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1 我院的急诊急救工作发展状况 我院是具有53年建院历史、咸阳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急诊室工作由内科轮转调派医生承担,外科创伤由外科门诊处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独立的急诊科室派生,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医院两台救护车归医务科管理。接诊患者寥寥无几,大部分急诊患者是自行前来医院就诊,不乏有的危重患者因路程遥远、道路难走、通讯不通而延误治疗失去抢救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医院规模的扩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急救护理规范化管理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诊科是医院中危急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要求,建立一支过硬的急救队伍,我院从2000年以来,在全科范围内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2000年5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急诊室护士积极参与通道的建设,加强通道的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成批意外伤害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在成批意外伤害患者急诊抢救时由于患者多,病情重,工作量大,急救护理“急”、“忙”、“杂”特点突出,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为了规范急诊科护理工作,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共391名意外伤害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抓住机遇创建急诊医疗新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急诊科是医院应急抢救各科危重病人的场所 ,急诊、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 ,直接体现医院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生死。所以 ,加强急诊、急救 ,完善急诊、急救体系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对人的压力增大 ,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区医疗制度的逐渐完善 ,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得到有效诊治。而到大中型医院就诊的急、危、重症病人均会越来越多 ,社会对急诊医疗的需求也将相应增大。尤其在地震、水灾、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天灾人祸”时更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理…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是救治危重病急救患者最有效的体制。为了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病急救患者救治的需要,确保危重病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绿色通道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在急诊科建立健全绿色通道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纳入正规化轨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救技能是医院护理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无论在平时的急、危重患者救治中还是在执行应急抢险任务和战时的卫勤保障工作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护士能否快速、准确的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工作,取决于平时良好地训练和积累.我院自1999年开始有计划的对全院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急诊医学是专门从事救治临床各个专业急性病的独立临床学科,其主要服务范畴是对各个临床专业的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诊断、评估及治疗,包括急性中毒的救治、复苏,以及创伤、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疾病救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急诊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救人员必须做到及时、有效、快捷的服务,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工作的水平不仅体现着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而且是该医院的门面或窗口.质量问题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体现医院的整体科学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间接影响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 便利抽取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急诊护士9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和愿意接受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00%和92.7%,培训对护士的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影响最大,最受认可的培训方式是示范练习,培训压力居第一位的是害怕考试和论文答辩.结论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已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在临床有较高的需求,而培训方式应更贴近临床实际和学员需求,医院应在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有所调整,以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急诊科是各医院的窗口 ,危重病急救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病急救患者最有效的体制 ,目前我市各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不平衡 ,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病急救患者救治的需要 ,为了确保急危重病患者得到快速诊治 ,提高救治成功率 ,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是很有必要的。1 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指院内为急危重病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ICU、药房、血库、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哪些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  相似文献   

11.
当患者发病到医院进行有效救治的这一过程中,生命链的连接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在“患者—呼救者—急救人员—医院”一系列的生命链中,急救人员能否快速、高效进行施救等环节是与急救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安全意识紧密相关.为探讨院前急救出诊中调度人员工作特点及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整个院前急救质量,争分夺秒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现将我院院前急救调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控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疗养院应重视和加强急诊工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疗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其特点是:急、重、危,病情较复杂.能否准确诊断,及时有效地抢救急症,不但体现一个单位的医疗水平,也是衡量一所医院技术水平与医护质量高低的标准,更关系患者的安危.如何做好急诊工作,发挥其后盾作用为综合疗养服务.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2000年5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急诊室护士积极参与通道的建设,加强通道的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禧庆 《护理研究》2007,21(24):2229-2230
为了适应急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满足社会和病人需求,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与护士学历、职称相结合,使之稳定急诊急救护理队伍,推动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卫生厅于2006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而我院急救医学中心被省卫生厅认定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教学培训基地”。在制定6个月的培训计划中,临床实践占了3个半月的时间,是培训具有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能力的专科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最重要的部分,而临床培训基地的条件能否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急诊急救专科护…  相似文献   

15.
急诊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其抢救质量的高低集中反应了医疗技术水平,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医院全面管理的缩影。能否达到使垂危病员经抢救、治疗后不成为社会的负担这一质量要求,要点是在于现场急救、急诊及时与恰当的处  相似文献   

16.
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快速有效衔接,可以大大地减少患者送达医院后等待的时间,建立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是提高危急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2010-01-01~2010-12-31我院院前急救与外院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诊交接患者进行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EMS)及危险性分层,在通讯衔接、病历资料衔接、口头衔接及急救技术衔接上进行探讨,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衔接,与外院院前急救送达我院内急诊衔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急诊预检是指在患者到达急诊科时予以快速分类的过程[1]。医院急诊是急诊医疗服务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医疗活动的第一线,承担24 h各类伤病员的紧急救治任务。近几年,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在全世界急诊拥挤现象日趋严重,预检分诊工作已逐渐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环节[2]。国外急诊预检均采用病情分级的方式来决定患者就诊的优先权。我国虽然了解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人口众多、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8.
14岁以上急诊危重患者的就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急诊危重患者来院时间不确定,需要医务人员早做准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能力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一家医院的急救水平.总结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急诊救治的14岁以上危重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期了解其发病特点,保证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地处广东省中山市民众镇,是一所基层综合性医院,急诊工作较繁忙,而基层医院急诊医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操作技术水平是我院近两年来刻意追求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医护人员掌握急救技术操作,我院于2003年7月考核了本院医护人员的急救技术操作。现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参加考核人员为本院第二门诊部医护人员共72人,其中医生34人,护士48人。参加考核的医生包括急诊科医生8人,  相似文献   

20.
急诊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医学科学,是医学领域中近二十年来发展较快的临床专业学科.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要以及各种突发事故增多,急诊医疗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1980年10月30日国家颁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3年卫生部制定了《城市医院急诊科(室)建立方案》,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使我国现代急诊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县级以上的综合性和专科医院相继建立了急诊科,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组建急诊科也是在卫生部要求之列.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需要,附属医院除完成临床急诊医疗工作外,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现就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急诊科建设的有关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