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并探讨L-精氨酸(L-arg)对DCs表型表达及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贴壁细胞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第6天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DCs成熟;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剂量L-arg继续培养;第8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各组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在酶标仪490 nm处测出光密度(OD)值.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表现出DCs典型形态学特征,实验组CD80、CD83、CD1α、HLA-DR表达增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实验组反映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强度的OD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L-arg可促进DCs成熟,增加DCs表型的表达,并提高DCs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2.
TNF-α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NC-derived den-dritic cells,MNCDC)分化成熟的影响。采集正常健康成人外周血30 ml,以Thomas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于体外联合诱导培养8天,并于培养第5天加入不同浓度的rhTNF-α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膜表面的HLA-DR、CD83和CD1a表达,用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NF-α能不同程度地刺激DC表达HLA-DR、CD83和CD1a,增强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TNF-α能够显著增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和成熟,不同浓度TNF-α能不同程度地刺激MNCDC功能成熟,TNF-α浓度为20ng/ml时刺激DC分化成熟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体外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培养过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再以黏附法分离出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 ng/mL、重组人白介素-4(rhIL-4)100 ng/mL体外诱导.第二阶段:第5天加入重组人肿瘤坏死因α-(rhTNF-α)100 ng/mL,继续培养2 d,刺激DC成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CD83、CD1a、CD86、CD40、CD14表达水平,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rhGM-CSF及rhIL-4诱导培养5 d后,多数细胞呈集落生长,细胞表型CD83、CD1a、CD86、CD40及CD14分别是14.3%、12.8%、20.1%、19.9%及16.2%.加入rhTNF-α诱导后,即培养第7天,细胞表型CD83、CD1a、CD86、CD40及CD14分别是29.8%、18.2%、33.6%、28.1%及8.0%(与第5天比较,均P<0.05).成熟后的DC具备较强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rhGM-CSF联合rhl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DC,该体系有利于Dc扩增,加入rhTNF-α,继续培养2 d,可诱导出成熟的DC,成熟的DC具备较强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pGODN1826在体外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抗胃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用GM-CSF和IL-4培养至第5天分组:GM-CSF+IL-4组、GM-CSF+IL-4+TNF-α组、GM-CSF+IL-4+LPS组和GM-CSF+IL-4+CpGODN组。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离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其活性及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ELISA检测各组分泌IL-12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第10天,CpGODN组出现大量典型的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CpGODN组显著高表达CD40、CD1a、CD80、CD86、MHC-Ⅱ和分泌IL-12;在体外能强烈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显著增强DC杀伤MKN-45细胞的活性。结论 CpGODN可显著地诱导人外周血DC分化成熟,增强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及功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PNS患者14例和正常人23例进行以下方面研究,(1)DC分类试剂盒检测血DC亚群百分率;(2)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犤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犦体外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分子表达水平;(3)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评估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PNS患者外周血DC数量无明显变化,DC表达CD11c、CD40、CD80、CD83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表达CD1a、CD123接近正常,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弱于正常人(P<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中DC数量无明显变化,但抗原递呈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进行比较,探索更好的DC来源。【方法】取正常人脐血及外周血,以Ficoll分离提取白细胞,去除悬浮细胞后,分别加入含有GM-CSF、TNF-α及GM-CSF、IL-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于4、8、10 d进行表型(CD1α、CD83、CD80、HLA-DR)分析及形态观察,1周左右分别检测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培养,比较诱导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脐血诱导的DC细胞数明显大于外周血来源的DC细胞数(脐血2.05±0.05,外周血0.45±0.0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种来源的DC在形态及细胞表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脐血和外周血均可成功诱导成熟DC,脐血诱导DC增殖比外周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以G-CSF动员、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供者外周血中诱导产生不同特性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及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组为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5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单核细胞(PBMCs),PBMCs培养贴壁后,经含IL-4、GM-CSF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培养7 d,进一步分为4组:未刺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TNF-α、抗胸腺球蛋白(ATG)+TNF-α组;对照组为5名健康献血者周血,亦按上述条件分组,每组复孔。后2组分别为IL-10、ATG诱导1 d后再加入TNF-α诱导1 d;分别测定各组DC的免疫表型、IL-12(P70)分泌、抗原吞噬以及异基因T淋巴细胞刺激反应。