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子菜的显微特征,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显微技术对白子菜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白子菜根横切面皮层内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并具髓部;茎横切面木栓层内侧具厚角组织,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具大量非腺毛,中脉上、下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结论]以上特征为白子菜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可为白子菜的应用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子菜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白子菜水、醇提取物灌胃,测定大鼠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大鼠血脂显著升高,而白子菜水提和醇提物均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结论:白子菜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探讨白子菜总黄酮提高脑缺血模型大鼠耐受作用机制。方法: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02 g·kg~(-1)),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组、小剂量组(200 g·kg~(-1)、100 g·kg~(-1))。采用阻断双颈血流10 min,脑缺血预处理,恢复血流灌注2 h后,连续灌胃给药18 d,再次阻断双颈血流30 min,再灌注24 h后,建立脑缺血模型大鼠耐受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10、Bcl-2、Bax、Caspase-3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小剂量组IL-17、Bcl-2、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组、小剂量组IL-10、Bax水平显著升高(P0.01);白子菜总黄酮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再次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降低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白子菜总黄酮能提高脑缺血耐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子菜总黄酮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报》2019,(4):781-784
目的:观察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探讨白子菜总黄酮提高脑缺血模型大鼠耐受作用机制。方法: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02 g·kg~(-1)),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组、小剂量组(200 g·kg~(-1)、100 g·kg~(-1))。采用阻断双颈血流10 min,脑缺血预处理,恢复血流灌注2 h后,连续灌胃给药18 d,再次阻断双颈血流30 min,再灌注24 h后,建立脑缺血模型大鼠耐受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10、Bcl-2、Bax、Caspase-3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小剂量组IL-17、Bcl-2、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白子菜总黄酮大剂量组、小剂量组IL-10、Bax水平显著升高(P<0.01);白子菜总黄酮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再次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降低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白子菜总黄酮能提高脑缺血耐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子菜总黄酮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白子菜总黄酮纯化物对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HUA)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白子菜总黄酮低剂量组、白子菜总黄酮中剂量组、白子菜总黄酮高剂量组。采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联用法建立大鼠急性HUA模型。造模1 h后,别嘌醇组灌胃给予别嘌醇混悬液(25 mg/kg),白子菜总黄酮各给药组:低剂量组(45 mg/kg)、中剂量组(90 mg/kg)、高剂量组(180 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白子菜总黄酮纯化物混悬液,每日1次,共7 d。每日记录大鼠体质量与食量变化。比较各组大鼠给药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与腺苷脱氨酶(AD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将大鼠左肾经石蜡包埋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U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子菜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BUA、BUN、SCr和XOD活性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白子菜总黄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的ADA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子菜总黄酮各给药组均可改善急性HUA模型大鼠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论] 白子菜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大鼠HUA水平,减缓HUA造模剂造成的肝肾损伤,在HUA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9,(7):1442-1446
目的:探讨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片,20 mg·kg~(-1))、白子菜总黄酮大、小剂量组(200 g·kg~(-1)、100 g·kg~(-1))。造模大鼠预防性给药14 d,末次给药2 h后,大鼠两侧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 min,复制脑缺血模型。取大鼠脑组织,一半脑组织9倍生理盐水组织匀浆,酶免疫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半脑组织采用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切片,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显著提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白子菜总黄酮能降低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P <0. 01,P <0. 05),显著改善缺血所致脑组织海马区损伤。结论: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子菜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白子菜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造模5 h后开始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关节组织单位面积内炎症细胞计数及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浓度。结果中、高剂量白子菜提取物组与秋水仙碱组在足趾炎症情况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白子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秋水仙碱及中剂量白子菜醇提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模型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尾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香三萜二烯酸(1)、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2)、豆甾醇(3)、β-谷甾醇(4)、棕榈酸(5)、熊果酸(6)、1α, 6, 11β, 15β-四乙酰基-6, 7-断裂-7, 20-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7)、2α, 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8)、马斯里酸(9)、2α, 3α, 19-三羟基-12-烯-28-乌索酸(10)、毛叶香茶菜素E(11)、6β, 11α, 15α-三羟基-6, 7断裂-6, 20-环氧2-1α, 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2)、对映-7α, 20-环氧-贝壳杉烷-16-烯-1α, 6β, 7β, 14β, 15β-五醇-1-O-葡萄吡喃糖苷(13)、冬凌草甲素(14)、胡萝卜苷(15)。