h引流量、90d内VTE发生情况及出血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术后90d内均无VTE发生;B组术后7d无VTE发生,术后第13天及第45天分别有1例发生VT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术后7d D-二聚体含量B组是A组的2.2倍,同时两组术后7d D-二聚体含量均比术前高,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术后48h伤口引流量、术后第7天PT、APTT水平及术后90d内出血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效果相当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周琳 《兵团医学》2011,(4):29-31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方法:接受手术的238例的因创伤致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112例,女126例,按抛硬币方法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入选患者140例(男80例,女60例,平均年龄44±10.2岁);对照组入选患者114例(男54例,女60例,年龄43±9.8岁)。两组年龄比较,t=0.475,P=0.63>0.05,无统计学差异性;性别构成也无统计学差异(X2=0.01,P>0.05)。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物理办法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IPC预防DVT。接受治疗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观察治疗两周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DVT发病率观察组:1.6%(2/124),对照组:6.1%(12/114)。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能有效预防股骨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对DVT有很好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全麻术后6 h内的口腔舒适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鼻窦内窥镜全麻术后患者88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采取口腔舒适护理技术。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口腔情况(Beck评分)、口干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eck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Beck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口干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口干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满意2例,一般3例,满意7例,非常满意32例;对照组不满意10例,一般5例,满意24例,非常满意5例。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45%(42/44)较对照组77.27%(34/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6.
白波  周璞  陈国栋  牛增广 《武警医学》2017,28(10):1031-1034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治疗预防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6-01于我科收治的膝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使用LMWH抗凝治疗,另一组采用LMWH联合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期复查下肢静脉超声,可疑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行CT肺血管造影检查(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以明确诊断,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均进行随访,统计DVT发生率。结果 LMWH联合IPC抗凝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LMWH组(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PE。所有患者INR均在2.5以内,血小板计数未减少。结论 IPC联合LMWH抗凝治疗与单纯应用LMWH抗凝治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膝、髋置换术后早期下肢DVT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10月接收的131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3)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n=68)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肺功能情况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试验组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OD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护理前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为(7.45±3.02)明显高于实验组(7.15±3.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6MWD(303±143)m、FEV1(67±2.5)%、MMRC(0.6±0.2)、BMI(21.23±2.10)kg/m2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6例老年CHF患者按照半随机方法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试验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在治疗后6、12个月记录和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效方面:治疗后6、12个月,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同组患者的LVEF、LA、LVDD、LVSD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LA和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S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随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咳嗽、头昏、胸闷、恶心、疲劳、味觉异常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咳嗽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老年CHF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肢单一骨折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与骨折部位、血管位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 107例下肢单一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38例(39.6%),女性669例(60.4%);平均年龄68.1岁(18~91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并分析不同静脉部位DVT与围手术期症状性肺栓塞(PE)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中发生DVT 789例(71.3%),术前确诊326例(29.4%),其中近端DVT 42例(3.8%),远端284例(25.7%);术后确诊463例(41.8%),其中近端DVT 65例(5.9%),远端398例(36.0%)。术后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41.8%vs.29.4%,P<0.05),远端静脉DVT发生率显著高于近端静脉(61.6%vs.9.7%,P<0.05)。术前骨折同侧下肢和骨折对侧下肢DVT发生率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双侧下肢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13.6%vs.3.3%,P<0.05)。术前骨折对侧下肢近端静脉DVT发生率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骨折对侧下肢近端静脉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15.7%vs.4.7%,P<0.05)。症状性PE发生率为1.4%(16/1107),近端静脉DVT患者PE发生率显著高于远端静脉DVT患者(11.2%vs.0.6%,P<0.05)。结论下肢单一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高于术前,尤其是术后双侧下肢DVT发生率升高。DVT主要位于远端静脉、且症状性PE发生率较低,但近端静脉DVT患者的症状性PE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肝素钙联合运动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应用肝素钙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运动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DVT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1%(56/60),显著高于A组的56.6%(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发生下肢肿痛、皮温异常、头晕呕吐、血压上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肝素钙联合运动操预防DVT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长、不同角度的踝泵运动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最佳踝泵运动模式,以便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健康人18名,依次进行两种踝泵运动模式(舒适角度的踝泵运动和最大角度的踝泵运动)及每种模式下的3个运动时长(5、10、15min),根据同一人不同的踝泵运动模式,分为A组(舒适角度的踝泵运动)和B组(最大角度的踝泵运动),每组18例。