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MWA)治疗胃肠道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究肿瘤负荷评分(TBS)预测转移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54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均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析局部肿瘤控制、生存结果、不良反应。采用TBS评估患者的肿瘤负荷,将患者分组并行组间比较:低负荷组(TBS≤3,n = 24)和高负荷组(3 < TBS < 6,n = 30)。使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评估TBS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能力。 结果54例转移性肝癌患者术后客观缓解率(ORR)为88.9%,疾病控制率(DCR)为96.3%。中位随访期为21.5个月,中位PFS和OS分别为8.2个月、23.8个月。术后半年、1年、2年、3年OS率分别为96.2%、79.2%、41.8%、24.3%。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中位PFS分别为9.8个月和6.6个月;两组中位OS分别为27.2个月和17.3个月。ROC曲线分析显示,TBS预测患者术后PFS和OS的AUC分别为0.720和0.606,高于肿瘤最大直径的AUC(0.695和0.575)和肿瘤数目的AUC(0.586和0.483)。不同肿瘤负荷组围手术期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 结论TACE联合MWA是治疗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局部肿瘤控制和延长患者总生存期。TBS可较好地预测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TACE联合MWA术后的生存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下调食管癌患者放疗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根据81例食管癌患者放疗中血清VEGF水平分为用药组(沙利度胺)32例和未用药组49例,通过随访观察分析其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根据32例使用沙利度胺处理后的血清VEGF水平变化,又分降低组20例和升高组12例,分析其OS和PFS。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分别为17.0个月、59.4%、31.5%和18.7个月、56.4%、28.6%;两组的OS和PFS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EGF水平降低组和升高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分别为19.7个月、65.0%、42.1%和10.7个月、43.3%、8.3%;两组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4.15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性别、病变部位对患者预后没有影响。结论 对于用药后VEGF水平降低患者,沙利度胺联合放疗能够增加食管癌患者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放化疗联合免疫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LA/M ES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57例LA/M ESCC患者, 分析其近期疗效、生存情况、预后因素、治疗后失败模式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6.0%、57.5%、53.9%和61.4%、31.0%、31.0%;中位OS值未达到, 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10.77~19.23);患者总有效率(ORR)为80.7%(46/57), 疾病控制率(DCR)为94.7%(54/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免疫治疗周期数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25、2.58、0.35、4.05, P<0.05), 而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HR=2.27、1.97, P<0.05)。免疫药物与放化疗联合模式、照射范围对患者OS和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例患者出现治疗后失败, 二次治疗后1、2年OS率分别为55.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术术前活检是否影响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14年行根治术的ⅠA期NSCLC患者225例,根据是否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依临床基本特征进行1∶1倾向性匹配分析(PSM),活检组和非活检组分别有47例纳入研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PSM匹配后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匹配后中位随访时间58.5个月,活检组和非活检组的PFS分别为(64.8±31.4)和(61.2±34.4)个月,两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P=0.888),OS分别为(67.9±30.2)、(65.3±3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术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不是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论ⅠA期NSCLC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不影响患者的PFS和O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中肿瘤组织的病理缓解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8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于放疗第4周行胃镜下活检评估病理缓解情况;并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4周以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分析病理缓解程度和VEGF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病理完全缓解组(CR组)和未完全缓解组(非CR组)患者分别为67例和22例。CR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7.6%、46.3%和35.2%,中位OS为30.0个月(95%CI 14.3~45.6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50%、0%和0%,中位OS为11.4个月(95%CI 4.2~18.6个月),CR组OS显著好于非CR组(P<0.001)。CR组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9.7%、40.9%和34.3%,中位PFS为21.7个月(95%CI 13.1~30.3个月);非CR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36.4%、0%和0%,中位PFS为7.4个月(95%CI 2.1~12.4个月)。CR组PFS明显好于非CR组(P<0.001)。血清VEGF增高组、稳定组和降低组患者分别为16例、43例和30例。增高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0%、18.8%和12.5%,中位OS为9.2个月(95%CI 2.2~17.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7.4%、30.2%和19.9%,中位OS为19.9个月(95%CI 14.9~24.9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86.7%、50%和42.9%,中位OS为28.7个月(95%CI 5.4~51.2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O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5)。增高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43.8%、12.5%和0%,中位PFS为8.0个月(95%CI 2.5~15.9个月);稳定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57.1%、26.2%和20.8%,中位PFS为15.5个月(95%CI 10.7~20.4个月);降低组1年、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76.7%、46.7%和39.7%,中位PFS为20.1个月(95%CI 2.4~40.1个月);血清VEGF降低组PFS显著好于增高组(P=0.013)。结论放疗中肿瘤组织病理缓解状况和血清VEGF变化趋势与食管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CHOP与CHOEP两种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比较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法:采用同期(2006-01~2012-06)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3例DLBCL患者分为2组,39例患者接受R-CHOP方案治疗4~6疗程,34例患者接受CHOEP方案4~6疗程。