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脾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是后天之本,属多气多血之府。脾胃气血调和,升降相因,则脾气健运,胃气顺畅,人体安和。气血不和,可致血脉瘀滞,从而影响胃之和降、脾之健运。脾病多涉及胃,而胃病也可累及脾,二者往往同病,出现脘闷纳呆、嗳腐吞酸、胃痛胃胀、腹痛腹胀、大便不调,甚至面色无华,或面色萎黄等多种脾胃病症状。脾胃病日久易入络而影响血脉的通畅,清代医  相似文献   

2.
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以胃脘胀满或不适、早饱、嗳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胃痞”之范畴,其病位在脾胃,多由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郁壅塞,胃气上逆而致。故治疗上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从调节脾胃气机入手,已得到普遍共识。然肝升肺降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并在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从基础理论并结合临床就肝肺升降理论在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探讨如下。1 肝升肺降主导机体的气机升降在人体五脏之中,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肺主气,司呼吸;肝主升,肺主降。肝肺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其对整个机体…  相似文献   

3.
1 发病多先累脾后及肝 《金匮要略黄疸篇》:“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主中焦,是运化水湿的脏器,性喜燥恶湿。湿热或湿邪外袭,脾土主湿,同气相得,为客脾胃。由于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湿邪外受及内伤往往由脾胃而涉及肝胆。 若素体胃肠热盛或阴虚火旺,湿从阳化或湿郁而化热则形成湿热薰蒸的局面;若由于劳倦内伤脾胃致中阳不振,寒湿内生或湿从寒化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正气不足,湿邪蕴结中焦或再感受外邪,病情再进一步发展,脾胃升降失去常度: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输  相似文献   

4.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与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气机是人体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气与气机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气与气机对人体的调节与控制,气机调节是有度、有序进行的。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机体有度有序的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  相似文献   

5.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是自然界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天人相应,也对应人体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如《素问·刺禁论》所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进一步说明气机升降出入需要多个脏腑协调配合,且脏腑气机的升降之性也各有不同。其中肝主升发,肺主肃降,推动了气机的左升右降;心火下行,肾水上济,带动了气机的上下交通;脾主升清,胃主和降,组成了气机的斡旋枢纽,三者之间犹如太极运动流转不息,加之六腑以通降为顺,泻而不藏,均在气机升降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机升降相宜,则阴平阳秘,是谓平人;气机升降失司,则阴阳失调,百病丛生。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的气机升降理论是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于研究解说自然界的万物变化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的治疗 ,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1 气机升降的意义  气机就是气的运动 ,升降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内经》认为 ,气是构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物质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气变化的结果 ,而这种变化离不开升降出入 ,而人的生命活动也不例外 ,同样离不开气机的升降。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 ,气化正常 ,则身体强健 ,气化失常 ,则诸病遂生 ,气化停止则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  相似文献   

7.
“内生五邪”,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5种外邪致病特点的病理变化。一般认为,内风与肝关系密切,内寒与肾关系密切,内湿与脾关系密切,内燥与肺关系密切,内热与心关系密切。脾属阴土位居于中央,为万物之母,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若脾气健运斡旋,交通上下,则气血津液得以灌溉四旁,机体才能生机盎然,四脏亦可安和。而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功能和气机升降失常,生化无源,气血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滋养,可发生类似“内生五邪”的各种病理变化。如《脾胃论》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脾胃论》论述了“脾胃与元气”、“脾胃为升降枢纽”等生理观点;提出“火与元气誓不两立”、“升降失常”等病理概念;在调理脾胃方面,应遵循“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升阳益胃”等治疗原则,特别强调“升阳”的重要性。我们在临床治疗杂病中,用“升阳益胃”法收到显著疗效。1 升阳益胃治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多为脾胃虚弱,升降失调。人体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脾胃,而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升降。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  相似文献   