Philips IU22彩超,探头频率5~10MHz,检测腘窝处腘静脉在静息状态、5、10、15min各个时长的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血流平均速度、每分钟血流量。结果 A组组内比较:踝泵运动各时长血管内径均大于静息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泵运动各时长每分钟血流量均大于静息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内比较:5、10、15min的最大角度踝泵运动血管内径值、每分钟血流量均数显著高于静息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min时的每分钟血流量均数最高,高于其他各个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B组中5、10、15min每分钟血流量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在5min和10min时血管内径值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min时B组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15min时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泵运动可有效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栓,10min时长最大角度踝泵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效果最好;老年体弱多病无力的患者,5~10min舒适角度下的踝泵运动不失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个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ADL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ADL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病因尚不清楚,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效果显著,对阻止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膜诱导技术治疗下肢股骨与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4例下肢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骨缺损部位将患者分为股骨组(n=29)与胫骨组(n=3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缺损长度与骨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愈合率、优良率、下肢功能障碍率与骨吸收率。结果 两组患者骨缺损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组患者骨愈合时间长于胫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胫骨、胫骨组患者骨愈合率、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组、胫骨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率与骨吸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诱导技术在下肢股骨、胫骨骨缺损治疗中均疗效满意,胫骨骨愈合时间短于股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用于盆腔器官脱垂病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6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健康管理。记录护理后(术后1个月)排尿情况、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值、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排尿顺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GQOL-74各项分值及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管理能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排尿情况,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PBL式)健康教育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11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PBL式健康教育+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9.64±0.37)分低于试验组(11.7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13,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6.36%高于试验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5)。结论 PBL式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GDM患者遵医行为,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创伤后急性栓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普通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及临床特征,探讨两组血栓的异同.材料和方法:选取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03例,根据超声声像特点是否具有高回声栓头,分为栓头型组(22例)与普通型组(81例),比较两组血栓的超声及临床特征.结果:两组血栓的临床表现、受伤时间及溶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栓的形态、发生部位、受累静脉情况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较好地对创伤后急性期DVT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栓头型DVT是种特殊的急性DVT,其超声征象为急性D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补充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高龄(≥80岁)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27例,采取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方案;对照组2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深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18.5%(5/27)、0(0/25),部分再通率为63.0%(18/27)、52.0%(1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凝血功能紊乱和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两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中作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晚期癌症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以常规护理(37例)和试验组以多维度疼痛护理(37例),针对疼痛情况(NRS)和生活质量(NHP)、睡眠质量(PSQI)、不良情绪对比。结果 护理前组间对比NRS评分P>0.05,护理后均降低,试验组相比参照组要低(P<0.05);NHP评分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之后均降低,但试验组要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干预后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下降低,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而干预前P>0.05。结论 多维度疼痛干预不但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睡眠情况与不良情绪,且提高其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血管成像及血清HbA1c、CysC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70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70例单纯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制定的分级标准将观察组细分为A级组23例,B级组22例,C级组11例,D级组1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股总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微血管成像(MVI)检测以及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股总动脉、足背动脉的MVI内径、峰值和血清HbA1c、CysC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总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变细,连续性变差,色彩暗淡;观察组的股总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峰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HbA1c、Cys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级组、B级组、C级组、D级组股总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峰值依次降低,HbA1c、CysC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股总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采用改良腰腹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76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原则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取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和心理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运用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