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组资料来自多中心急性心梗后地尔硫(艹卓)二级干预研究,根据1067例患者的1975个血浆地尔硫(艹卓)浓度测值,评价该血药浓度的决定因素和意义。作者分析血药浓度与病史记录的各项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药浓度的决定因素有:(1)末次投药后的时间;(2)药物剂量;(3)患者高度(瘦体重指数);(4)患者年龄。在相同剂量下,75岁患者血药浓度约是25岁患者的2倍。总体重和所开的药量对血浆浓度并无显著影响。左心衰竭患者血药浓度增高,肾功能不全、肝脏病及用β受体阻滞剂并不影响之。血药浓度是动脉舒张压的显著决定因素(P<0.001),而同动脉收缩压和心率不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但血药浓度≥150ng/ml的患者在OCU中II  相似文献   

2.
目前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中监测血清或血浆药物浓度已很普遍,尤其当用药难以奏效时,血药浓度监测更有必要。治疗无效往往并非药物选择不当,而是所用剂量未能达到治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血管—血液器官中血液的流动特性、血管的形态变化以及血液、血管的各个组成部分流变行为的科学。此外,血液流变学还要研究血液和血管系统与引入的外物,如药物、血浆扩容剂、人造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血浆置换加持续血液滤过治疗13例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并与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恢复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且生存率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明显升高。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是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外重要心血管病杂志有关高血压研究论文摘要吲达帕安1.5mg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吲达帕安缓释片1.5mg,在24h内所保持平均血浓度相当于最大血药浓度;避免了血浆药物峰浓度。临床资料总共690病人,证明该缓释片降压疗效与2.5mg速释片相同,生化检查证明...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用标准药物疗法治疗无效的324例中老年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合用血浆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共选择324例用标准药物疗法治疗无效的中老年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16例,女108例;平均年龄59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Ⅱ级22例,Ⅲ级59例,Ⅳ级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4例,迁延性或复发性心肌梗死63例。对全部患者均在标准药物疗法(硝酸甘油、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聚集剂和抗凝剂等)的基础上合用血浆置换疗法(用俄制血液分镏器进行血浆置换,1次置换血浆800~2200ml,占血浆总容量的30%~60%)进行治疗。在324例患者中共进行520次血浆置换。对全部患者在本疗法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高效药物,所以测定吡喹酮的血药浓度很有实用意义。 将家兔血浆中吡喹酮以苯-环已烷提取,然后于碱性水溶液中水解,水解产物与1-二甲胺基-5-氯化磺酰萘反应,产物作荧光分光光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荧光激发波长为346nm;发射波长为460nm。吡喹酮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分析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的血药浓度调控结果。方法 利用西安市胸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及有实施前后2次及以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资料的初治确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2例。其中,INH、RFP和PZA等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实施2次及以上TDM监测患者例数及剂量调整患者例数为:INH组符合上述两种情况的患者分别为50例和19例;RFP组分别为47例和9例;PZA组分别为35例和11例。分析各组患者药物剂量调整情况。结果 INH、RFP和PZA组血药浓度调整率分别为38.0%(19/50)、19.1%(9/47)和31.4%(11/35)。INH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31.6%(6/19);RFP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7/9;PZA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81.8%(9/1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3),INH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明显低于PZA组和RFP组。结论 三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在一次剂量调整后都不能完全达到治疗浓度范围内,其中INH与RFP和PZA相比,其剂量调整的成功率较低,这提示基于TDM制定给药剂量的方案还不能够实现一步到位,针对具体患者和药物品种还有进一步加强TDM和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在大鼠血液和脑细胞外液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卡马西平在大鼠血浆和脑内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微透析活体取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通过腹腔注射卡马西平20 mg/kg和40 mg/kg,测定给药后3 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细胞外液的药物浓度.结果 腹腔注射40 mg/kg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显著高于20 mg/kg(P<0.05),腹腔注射20 mg/kg和40 mg/kg卡马西平后各时间点海马内药物浓度高于皮层(P<0.05).结论 卡马西平迅速进入大鼠脑组织,给药后90 min~120 min达峰浓度.海马内药时曲线下面积大于皮层,说明给药后海马内药物浓度高于皮层.腹腔注射卡马西平后90 min内,血药浓度变化不能反映药物在脑内的代谢趋势,90 min后血药浓度降低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内药物浓度减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时的抗生素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左力  王梅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4):176-178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对抗生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肾脏清除产生影响,导致血液中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蓄积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例如肾脏、肝脏、骨髓和神经系统等毒性。CRI病人应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其药代动力学调整剂量。最安全的药物调整方法是参考药物治疗学专著;对于新药或专著中没有涉及的药物可参阅相关文献;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用公式推算。由于药代动力学存在个体差异,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应当注意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或游离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Perkin-Elmer 30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急性白血病儿童血液及血浆中锌、镁、铜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的方法是一种光谱分析的方法,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对微量样品也能进行研究,误差较少,测定速度快。 40名健康儿童(3~15岁)的血液和血浆中,锌、镁、铜的含量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因此可用其平均值来与病理组比较(锌:血液中5.65±0.3,血浆  相似文献   

