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课程整合,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解决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整合教学团队、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中临床诊断技能课程的教学情况。方法针对2010年级试点班实施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本着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有机整合,形成“诊断技能课程群”,并与各器官系统教学紧密联系。结果学生上课主动,对于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增加,同时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诊断技能课程群”的实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分析问题时能够将知识内容进行有机的融会贯通,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期末理论考试所面临的问题,此文分析了整合教学模式对医学本科教育期末理论考试提出的挑战和需求,指出传统医学理论考题以记忆为主、一题一点、缺乏多学科知识融合的模式不能满足新需求。通过对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理论考题的分析,总结了适合整合教学的期末理论考题的特点,提出可通过直接翻译加工、采用“题模”技术、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分类编写新题目等方法开发适合中国医学本科教育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期末理论考题。对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期末理论考试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整合教学宗旨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各医学院校根据不同的整合理念和目标,纷纷开展基于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中提出“结构功能与疾病”的课程整合模式,本文以呼吸系统为例探讨以“结构功能与疾病”模式进行课程整合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临床医学本科小班第三学期开展的骨骼肌肉系统整合课程为例,从建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整合思路、课程实施方案、课程优势、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初步探讨全线整合基础和临床学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的实施模式。总结并提出了撰写专用配套教材、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安排课程、保证学习效果、加深各学科知识融合度等亟需重视及解决的问题。为构建连贯完整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邓少丽  鲁卫平  王丰  陈伟  陈鸣 《重庆医学》2015,(18):2584-2585
国际上医学教学课程学科间的整合已逐渐形成一种趋势,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科的延续性、综合性,有利于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1‐2]。实验诊断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器官系统化教学模式中的设置安排和实施方法尚存争议,现将本校已开展的实验诊断学器官系统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满意度,揭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二系及儿科系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展开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统一自制调查表,共设定18个学习满意度相关问题,由问卷星软件分发及收集调查表。采用R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及词频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欠佳。词频分析显示,学生问题反映的焦点在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授课太快、整合体现不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生的满意度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是否主动复习相关(P<0.05)。结论 教研室应充分总结“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循环系统疾病》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努力做到课堂讲解清晰,整合基础及临床知识,鼓励学生及时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医学整合课程改革中超声影像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把“整合”简单地理解为“组合”;超声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超声影像学教学目的与整合课程中超声影像学教学目的侧重点不同;临床教师超声基础薄弱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参与整合课程教学的教师首先必须深入领会整合医学教学改革精神,明确整合医学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医学生临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非单纯的医学知识的灌输;其次,对整合课程中超声影像学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最后应充分利用好影像归档和通信(PACS)系统,以弥补临床教师超声基础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在实验诊断学中的应用,并评估教学效果。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12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185名学生进行实验诊断学肝脏疾病整合课的教学,由各学科教师组成整合课教学组,采用重新编写的整合教材统一授课;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180名学生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诊断学教学。比较两部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应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分别采用得分率表示,客观题、主观题总成绩采用实际得分表示。结果 实验组学生名词解释题得分率[75.00%(50.00%,100.00%) vs. 66.67%(33.33%,83.33%)],客观题、主观题和总成绩上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72.28±22.63) vs. (61.43±28.85);(90.70±22.36) vs. (72.92±22.14);(79.96±18.59) vs. (69.10±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题得分率传统教学组高于实验组[100.00%(0.00%,100.00%) vs. 66.67%(66.67%,10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教学在实验诊断学中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提高了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为了探索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学习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消化系统为主线,纵向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形成消化系统疾病整合课程。对比接受整合课程学生与传统课程学生的临床医学综合知识、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实践证明,整合课程被大部分学生接受并表示满意,能提高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符合学习规律。但还需不断完善整合教材编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满足整合课程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运动系统损伤与疾病器官整合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教学医院骨科实习的108名四年级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该108名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4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对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运动系统损伤与疾病器官整合课程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西北医学教育》2017,(4):525-527
探讨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运行规律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西安交大在进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创新、重建与实践的经验,教学质量评估的效果。通过建立整合课程运行与管理队伍、规范运行工作流程、制定教学指导与工作手册,创建新的教学运行与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学科系/教研室、区段负责人分工负责与协调管理制度、加强骨干教学整合课程新教学能力的培养、实施教学效果评估与政策鼓励,创建新的整合课程运行保障体系;同时重建了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上述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与顺利运行。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与运行规律,教务运行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必须创新、重建。  相似文献   

13.
滨州医学院自2009年以来,在对非临床专业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实施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一门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课,只有经过诊断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才能为今后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诊断学教学的目的是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是诊断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教研室在教学方式和理念上进行了些调整。诊断学的教学不能按照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灌输,而更应重视方法与思维的锻炼,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针对整合过程存在的课时紧缩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不够、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对分课堂+PBL教学模式。介绍对分课堂+PBL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过程及其优势,以探索适合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中,采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泌尿系统疾病特点、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目标及湘雅医学院教学经验,探索以血尿查因参与构建八年制医学生泌尿系统三阶段立体整合教学。在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及考核方案,以优化八年制医学教育系统整合教学质量,为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西北医学教育》2019,(4):704-706
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模式越来越细化推动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化、专科化发展,但也带来了医学知识的碎片化和诊疗实践趋于"公式化、机械化"的现实问题。如何将各医学领域知识理论和各临床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培养出岗位胜任力强、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年轻医生,需要在医学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改革。我们将整合医学和思维的理念融入内科学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改革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探索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系统为主线、以病例教学为方法的整合理念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努力开拓国际视野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医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国际上医学课程整合的背景和趋势切入,详细介绍了我院在中德医学实验班的教学中进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分别阐述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的改革理念和具体实践,并针对进一步完善整合课程的教学,从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和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的横向整合课程体系,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融合各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将基础医学学科横向整合为基础医学导论模块、8个系统模块及一些专题,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部分七年制学生中进行试点。结果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沟通能力方面明显好于没有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结论横向整合课程体系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强化专家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新课程体系和新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兴起于国外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倡导多学科整合式学习的核心理念,与当前医学教育强调课程整合的思路不谋而合。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开展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PBL教学实施流程,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思,以期为PBL的本土化持续推进及与高校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