结果诱导培养9 d后可获得非成熟DC(iDC),单纯TNF-α刺激后,HLA-DR、CD11c、CD40、CD80的表达均明显增高,IL-12分泌增加,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刺激反应性增强;而IL-10可以使CD1a表达上调,IL-10和ATG均抑制HLA-DR、CD11c、CD40、CD80的表达;与诱导的成熟DC相比,IL-10、ATG诱导DC的IL-12(P70)的分泌、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刺激反应性均减低,抗原摄取能力增强,但ATG、IL-10诱导的DC生物学特性不完全一致;动员的供体与对照健康献血者诱导的DC在产率,HLA-DR、CD11c表达,成熟诱导后CD11c、CD40、CD80表达,IL-12分泌,异基因T细胞刺激反应性等相比均明显减低。结论G-CSF动员的供体单核细胞PBMCs通过常规诱导可以产生iDC,TNF-α可诱导其分化成熟,IL-10、ATG可以使其获得致耐受的特性;与健康献血者相比,G-CSF动员的供体DC表型和功能部分减低,;虽然动员的供体DC产率不及健康献血者,但血细胞分离机可以可采集到大量的单个核细胞(PBMCs),因此G-CSF动员的外周血有望成为不同DC的重要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应用脐血诱导成熟树突状细胞(DC),并以急性白血病(AL)总RNA冲击该DC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方法取A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以淋巴细胞分离液获得单个核细胞(MNC),并提取RNA。分离脐血MNC,以2×106个细胞/孔接种于12孔培养板,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在培养第5天,加入白血病总RNA,致敏脐血DC。培养过程中,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培养第12天收获成熟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产生白血病特异性CTL,乳酸脱氢酶法(LDH法)测定溶细胞活性。结果脐血来源DC表现出成熟DC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培养第5天,DC相关分化抗原CD1a、CD83、CD86、CD80的表达较培养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至第12天,DC相关分化抗原CD1a、CD83、CD86、CD80的表达较培养第5天增高,另外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的表达也较培养第5天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白血病RNA转染的DC组所刺激的自体T淋巴细胞对自身白血病靶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杀伤活性,而未经抗原转染DC组无明显杀伤活性,按照各效靶比进行两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脐带血产生大量成熟DC,以急性白血病RNA转染此DC,并以此白血病特异性DC诱导产生抗白血病特异性CTL,不失为清除AL患者体内残留灶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方法:从外周血分离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DC,流式细胞仪测定CD86和HLA-DR,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HLA—DR和CD86在PBMC中几乎无表达,经GM-CSF和IL-4诱导后低表达;加入TNF-α后高表达。结论:GM-CSF和IL-4诱导培养PBMC,可获得大量不成熟DC,加入TNF-α后,DC成熟度高,激活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乳腺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1)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monocyte,Mo)。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诱导分化扩增培养7d后,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分析。(2)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乳腺癌细胞株3A0的冻融抗原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DC与从外周血中分离的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d,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CTL及上清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3A0、人胚肾细胞株293T(对照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CCC-981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1)外周血来源Mo在GM-GSF和IL-4作用下,第7天后可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DC特异性抗原CDla、CD80(B7-1)、CD86(B7-2)HLA-DR、CD83。(2)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不同浓度CTL及上清液对乳腺癌细胞3A0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外周血中Mo可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诱导出特异性杀伤乳腺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乳腺癌患者经动员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诱导为成熟树突细胞。方法乳腺癌患者注射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3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用Ficoll分离,收集单个核细胞,RP-MI-1640培养基重悬静置30min,贴壁细胞用含GM-CSF 1 000U/ml、IL-4 500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第4天2/3量换液,补足GM-CSF、IL-4,并加入TNF-α500U/ml,第7天换液,补足细胞因子。结果培养至第9天,收集培养的1-2×105个树突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83+(47.8±6.2)%,CD86+(83.2±10.1)%,HLA-DR(75.9±7.9)%,CD1a(60.3±6.8)%。结论动员后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联合培养能诱导出成熟树突细胞,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临床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免疫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的特性。方法:从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面标志CD80和CD86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混合性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并用ELISA方法检测MLR中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的DC细胞CD80、CD86的表达率较正常人组高(P0.05),诱导MLR的能力也较强(P0.05),MLR中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水平也较高(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免疫刺激能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2、TLR4对其配体双糖链蛋白多糖(BGN)、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性,阐明PBMC TLR2、TLR4在RA疾病早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BGN和LPS刺激前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细胞频率、PBMC TLR2 mRNA和TLR4mRNA及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RA早期患者TLR2 mRNA明显升高、TLR4 mRNA下降(P<0.01);经LPS刺激后,RA患者TLR4 mRNA升高3.50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LPS和BGN促进了各组PBMC产生IL-6、TNFα,但RA早期患者组上升的倍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BMC