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占绝大部分。肿瘤细胞早期有丝分裂指数较低及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反应差,提示细胞凋亡缺陷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为重点,对凋亡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仪具有快速、定量,同时分析多种细胞属性的优势,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流式细胞仪可通过T细胞表面抗原相应抗体和T细胞受体Vβ抗体分别检测肿瘤性T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及单克隆性,成为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工具,其在伴外周血受累的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监测乃至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达本胺联合苦参碱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采用0.4 μmol/L西达本胺、0.6 g/L苦参碱单药或联合分别作用HH、Hut78细胞24、48、72 h后, MTS法检测HH、Hut78细胞增殖率。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HH、Hut78细胞作为对照组。西达本胺、苦参碱单药或联合作用两细胞系48 h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HH和Hut78细胞凋亡率, 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西达本胺、苦参碱单药或联合均能一定程度抑制HH、Hut78细胞增殖(F = 15.88、558.26, P < 0.05、< 0.001)。48 h时, Hut78细胞系苦参碱组(20.98% ± 1.53%)、西达本胺组(22.44% ± 7.74%)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44.53% ± 1.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2% ± 4.23%;LSD-t = 4.76、5.31、13.69, 均P < 0...  相似文献   

4.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依据疾病的分类及分期不同,治疗选择有很大差异性。多数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缓慢,诸如早期的蕈样肉芽肿和淋巴瘤样丘疹病,只需要选择皮肤局部治疗的方案。侵袭性或顽固性如Sézary综合征、复发性CTCL等,则需系统治疗,包括化疗。本文对国内现有药物及最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西达本胺联合苦参碱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0.4 μmol/L西达本胺、0.6 g/L苦参碱单药或联合分别作用HH、Hut78细胞24、48、72 h后,MTS法检测HH、Hut78细胞增殖率。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HH、Hut78细胞作为对照组。西达本胺、苦参碱单药或联合作用两细胞系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H和Hut78细胞凋亡率,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西达本胺、苦参碱单药或联合均能一定程度抑制HH、Hut78细胞增殖(F = 15.88、558.26,P < 0.05、 < 0.001)。48 h时,Hut78细胞系苦参碱组(20.98% ± 1.53%)、西达本胺组(22.44% ± 7.74%)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44.53% ± 1.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2% ± 4.23%;LSD-t = 4.76、5.31、13.69,均P < 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苦参碱组和西达本胺组(LSD-t = 8.93、8.37,均P < 0.01)。HH细胞系苦参碱组(13.98% ± 3.86%)、西达本胺组细胞凋亡率(13.61% ± 1.62%)与对照组(11.44% ± 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联合组(20.94% ± 0.64%)显著高于对照组、苦参碱组和西达本胺组(LSD-t = 7.37、5.40、5.69,均P < 0.05)。HH细胞系中,联合组caspase-3剪切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苦参碱组和西达本胺组(均P < 0.05),而E-cadherin、p65、p-Bad及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 < 0.05)。Hut78细胞系中,苦参碱组、西达本胺组和联合组E-cadherin、p65、p-Bad、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仅西达本胺组和联合组caspase-3剪切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HH及Hut78细胞4组Bad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西达本胺联合苦参碱可抑制HH、Hut78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E-cadherin、p65、p-Bad、Bcl-2及caspase-3剪切体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经典类型是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国内外从不同角度对该病的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较多研究。本文就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形成,皮肤浸润,以及预后指标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蕈样肉芽肿是具有特殊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种T细胞性淋巴瘤,而Sézary综合征则为蕈样肉芽肿的一种白血病型表现。本文在于研究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病例是否有异常量的血清胸腺因子。血清胸腺因子为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肽,它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的血清中,由Bach等从猪血清中分离并作了定性等研究。它的量决定于胸腺的功能,在婴儿体内含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渐下降,至40岁以后降至极少量。作者所用的生物测定法是根据这样的一个观察,即被切除胸腺的成年鼠脾细胞本来对硫唑嘌呤比正常脾细胞更有抵抗性,在血清胸腺因子的影响下却变得对硫唑嘌呤敏感起来。这种敏感性是通过玫瑰花瓣形成细胞受到抑制而测出的。作者对23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西达本胺联合姜黄素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探讨西达本胺联合姜黄素治疗CTCL的机制。 方法 分别用0.3、0.6、1.2、2.4 μmol/L西达本胺,10 μmol/L姜黄素,1.2 μmol/L西达本胺联合10 μmol/L姜黄素处理Hut78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S法检测Hut78细胞的生存率。用0.6、1.2 μmol/L西达本胺,10 μmol/L姜黄素,1.2 μmol/L西达本胺联合10 μmol/L姜黄素分别处理Hut78细胞24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用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caspase 8、NF-κB p65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CDK2、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 西达本胺能明显抑制Hut78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F = 266.558,P < 0.001)和时间依赖性(F = 564.966,P < 0.001)。培养48 h和72 h时,1.2 μmol/L西达本胺联合10 μmol/L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1.2 μmol/L西达本胺及10 μmol/L姜黄素(均P < 0.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0.6、1.2 μmol/L西达本胺组和10 μmol/L姜黄素组(均P < 0.001)。此外,联合组和1.2 μmol/L西达本胺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0.6 μmol/L西达本胺组和10 μmol/L姜黄素组,而其S期细胞比例及G2/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0.6 μmol/L西达本胺组和10 μmol/L姜黄素组(均P < 0.05),联合组与1.2 μmol/L西达本胺组各细胞周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实时PCR结果显示,联合组和1.2 μmol/L西达本胺组Fas、caspase 8、P2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0.6 μmol/L西达本胺组和10 μmol/L姜黄素组(均P < 0.001),而其NF-κB p65、CDK2、cyclin E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0.6 μmol/L西达本胺组和10 μmol/L姜黄素组(均P < 0.001)。联合组Fas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1.2 μmol/L西达本胺组(P < 0.001),而caspase 8、P21、NF-κB p65、CDK2、cyclin E mRNA的表达与1.2 μmol/L西达本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联合组与0.6、1.2 μmol/L西达本胺、不加药物的对照组比较,Fas、caspase 8、P2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NF-κB p65、CDK2、CyclinE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与以上基因mRNA的表达一致。 结论 西达本胺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CTCL细胞系Hut78生长,联合姜黄素能明显提高抑制CTCL细胞系Hut78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FN-α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探讨IFN-α治疗CTCL的机制。方法分别用3000,5000,10000,20000U/mL的IFN-α作用Hut78细胞24,48,72h后,利用MTS法检测Hut78细胞的生存率;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IFN-α作用细胞24h后,Hut78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IFN-α作用后,BCL11B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IFN-α作用后BCL11B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IFN-α不同时间点作用后,BCL11B蛋白在Hut78细胞表达程度和分布情况。结果 IFN-α能明显抑制Hut78细胞的增殖,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效应在48h达到峰值。IFN-α还能显著诱导Hut78细胞的凋亡,其作用亦呈浓度依赖性。10000U/mL IFN-α作用细胞3,6,9,12h后,BCL11B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其中在6h时间点BCL11B的mRNA表达下降到最低点,10000U/mL IFN-α作用细胞6,12,24h后BCL11B的蛋白也明显降低,在12h时间点,BCL11B的蛋白表达量下降至最低。结论 IFN-α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对CTCL起到治疗作用,并可通过降低BCL11B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提高CTCL细胞对常规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包括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真皮T细胞淋巴瘤等。它们均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一个T细胞克隆的恶性增生,此T细胞克隆可以源自从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到辅助性T细胞发生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第二,这种恶性的增生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皮肤淋巴瘤第六讲非MF/SS皮肤恶性淋巴瘤及其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非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皮肤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T细胞淋巴瘤)、CD30阴性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多形小/中等大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鼻和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以及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和小腿大B细胞淋巴瘤、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与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综述重点介绍有关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的主要进展。蕈样肉芽肿和 Sézary 综合征现已明确,大多数蕈样肉芽胖(MF)  相似文献   

