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中药苦丁茶主要品种大叶冬青叶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和反相ODS柱色谱分离大叶冬青叶的水提物,通过光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大叶冬青的水提液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Ⅰ)、α-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 (1→2)-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 (Ⅱ)、3-O-β-D-吡喃葡萄糖 (1→2)-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斯阿树脂酸28-α-L-吡喃鼠李糖 (1→2)-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坡模醇酸28-α-L-吡喃鼠李糖 (1→2)-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Ⅳ)、β-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Ⅴ)、β-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 (1→2)-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Ⅵ)、γ-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Ⅶ)、3-O-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α-L-吡喃鼠李糖 (1→2)-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Ⅷ)、3-O-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斯阿树脂酸28-α-L-吡喃鼠李糖 (1→2)-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Ⅸ)、3-O-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坡模醇酸28-α-L-吡喃鼠李糖 (1→2)- 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Ⅹ)及δ-苦丁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 (1→2)-β-D-吡喃葡萄糖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Ⅰ~Ⅳ、Ⅵ、Ⅶ及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苦丁茶冬青叶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 J. Tseng叶的三萜皂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苦丁茶冬青的叶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学手段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 pomolic acid 28-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 ester (1),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α-kudinlactone(2)and 3-O-β-D-glucopyranosyl-β-kudinlactone(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三萜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3.
关玥  冯琳琳  于敏  赵春芳  张晶  焦连庆 《中草药》2017,48(11):2296-2299
目的在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建立测定大叶冬青中大叶冬青皂苷F(latifoloside F)、大叶冬青皂苷H(latifoloside H)、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大叶冬青皂苷D(latifoloside D)、苦丁冬青皂苷F(kudinoside F)、苦丁茶冬青皂苷E(ilekudinoside E)6种三萜皂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Cract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6个皂苷分离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2%~100.96%,RSD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岗梅根中1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岗梅根为广东凉茶的常用组方药材,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其主要和特征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Pre-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从岗梅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3-O-sulfo)-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3β-hydroxy-13(18)-olean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rotundinoside A(2)、oblonganoside M(3)、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 3β,19α-dihydroxy-20α-urs-12-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4)、毛冬青皂苷B2(5)、ilexside II(6)、rotundinoside B(7)、ilekudinoside B(8)、ilexpublesnin E(9)、ilekudinoside D(10)和ilexpernoside D(11)。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δ-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 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3),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苷(4), 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竹节参苷Ⅳa (6),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7),铁冬青苷XXXVII (8), 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9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岗梅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对岗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岗梅根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三萜苷类化合物:(3β)-19-hydroxy-28-oxours-12-en-3-yl 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n-butyl ester(1),ilexasoside A(2),Monepaloside F(3)和ilexoside 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毛冬青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论:从毛冬青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包括2个三萜皂苷:3-O-α-rhamnopyranosyl-(1→2)-[β-glucopyranosyl-(1→3)]-α-arabinopyranosyl hederagenin(1),scheffarbosideC(2);3个三萜化合物:salacianone(3),ace-tyloleanolicacid(4),pomolic acid(5);以及arctigenin(6)和glucos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表现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金铁锁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gypsogenin(1),2α—hydroxy—ursolic acid(2),tormentic acid(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酒草Conyza japonica全草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RP-HPLC对白酒草乙醇提取物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分析及酸水解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酒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白酒草皂苷R(1)和白酒草皂苷S(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三萜皂苷,2个新化合物28位糖链均含有2个芹糖,在天然化合物中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10.
杨滔  谭庆龙  朱锦萍  周劲松  张蕾  杨宝  赵钟祥 《中草药》2015,46(7):1052-105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中大叶冬青苷G、大叶冬青苷H、苦丁冬青苷G、大叶冬青苷C、苦丁冬青苷A、苦丁冬青苷E、苦丁冬青苷D 7个三萜皂苷类成分的量。方法采用YMC C18色谱柱(YMC-pack ODS-A,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7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分离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25%~100.80%,RSD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苦丁茶冬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我国岭南特色药材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将它们分别鉴定为柳叶绣线菊新木脂醇(1),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 9-β-D-glucopyranoside(2),(+)-cycloolivil(3),(+)-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4),鹅掌楸苦素(5),咖啡酸(6),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7),1,2,4-苯三酚(8),3,4,5-trimethoxyphenyl-1-O-β-D-apiofuranosyl-(1″→6')-glucopyranoside(9),秦皮乙素(10),隐绿原酸乙酯(11),绿原酸乙酯(12),和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13)。化合物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6~12为其他酚酸类化合物、13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7,8,11,13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9,10,12为首次从岗梅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9对RAW264.7细胞中NO的生成显示中等抑制作用,化合物10具有微弱的抑制效果,其IC50分别为35.7,50.6,98.7μmol·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毛冬青Ilex pubescen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对毛冬青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个三萜苷皂类化合物3-O-β-D-吡喃木糖基-3β,19α,24-三羟基齐墩果酸(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毛冬青皂苷D。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大叶冬青的叶中分离得到9 个化合物,通过IR,UV,MS,NMR 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1),橘红素(2),川陈皮素(3),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4),5,6,7,8,4’-五甲氧基黄酮醇(5),5,6,7,8,3’,4’-六甲氧基黄酮醇(6),5-羟基-3’,4’,7-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大豆脑苷Ⅰ(8)和大豆脑苷Ⅱ(9)。化合物 1~9 为首次从大叶冬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姚兰  焦安妮  冯琳琳  于敏  张晶  焦连庆 《中草药》2018,49(20):4838-484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10批次大叶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大叶冬青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XOD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基于谱效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以及肝组织中尿酸(UC)、XOD水平变化。结果 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XOD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未鉴定)、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的量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UC和XOD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对XOD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出7个共有峰对应的化合物与该药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β-sitostenone(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建欣  袁涛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7):1225-1228
该研究旨在阐明维药阿里红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手段(MCI,ODS,硅胶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阿里红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羊毛甾烷型三萜酸成分,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等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为12β,15α-dihydroxy-24-methyl-3,23-dioxo-lanosta-7,9(11)-dien-26-oic acid(1),3α,12β-dihydroxy-24-methyl-7,23-dioxo-lanosta-8-en-26-oic acid(2)。体外抗炎和细胞毒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和2均未表现出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NO的产生,以及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岭南特色药材岗梅为冬青科冬青属梅叶冬青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岗梅的化学成分以三萜皂苷为主,也含有一定的酚酸和少量甾体及单萜。药理研究显示,岗梅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脂质代谢等活性。该文对岗梅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整理,以期为系统的药效物质研究、质量标准提升及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