TLR2、TLR4参与早期R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激活及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的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30例CHB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D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3及CD86的表达,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DC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栓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CHB患者DC中CD83、CD86的表达量分别为0.118±0.036和0.179±0.035,健康体检者则分别为0.374±0.057和0.385±0.050(均P<0.01).CHB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DC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分别为0.069±0.042和0.101±0.040(P<0.01).CHB患者组DC培养上清中IL-12、IL-6的含量分别为(38.132±11.581)ng/L和(1 843.366±235.515)ng/L,健康体检者分别为(311.400±24.707)ng/L和(117.025±61.491)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DC提呈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的功能明显低下,且使T辅助细胞0(Th0)向T辅助细胞1(Th1)分化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同源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共孵育后,获得的DC 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分别诱导DC及CIK细胞.按1:5比例将DC和CIK细胞一起培养.且以单独培养的脐血CIK细胞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扩增倍数用台酚蓝染色方法计算,杀伤率测定采用MTT法,细胞因子IL 12,IFN γ,TNF-α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 来源于脐血CIK细胞扩增倍数低于同源DC CIK细胞(P<0.05);混合培养物DC CIK细胞中,CD3 CD8,CD3+ CD56+双阳性免疫细胞数量较单纯CIK细胞明显增高(P<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3天,其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 12,IFN γ及TNF-d)含量比CIK细胞上清液中高(P<0.01,<0.05,<0.05);当效靶比为2.5∶1-20∶1时,DC-CIK细胞对HL60,K562白血病细胞、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及SMMC 7721肝癌细胞杀伤率均高于CIK细胞(均P<0.05).结论 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肿瘤效应.该研究为脐血DC 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4+CD25+Treg细胞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5例CHB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各抽取外周血20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于体外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及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4+CD25+Treg细胞;分别将CD4+CD25+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与DC共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CD83、CD80、CD86、HLA-DR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加入Treg后,相比于DC对照组及DC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DC的CD83、CD80、CD86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B患者组,加入Treg后,相比于DC对照组,DC的CD83、CD80、CD86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C和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相比,Treg对DC的CD83、CD80表达抑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B患者组的Treg对DC的CD83、CD80、CD86表达抑制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能够抑制DC的成熟,抑制效应强于健康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BsAg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探讨r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取8名正常人和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BsAg、rhIL-12单独体外刺激,再用HBsAg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的1干扰素(IFN-γ)。结果HBsAg或rhIL-12单独刺激仅产生低水平的IFN-γ,联合使用HBsAg和rhIL·12刺激后,患者PBMC产生的IFN-1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单独使用HBsAg或rhIL-12(P均〈0.05)。HBsAg(0.5μg/mL)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产生的IFN-1与rhIL-12的浓度之间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HBsAg和rhIL-12联合刺激乙型肝炎患者PBMC,通过产生高水平IFN-γ激活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树突细胞(DC)中NF-κB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无偿献血员10例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患者20例分为IDM组和ODN组各10名。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加入IL-4、GM-CSF对DC进行诱导培养,同时向ODN组中加入NF-κB特异性低脱氧核苷酸(ODN)培养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血液及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免疫印迹分析检测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培养物上清液TNF-α水平的测定结果为:N组和ODN组显著低于IDM组(P〈0.05);N组和ODN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N组和ODN组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的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IDM组(P〈0.05);N组和ODN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炎症因子TNF-α及NF-κB可能参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可以被ODN抑制。  相似文献   

19.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细胞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体外富集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的光镜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方法 取健康人新鲜外周抗凝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经细胞因子(rhGMCSF,rhIL4 ,rhTNFα) 联合刺激培养9~12 天,富集含DC的细胞群,光镜形态学分辨DC形态及含量,用抗人血DC表面特异单克隆抗体(mAb Ⅻ) 确认DC的细胞化学特征。结果 体外培养富集的人外周血DC群的DC含量达70 % ~80 %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可见到两类DC亚群:一类可能来自DC前体细胞,其细胞表面有大量不规则树枝状突起( 粗细不等) ,细胞核不规则,核仁小,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物酶(POX) 、非特异性酯酶(NSE)] 均为阴性;另一类是由单核细胞分化来的DC,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粗糙,有大量皱褶及较粗大树枝状突起,胞核常呈现肾形或马蹄形,核内异染色质边集。结论 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存在多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