结果:R-CHOP组39例患者中16例获完全缓解(CR),12例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为71.8%(28/39);CHOEP组34例,CR 12例,PR 11例,总有效率(CR+PR)67.6%(23/34);R-CHOP组CR+PR率高于CHOE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CR及PR率与临床分期、LDH水平、B细胞来源(GCB型,Non-GCB型)及有无大包块病变有关(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R-CHOP方案治疗后患者28个月的PFS和OS分别为(54.8±5.2)%和(65.4±5.7)%;CHOEP组分别为(47.6±4.5)%和(53.3±4.9)%;两组PFS和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OEP方案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能够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化疗的LA-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液学衍生粒淋比(dNLR)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LIPI评分,dNLR≤3及LDH≤正常值上限(ULN)为LIPI优组,dNLR>3或LDH>ULN为LIPI良组,dNLR>3及LDH>ULN为差组。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结果 共入组2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1个月,全组中位PFS 16.1个月,中位OS 30.6个月。LIPI差组与优组、良组相比,OS及PFS较低(χ2=9.04、2.8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性别、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LIPI分组(χ2=6.10、13.66、10.58、9.04,P<0.05)。仅LIPI分组是可影响PFS的因素(χ2=2.88,P=0.03)。多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及LIPI各分组与患者OS具有独立相关性(HR=1.31、1.36;95%CI:1.03~1.67、1.05~1.76;P<0.05)。结论 LIPI是LA-NSCLC放化疗的潜在预后指标,但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评估TACE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标准,纳入115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TACE联合阿帕替尼(联合组)患者29例,单纯TACE患者86例(对照组);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按1∶1进行配对后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主要观察两组的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肿瘤应答及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实际匹配25对,配对后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匹配后,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的1、2 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68%、32%和8%,明显优于单纯TACE组的44%、20%和0%(P=0.046)。匹配前联合组mOS及mPFS分别为19个月和14个月,对照组分别为12个月和4个月(P<0.05)。匹配后联合组mOS及mPFS分别为18个月和10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和5个月(P<0.05)。联合组对肿瘤应答具有更好的反应率和疾病控制率,且联合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显著延长患者OS和PFS,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肿瘤应答率及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由乳酸脱氢酶(LDH)联合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dNLR)组成的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LIP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与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NLR>3和LDH>250 IU/L 2个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即良好LIPI组(含0个因素,n=31)、中等LIPI组(含1个因素,n=38)、不良LIPI组(含2个因素,n=17)。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免疫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IPI与NSCLC免疫治疗后PFS的关系。结果 各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5.8个月。单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危险比=2.16,95%可信区间1.17~4.01,P<0.05...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106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接受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71例(联合组),接受单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35例(对照组)。按1∶1比例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析2组患者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成功匹配32对患者。PSM前,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组的OS和PFS均高于单独卡瑞利珠单抗组(20.2个月比10.7个月,P=0.001;8.2个月比5.2个月,P=0.002)。PSM后,联合治疗组OS和PFS仍优于对照组(19.6个月比10.7个月,P=0.043;7.7个月比5.2个月,P=0.013)。PSM前多因素分析显示,单药卡瑞利珠单抗(P=0.006)和Child B级(P=0.027)是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而PSM后的多因素分析并未发现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2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比单药卡瑞利珠单抗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并且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UBB3基因mRNA表达,持续随访60个月,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92例肺癌患者中,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17)。随访结果显示:TUBB3 mRNA低表达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48.7个月,长于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3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HR=1.56,95% CL:1.45~2.56)。TUBB3 mRNA低表达患者中位PFS为35.7个月,长于高表达患者中位PFS(2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R=1.33,95% CL:1.06~2.32)。结论 TUBB3 mRNA表达是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男26例、女14例, 年龄41~82岁), 其中治疗组21例, 行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19例, 行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 分析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 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16/21)和8/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28);DCR分别为90.48%(19/21)和11/19(χ2=4.21, P=0.040)。2组患者AFP均明显下降, 治疗组下降率大于对照组[0.87(0.84, 0.90)与0.66(0.65, 0.67);z=5.42, P<0.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肿瘤生长形式(TGP)和肿瘤出芽(TB)对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2月-2020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根治手术的15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HE染色判读TGP和TB,并将患者分为TGP-A组(扩张性生长型和中间型)与TGP-B组(侵袭性生长型)或TB低组与TB高组,分析各亚组临床参数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GP-A组与TGP-B组、TB低组与TB高组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合并N分期在不同TGP、TB亚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CEA值升高(P=0.03)、T3+T4期(P<0.01)、TNMⅢ期(P<0.01)等特征在TGP-B组更明显。TGP-A组与TGP-B组、TB低组与TB高组结直肠癌患者的DFS(TGP:Log-rank=10.06,P<0.01;TB:Log-rank=6.62,P=0.01)、OS(TGP: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RIAC)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其中接受I粒子植入联合RIAC(A组)90例,单纯RIAC(B组)68例,全身静脉化疗(C组)98例,观察3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率(OS)。结果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率在A、B、C组分别为81.11%(73/90)、50%(34/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4,P<0.01)。