结论 除了化合物3、5、6、14、1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尾叶香茶菜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片,20 mg·kg~(-1))、白子菜总黄酮大、小剂量组(200 g·kg~(-1)、100 g·kg~(-1))。造模大鼠预防性给药14 d,末次给药2 h后,大鼠两侧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 min,复制脑缺血模型。取大鼠脑组织,一半脑组织9倍生理盐水组织匀浆,酶免疫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半脑组织采用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切片,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显著提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白子菜总黄酮能降低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P 0. 01,P 0. 05),显著改善缺血所致脑组织海马区损伤。结论: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大叶菜Selaginelladoederleinii中首次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反应、熔点和与文献对照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大叶菜酸(doederleinicacid,Ⅰ),芹菜甙元(apigenin,Ⅱ),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硬脂酸(stearicacid,Ⅴ)。其中大叶菜酸为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唐古特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蓼科大黄属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经核磁和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素(2)、大黄素甲醚(3)、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4)、大黄酸(5)、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6)、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7)、林氏莲花掌素(8)、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葡萄糖苷(9)、白黎芦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白黎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11)、6-羟基酸模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3)、儿茶素(14)、对羟基苯丙烯酸葡萄糖酯(15)、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酯(16)。结论 化合物15、16为首次从唐古特大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薄层制备、葡聚糖凝胶以及制备型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IR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顺式咖啡酰二十烷醇酯(1)、反式咖啡酰二十烷醇酯(2)、反式咖啡酰十三烷醇酯(3)、反式咖啡酰十六烷醇酯(4)、反式咖啡酰十八烷醇酯(5)、反式咖啡酰二十二烷醇酯(6)、反式咖啡酰二十四烷醇酯(7)、反式阿魏酰二十烷醇酯(8)、反式阿魏酰二十二烷醇酯(9)、反式阿魏酰二十四烷醇酯(10)、4-羟基苯乙酮(11)、正十三碳酸(12)、正十四碳酸(13)、胡萝卜苷(14)、β-谷甾醇(1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13为首次从假木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刘寄奴Artemisia anomal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刘寄奴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4aS, 7S, 7aR)-7-羟基-7-甲基-1, 4a, 5, 6, 7, 7a-六氢环戊二烯 [c] 吡喃-4-羧酸甲酯(1)、rehmaglutin D(2)、(E)-6-羟基-2, 6-二甲基辛-2, 7-二烯酸(3)、金圣草酚(4)、木犀草素(5)、芹菜素(6)、对羟基苯丙烯酸(7)。结论 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环烯醚萜,命名为刘寄奴醚萜;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水芹Oenanthe javan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水芹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异欧前胡素(2)、欧前胡素(3)、二氢欧山芹素(4)、芹菜素(5)、6, 7-二羟基香豆素(6)、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7)、5-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8)、半月苔素(9)、8-甲氧基-5-羟基补骨脂素(10)、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1)、东莨菪素(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 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Sephadex LH-20、MCI、ODS和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尿嘧啶核苷(2)、尿嘧啶脱氧核苷(3)、腺嘌呤(4)、腺嘌呤核苷(5)、3′-脱氧腺苷(6)、鸟嘌呤核苷(7)、鸟嘌呤脱氧核苷(8)、苯丙氨酸(9)、酪氨酸(10)、亮氨酸(11)、异亮氨酸(12)。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秋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葎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24R)-stigmast-7, 22(E)-dien-3β-ol(1)、胡萝卜苷(2)、豆甾烷-3, 6-二酮(3)、epidioxyergosta-6, 22-dine-3β-ol(4)、豆甾醇(5)、大豆脑苷II(6)、齐墩果酸(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1-己酯(8)、东莨菪内酯(9)、白桦脂酸(10)、大豆脑苷I(11)。结论 化合物1、3、4、6~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12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刺五加酮(1)、刺五加苷B1(2)、4-羟基-2-甲氧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3)、alimoxide(4)、赤式-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E)-3-羟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5)、erythro-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3-propanediol(6)、tortoside A(7)、表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8)、(+)-lyoniresinol(9)、苯甲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10)、2,6-二甲氧基-4-(3-羟基丙烯基)苯基-1-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11)、β-氨甲酰基吡啶(12)。结论 化合物3~5、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仙鹤草Agrimoniae Herb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仙鹤草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三十二烷醇(2)、三十一烷醇(3)、十九烷酸(4)、十六烷酸(5)、二十烷酸(6)、二十七烷酸(7)、胡萝卜苷(8)、委陵菜酸(9)、银锻苷(10)、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12)、仙鹤草酚B(13)、汉黄芩素(14)、芹菜素(15)、山柰酚(16)、乌苏酸(17)、槲皮素(18)、异槲皮苷(19)。结论 化合物2~4、6、7、14均为首次从龙芽草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