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护理和基础护理结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对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多发性硬化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心理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及ADL评分升高幅度较基础护理组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病人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测评,观察两组心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病人SCL-90、SAS及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可伴有多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障碍,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可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病人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MS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并在不同时相点对EDSS及HAM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8d及90d时康复组HAMD评分为(14.3±9.6)及(7.8±4.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1.2)和(13.6±5.0)。90d后康复组抑郁患者的比例为21.6%,低于对照组的31.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MS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5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n=27)给予12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27)给予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间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的占53.70%,主要表现为抑郁、悲观、消极倾向、自我形象改变、易疲劳等。抑郁程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就医方式、患病时间和社会支持度等有关;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抑郁心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可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MS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并在不同时相点对EDSS及HAM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8d及90d时康复组HAMD评分为(14.3±9.6)及(7.8±4.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1.2)和(13.6±5.0)。90d后康复组抑郁患者的比例为21.6%,低于对照组的31.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MS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收集84例MS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并在不同时相点对EDSS及HAM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28 d及90 d时康复组HAMD评分为(14.3&#177;9.6)及(7.8&#177;4.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77;11.2)和(13.6&#177;5.0).90 d后康复组抑郁患者的比例为21.6%,低于对照组的31.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MS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李慧  鲁俊  张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4):2268-2270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方法.方法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28),对照组患者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6个月的全程护理干预(院内和院外),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进行SCL-90评定.结果 受试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病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SCL-90因子分(P<0.05).结论 受试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8.
李慧  鲁俊  张辉 《现代护理》2007,13(24):2268-227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28),对照组患者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6个月的全程护理干预(院内和院外),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进行SCL-90评定。结果受试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病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SCL-90因子分(P<0.05)。结论受试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多发性硬化伴抑郁的疗效。方法:42例多发性硬化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2例,帕罗西汀治疗组2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HAMD、AD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各项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多发性硬化所致的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着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而运动康复是一种有效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症状及改善其机体功能的干预方式。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康复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等干预方式,这些干预方式各有其适用性与优点,在运动干预前,需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躯体和肌肉疲劳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症状,以确保干预方案的安全性和个人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运动干预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6月发表的关于运动干预对MS疲劳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并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155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试验组疲劳症状(SMD=-0.59,95%CI-0.73~-0.44,P<0.001);随访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SMD=-0.07,95%CI-0.26~0.12,P=0.47)。运动干预未增加复发风险(RR=0.67,95%CI 0.45~1.00,P=0.06)。结论运动干预能够有效减轻MS疲劳症状,且未造成MS复发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提高多发性硬化病人免疫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40例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于用药1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有14例能完全遵医,占70%,对照组11例病人能完全遵医,占5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多发性硬化病人免疫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多发性硬化病人免疫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40例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于用药1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有14例能完全遵医,占70%,对照组11例病人能完全遵医,占5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多发性硬化病人免疫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改善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和治疗,从而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Depression is prevalent among person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MS), an acquired neurologic disability that affects predominantly wome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intervention studies on depression in persons with MS.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eight intervention studies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05 has revealed that various interventions could potentially alleviate depression. Although no definite conclusions can be made from this review, there is reasonable evidence that cognitive behavioral approaches are beneficial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in helping people adjust to, and cope with, having MS.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患者行PICC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  吴峰  李飞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9):535-53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PICC成功率的影响,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对比的方法将121例行PICC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心理护理60例为对照组,加强心理干预61例为实验组,比较心理干预与PICC成功率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成功率较高,90%,对照组成功率只75%。结论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念中,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侵入性操作PICC的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