治疗后2个月评估疗效,ORR分别为48.89%(44/90)、33.82%(23/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5,P<0.01);mPFS分别为9.5个月、6.9个月、4.9个月,mST分别为13.0个月、10.1个月、7.2个月。A组m PFS和mST均较B、C组延长(χ^(2)=27.638、37.891,P<0.01)。治疗后6、12个月OS,A组分别为86.7%、56.7%;B组分别为75.0%、29.4%;C组分别为59.2%、17.3%。A组患者术后出现粒子迁移7例(7.78%),急性胰腺炎3例(3.33%),未出现新增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与单纯RIAC和全身静脉化疗相比,^(125)I粒子植入联合RIA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C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NLR<3.5)和高NLR组(NLR≥3.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其中高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低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2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和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NLR可作为HCC患者行氩氦冷冻消融术的预后指标,肝内原发灶越大、NLR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碘125(~(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检查或影像学证实的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门脉分支癌栓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1)。治疗组患者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行门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术及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TACE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主要研究终点是总体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术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同时,对影响OS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OS分别为17.8个月和8.4个月(P<0.05)。通过COX模型分析发现,肝内病灶最大径是否>5 cm是影响OS的主要因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89.5%、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4.7%、56.8%(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减低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联合TACE在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载药微球(DEB)-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血管湖”(VL)现象发生的机制与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首次行DEB-TACE治疗的286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出现VL现象,分为VL组(n=49)和non-VL组(n=237)。对比两组患者VL现象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L现象发生率的因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6周采用CT或MR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对比两组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疼痛)程度。结果 VL现象患者的发生率为17.1%(49/286);VL组术后血红蛋白无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越大(OR 2.417,95%CI:1.303~4.482)、存在假包膜(OR 6.117,95%CI:3.205~11.675)及小粒径载药微球(OR 3.124,95%CI:1.373~7.105)对VL现象的发生率影响较大;两组患者预后评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VL组的中位OS为21个月,non-VL组的中位OS为17个月(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D)的临床分期、疗效评价、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确诊的51例HD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应用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期及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作为随访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组间PFS率及O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23例HD患者于治疗前行18 F-FDG PET/CT显像,17.4%(4/23)患者分期上调。51例患者在完成全部治疗后行18 FFDG PET/CT显像,PET/CT显像结果阳性患者19例,阴性患者32例。阳性者及阴性者的中位PFS期分别为10个月和38个月,2年PFS率分别为5.2%(1/19)和64.5%(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78,P=0.000);中位OS期分别为19个月和39个月,3年OS率分别为10.5%(2/19)和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1,P=0.003)。治疗后PET/CT显像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18/19)、90.6%(29/32)。结论18 F-FDG PET/CT是HD患者明确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疗效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射波刀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射波刀组(n=45)仅接受射波刀治疗,联合组(n=50)接受射波刀联合替吉奥单药化疗,射波刀治疗期间同步替吉奥化疗,结束3周后开始序贯化疗,共化疗4~6周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射波刀治疗组和联合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5.6%、86.0%(P<0.0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7%、95.2%(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CA19-9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0.1个月和11.2个月,中位OS分别为15.5个月和16.7个月(P>0.05).射波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9%和56.0%,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0.0%(P>0.05),均未见3-4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射波刀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可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止痛作用强且起效快,并可延长PFS和O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的意义。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EGFR-TKIs治疗的晚期伴EGFR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符合入组条件患者111例,中位年龄59岁(35~80岁),中位随访时间27.7个月(6.6~8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10.3个月(6.2~30.5个月),中位总生存(OS)29.8个月(7.1~90.7个月)。其中主要失败模式为原有病灶进展(65例,58.6%),主要失败部位为胸腔内病灶进展(57例,51.4%)。寡进展患者(耐药时病灶数目1~3个)与≥4个病灶进展者比较,生存期明显延长,中位OS分别为32.5、2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P<0.05)。仅胸腔内进展43例,放疗9例,未放疗34例,两组患者再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9.6、5.7个月,联合放疗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3,P<0.05);失败后再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28.1、13.2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寡进展患者,放疗12例,未放疗36例,中位PFS分别为9.6、4.2个月,联合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P<0.05);失败后再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26.0、11.8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EGFR-TKIs治疗后仅胸腔内进展及寡进展的患者,联合局部放疗可以改善患者PFS。因此在1代EGFR-TKIs原发耐药的患者中,T790 M突变阴性或没有条件进行相应检测的这部分患者,在出现胸腔内进展或寡进展时,进行局部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