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9年5月至8月开封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173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组。比较两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率、休克及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纳美芬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HFMD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采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增强免疫疗法,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对症治疗,加强消毒隔离,做好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护理。结果116例患儿经正规治疗后疗效确切,1例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水肿转ICU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细心护理,做好消毒隔离,是提高危重患儿治愈率的关键。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经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早期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35例重症早期手足口病的患儿均在监护条件下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处理,由外院转入17例患儿未在重症早期使用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18例)采取加强治疗,包括:(1)静脉注射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2.5~5.0 g,分1~2 d给予;(2...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5,(9)
目的探析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50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患儿家长同意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25例。常规组给予手足口病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早期给予甘露醇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分别为(1.72±1.43)d、(2.23±1.51)d、(3.08±1.33)d,常规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分别为(3.14±1.36)d、(4.52±1.81)d、(4.69±1.53)d,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加快手足口病症状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74-76
目的分析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联合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组(联合治疗组,n=40)两组,对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0.0%(32/40)(P<0.05),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30.5 mg/(kg?d),连续用药3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 g/(kg?d),连续用药3 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作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廖燕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3):359-360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经脑脊液穿刺示脑脊液压力增高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甘露醇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应用甘露醇。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惊跳消失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结论甘露醇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病效果确切,优于单纯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及类似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常规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发热和肢体抖动或惊跳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跳或肢体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防止患者进展为危重症,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惊厥、昏迷持续时间及在P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有效率高,致残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急性乙醇中毒病患的治疗中使用盐酸纳美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病患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前期治疗(2009年)的62例为比照组,使用的为常规疗法;后期治疗(2010年和2011年)的120例为观察组,使用的为常规疗法结合盐酸纳美芬,观察病患在清醒阶段的改善用时和彻底解除后遗症用时,并将两方面用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基本可在40min左右得到缓解,控制住病情。观察组清醒阶段的改善用时和彻底解除后遗症用时均较比照组短(P<0.05),两组的清醒阶段有差异性。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病患的治疗中使用盐酸纳美芬可减少病患清醒阶段的各方面用时,强化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短疗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4月至8月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1例,应用大剂量短疗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2 g/kg,24 h内连续静脉滴注)与甲基泼尼松龙等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尤其血压变化,血压增高者加用硝普钠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显效12例(23.53%),有效29例(56.86%),无效10例(19.61%),总有效41例(80.39%).均未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恢复良好,无后遗症.结论 应用大剂量短疗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早期静注入免疫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820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10例,将130例(因家长不同意使用而未使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剔除280例;观察组410例采用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总有效率(92.68%)、机械通气时间[(3.52±2.65)d]、住院时间[(6.05±1.34)d]和并发症发生率(21.9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效果优于不使用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早期使用能阻止病情恶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并减少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3岁以下的患儿,占62.5%,多于发病后1~5 d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集体感染甚至流行.本组32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6例,并心肌炎4例.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并加强认识及疫情报告,以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热毒宁用药,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用药后记录三组体温下降效果、皮疹消退效果、临床诊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同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退热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退疹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可有效退热,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收入我院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治疗前症状无显著差异,对照组40例,采用消炎退热、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结果实验组体温消退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总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体温恢复正常,改善精神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6例,B组8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及使用抗病毒药病毒唑10~15 mg/(Kg.d)基础上,治疗组(A组)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0.1 mg/kg,观察患儿用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盐酸纳美芬组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及后遗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寻找降低危重型的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对我科182例重症手足口病例回顾总结。结果 182例患儿治愈173例,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1例,8例肺水肿肺出血患儿死亡。8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入院后8小时内死亡,另7例为机械通气1~43d,因神经系统后遗症,家属要求出院后死亡。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小于3岁幼儿,危重病例常可出现皮疹的不典型,易出现误诊耽搁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可阻断手足口病的进展,早期干预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