9.
探讨脾胃病变与中风病病因病机之间关系。脾胃功能减退启动人体衰老,饮食失节、情志劳倦内伤脾胃,脾胃受损,导致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生,湿聚成痰,痰湿交阻,气机逆乱,血行失调,瘀血内生,从而形成湿、痰、瘀、毒、虚中风病的病机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探求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新思路,拓展根治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新途径.方法气机升降,脾胃为枢.人之脾胃居于中焦,主升清降浊.中焦健旺,则水谷清气上升于肺而灌溉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膀胱,从便溲而消.且肝气的升发,肺气的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也无不配合脾胃完成其升降运动,故脾胃是人体升降运动之中轴.胃失和降,Hp滋生之源.Hp的滋生繁殖必有与其相适应的环境STEE(1975)报道正常人体胃中发现Hp,说明正常人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环境存在根本差异.结合临床,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气机上逆,胃失和降.正常人胃液的pH值为0.9~1.5,十二指肠液pH值为7.6.升降窒阻,十二肠液反流入胃,胃窦部pH值首先随之升高.反馈地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大量促胃液素,胃泌酸量随之增加,久之,形成胃内高酸反馈链.加之胃肠的逆向蠕动,导致腐熟之水谷在胃内滞留,胃纳传送失其常度,时日持久,胃粘液的组织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内镜下所见的“肠上皮化生”,故胃液的生化改变和胃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为Hp的滋生繁殖提供了特定环境.枯枝遗根,复发之因.临床上用奥美拉唑和羟氨苄青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  相似文献   

12.
脾胃之功在于运,运者动力也!脾胃升降运动所产生的动力是一个中医胃肠动力的生理概念。脾气升发,使水谷精气得以上归于肺,输布全身,协调五脏六腑功能,以保持蓬勃生机,这个吸收输送过程的启始动力是脾气;胃气下降,使水谷入口下行经食道、胃、小肠,由小肠转化分清泌浊后继续下行,直至糟粕排出,协调脏腑九窍相通,以保持浊阴出窍,这个通降下行过程的启始动力是胃气。对此论探讨剖析,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脾胃学说的实质内涵,为临床治病用药以升提脾气,降通胃气、增强胃肠动力为主有指导意义。现举2例以佐证。例1,男,56岁。…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脾虚为本,湿、热、瘀为标,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则湿热蕴结于内,气血相交,久而癖血形成,肠络受损而出现脓血便;因气机阻滞不通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外邪入侵,或内伤饮食,或情志失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食积内停,蕴结肠道,生成湿热败浊,腑气不利,气滞血瘀,瘀与湿热相合而致腹痛、腹泻,下利脓血,局部形成溃疡糜烂.  相似文献   

14.
胃主纳 ,喜润恶燥 ,以降为顺 ;脾主运 ,喜燥恶湿 ,宜升。其纳、运、升、降、润、燥六字概括了脾胃生理特性和喜恶。当脾胃纳、运、燥、湿失常时 ,最终都可出现升降失常的症状 ,故脾升则健 ,胃降则和。脾胃病的治疗 ,补偏救弊 ,最终需恢复脾胃升降之常度。《吴医汇讲》曰 :“……治脾胃之法 ,莫精于升降。”本文拟以脾胃升降为纲对用药进行试析 ,以期能有助于临床。1 具有升降属性的药物  “辛散行 ,苦燥泻” ,药味辛苦药物常具有升降功能。常用药有 :升麻、柴胡、葛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沉香、檀香、旋复花、香橼皮、佛手、郁金…  相似文献   

15.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气机失调有关,调理气机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气滞"、"气虚"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从气机升降论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脾胃学说起源于先秦,在先秦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金元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在脾胃学说上皆有建树,脾胃学说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脾胃为本1.1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脾胃论》中提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1]。""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1]。"脾胃对元气有滋养的作用,人体元气充盛,则诸病无所生。脾胃元气论是东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中的任何一个脏(腑)气化功能出现异常,都会导致气血津液通道不畅,化生、运行、输布异常,血瘀、痰浊、水饮、浊毒等病理产物随之而生。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机升降通畅,气血运行无阻,才会使身体处于阴阳调顺、气血调和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气机升降与心系疾病关系密切,气机紊乱可扰乱心神,阻碍心血运行,致痰瘀阻滞血脉,发为心系疾病。符德玉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重调畅气机,临床用三合方、桃红通络方等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拟剖析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的内涵,结合符德玉教授治疗心系疾病的验案,为心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年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增高,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中土如轴,四维如轮,轴转轮运,共同形成人体一气周流的圆运动,强调脾胃所化生的中气即理论模型中的“一气”,是气机升降之枢,是发病、愈病的关键。在此前提下,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作用于青年高血压的具体机制,并提出临床治疗中,在“一气周流”理论指导下,从脾胃入手调节肠道菌群,达到治疗青年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脾胃是人体升降的枢纽,升降失常会导致一系列脾胃疾病的产生.脾虚证、湿热证是脾胃病重要的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证候,而脾虚、湿热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着相关性.因此本文以脾胃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文献寻找肠道菌群在常见脾胃病中的变化,旨在论证肠道菌群在TCM证型诊治中的作用,促进TCM证型的客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