12.
在精神药理学领域,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指导临床用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TDM不断探索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体化合理用药。该文就新型抗抑郁药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内直视手术中大剂量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心内直视手术中大剂量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随机选择11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芬太尼60μg/kg静脉注射后,采集24小时桡动脉血标本,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浆芬太尼浓度,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静脉注射芬太尼后血药浓度立刻达126.9~259.0ng/ml,在静脉注射后60分钟血药浓度下降为12.9ng/ml,有93.1%的芬太尼从血浆中被清除。有7例患者在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出现第2次和第3次高峰。手术后8小时血药浓度仍可再次增高达3.98±1.76ng/ml。结论:在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时,手术后呼吸支持应超过8小时,尤其在患者清醒、体温恢复及有随意活动时,血浆芬太尼浓度增高,可引起再发性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4.
二氢奎尼丁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国内尚未见其长效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报道。本文以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 实验方法:受试者为7例心房纤颤患者(无肝、肾、消化道及血液系统并发症),受试前2周未服用过类似药物。一次口服长效二氢奎尼丁300mg。于服药后2、4、6、8、12、24小时各取静脉血2ml,室温存放  相似文献   

15.
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血管收缩肽内皮素血浆浓度增高2~3倍,与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功能损害一致,为予后的独立标记.在CHF药物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浓度降低,死亡率减少.唾液中存在内皮素,并对已知血浆内皮素浓度改变的生理刺激有反应;直立位时浓度特异性增加.唾液中内皮素浓度高于血浆.作者探究CHF者中唾液中内皮素浓度是否高于健康者,内皮素浓度测定能否应用于诊断和评价CHF严重程度和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浆内皮素(ET)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结果显示,AMI后6h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卡托普利治疗能明显抑制ET的增高,改善血液流变性,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提示ET及血液流变学的早期改变在AMI后的病理生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卡托普利降低AMI早期血浆ET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治疗AM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PE)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我科于2001年1月开始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CSHB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我们对98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8及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血药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多中心就诊的401例诊断为CHF患者,随访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详细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琥珀酸美托洛尔剂量的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方法测定CHF患者血浆中琥珀酸美托洛尔血药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琥珀酸美托洛尔血药浓度与心功能恢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最终资料完整可分析数据患者370例,平均随访(24.5±11.3)个月,93例(25.1%)患者心功能恢复。心功能恢复组患者的琥珀酸美托洛尔血药浓度与所服用的最大耐受琥珀酸美托洛尔剂量呈正相关性(r=0.701, 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可耐受的琥珀酸美托洛尔剂量越大的患者,血药浓度越高,心功能更易恢复(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中琥珀酸美托洛尔血药浓度与所服用的琥珀酸美托洛尔剂量和心功能恢复相关,临床上可使用该方法来监测患者服药情况,并评估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置换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泌尿、神经、血液系统以及其他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但为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应遵循以下原则:拟被清除的致病物质①分子量较大,通常〉1.5万d,高通量血液透折或血液灌流不能清除;②半衰期较长,血浆置换比药物治疗更能迅速将其清除;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脂肪乳对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0%脂肪乳250 mL治疗9例地高辛中毒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地高辛检测血药浓度与理论代谢浓度之间的差异及对中毒症状的影响。结果 30%脂肪乳250 mL治疗后,患者血液地高辛浓度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地高辛药物浓度下降幅度远大于其理论代谢的下降幅度,并可缓解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 脂肪乳可有效清除中毒患者血中的地高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