13.
第一讲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分期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epidermotropic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ECTCL)系恶性辅助T细胞疾病,常开始于皮肤而后累及骨髓、血中淋巴细胞、淋巴结和内脏器官[1],包括具有独特和重叠临床表现的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和Sézary综合征(Sézary's syndrome,SS).近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证明MF在早期即示克隆性T细胞成分系统性侵犯[2],SS患者血中恶性T细胞成分明显扩增[3].ECTCL的分期与预后有关.兹阐述ECTCL的分期和预后如下:  相似文献   

1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编码蛋白的RNA.研究发现lncRNA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T细胞在某些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良性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和扁平苔藓,恶性疾病如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本文就lncRNA在T细胞...  相似文献   

15.
氮芥是一种类放射性物质。已知内用是使小鼠产生肺肿瘤的致癌物质。有人初步研究,给无毛小鼠外用氮芥,可能使皮肤致癌。因此作者决定研究蕈样肉芽肿及其Sézary型的病人,于外用氮芥之前后发生上皮恶性肿瘤的情况。作者对局部应用氮芥治疗的202例蕈样肉芽肿及其Sézary型病人,曾进行9年追踪观察,发现其中24例发生上皮癌。3例以前曾用过砷剂的病人不计在内,对其余21例(10.5%)进行了分析,其中男12例、女9例,均为白种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4±12岁,从开始氮芥治疗到发现上皮肿瘤的平均时间为4.0±1.9年。 8例于开始氮芥治疗前已将皮损切除(4例为光  相似文献   

16.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异质性明显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是蕈样肉芽肿(MF)和Sézary综合征。CTCL早期病变进展缓慢,晚期则可累及多系统,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肿瘤的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修复、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反应比传统疗法更为持久,目前已经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得到验证。本文就免疫治疗在CTCL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蕈样肉芽肿(MF)是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早期MF治疗中,光化学疗法、维A 酸类、干扰素、白介素2 融合蛋白等免疫调节剂对早期蕈样肉芽肿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不同程度减缓MF进展。目前国内少有干扰素γ(IFN-γ)联合阿维A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案例报道,我们将较为特殊的出汗不良性蕈样肉芽肿患者2年内治疗情况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18.
蕈样肉芽肿(MF)与 Sézary 综合征(SS)均属于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晚期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往往与许多慢性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皮肤病不易鉴别,长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1岁。全身弥漫性红斑伴严重瘙痒1年,多发淋巴结肿大3个月。PET/CT符合淋巴瘤;淋巴结病理: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伴不规则、扭曲、脑回样核;皮肤病理: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呈蕈样肉芽肿改变。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以及外周血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阳性,诊断为Sézary综合征。给予化疗等一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更换为含有维布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红斑消退,瘙痒消失,淋巴结减小,达到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8例Sèzary综合征(SS)患者取12次血液标本,对其中单一核细胞进行了定量及形态测定。并同时对7例不同病期的蕈样肉芽肿(MF),10例良性皮肤病及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及3例健康人作了对照观察。用肝素抗凝血经Ficoll—Isopaque远心沉淀分离出血液中单一核细胞,用1.5%戊二醛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