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慧  张洪峰  陈晨  魏亚超  李倩  王乐 《药品评价》2012,(29):30-32,4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64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64例ADR病例中,中老年的患者较多(77.45%);构成比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90.24%);164例ADR共涉及46种药品,其中构成比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占29.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占40.4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给药途径有关;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ADR应及时处理;并加强ADR的上报及宣传,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院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明镜  冯文涛  向阳 《中国药业》2009,18(16):58-59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8年收集到的67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例ADR患者中,女性ADR发生率是男性的1.58倍;中老年患者(≥50岁)发生ADR的几率更大(64.18%);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70.15%),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引发,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92.54%);I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4.33%),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22.39%)。结论应继续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顾申勇  薛晓红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50-152,169
目的:了解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2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居首位,占34.04%;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分别占59.30%和40.70%;引发ADR的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80.70%;由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4.0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77%。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注ADR的易发人群,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全  曾永兰 《中国药房》2007,18(29):2304-2305
目的: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4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76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4.4%(64例),抗肿瘤类、神经系统类和中药制剂类药物引起的ADR也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ADR占70.8%(102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11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8月收集到的119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7例ADR中,41~60a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率较高(33.0%),男性略高于女性;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重要途径(59.9%);ADR发生率最多的为抗感染药(53.5%),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引发,其次为中药制剂;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9.2%),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合理使用与管理,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同时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5年我院收集的共6 382份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6 382例ADR报告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1.07,41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60%)。一般的ADR报告数量最多,报告主体为医生(91.21%);静脉用药引发ADR有5 100例(79.91%),单一用药引发占88.55%;ADR主要导致消化系统损害(45.46%);ADR涉及22类药物,肿瘤药物居首位(1 677例,占26.28%);奥沙利铂(34.43%)、氨甲环酸(11.52%)和复方氨基酸(20AA)(9.65%)位列引起ADR的单品种前3位;严重不良反应共104例,以肿瘤药物(36.54%)和抗感染药(25.00%)为主。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DR报告与监测,促进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穆惠荣  王继美 《中国药房》2007,18(32):2534-253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85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ADR中,医师上报33例(占17.8%),新的、严重的ADR上报12例(占6.5%),药剂科、输液室、皮肤科分别上报数最多(占62.7%),个别科室上报数为0。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121例,65.4%);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38例,74.6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8例,58.4%)。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77例ADR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及患者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ADR中,抗感染药46例(占59.74%)、中成药15例(占19.48%),静脉滴注引起的47例(占61.0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2例(占54.54%)。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同时加大对中成药监测,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宣教,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提示I临床医师关注ADR,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86例ADR报告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共81例,占94.19%,远高于严重的ADR;男性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为81.40%(70/86),远高于年轻患者;静脉给药致ADR发生率为60.46%(52/86),高于肌内给药和口服给药;单一用药ADR发生率为77.91%(67/86),高于联合用药;引起ADR的相关药物以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为主,共47例(占54.65%),药品种类数为34种,占所有药品种类数的64.15%。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肖诚胤  常惠礼  戴玉娇 《今日药学》2011,21(8):519-521,524
目的 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8-06~2010-05上报的231例ADR资料,针对ADR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转归、因果关系评价等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ADR报告涉及73种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51.5...  相似文献   

11.
我院11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伟华  陈华  王晓蕙  王诗华 《中国药房》2010,(18):1700-1702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收集到的1145例ADR报告进行整理、分析。结果: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52∶1;静脉滴注引发ADR的比例最高(68.91%);涉及药品种类以抗微生物药最多(33.6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29.96%)、消化系统(26.81%)等。结论:临床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严格控制中药制剂的使用及溶媒的搭配;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频率及其品种数。  相似文献   

12.
我院17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74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上报来源、药品种类、引发ADR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有53例(占30.46%);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有137例(占78.74%);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有108例(占62.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1例(占46.56%)。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及注射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44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分析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0年12月440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440例ADR中,女性ADR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75;0~5岁人群最多,占33.6%;84.8%的ADR由静脉滴注引发;91.6%的ADR发生于用药后3 d内;在涉及的药物品种中,居首位的是抗感染药260例,其次为中药制剂83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ADR的57.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是降低ADR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茵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6.5%(47例)。101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5.6%(36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92.1%(93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6%(4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彭伟 《黑龙江医药》2009,22(5):695-697
目的: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旨在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7—2008年间收集到的92例ADR报告,按照年龄、性别、用药情况、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的结果等,对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92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所占比例最大(占44.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31.52%)。结论:ADR的发生与药物自身特性,患者体质、临床用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1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的187例ADR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有89例(占47.59%);女性患者发生ADR的22.几46率%明、2显2.4较6%男、性13高.(90男%)、女;A比D例R临为床0.表58现:1)中;消涉化及系的统药反品应中发,中生成率药最和高中(占药2注9.射95剂%、)循;死环亡系1统例药。、结抗论微:生中物成药药A和D中R发药生注率射高剂(、各循环占系统药、抗微生物类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临床应加强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3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苏青 《中国药房》2011,(18):1711-17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到的3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ADR发生率最高(168例,占50.60%),其次为中药制剂(76例,占22.89%);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218例,占65.66%);药物剂型以注射剂为主(223例,占67.1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26例,占37.95%),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ADR转归中,331例ADR治愈或好转,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提高AD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我院29例鲑鱼降钙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晋萍 《中国药房》2005,16(23):1813-1814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05年8月自发呈报的29例鲑鱼降钙素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鲑鱼降钙素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潮红、发热,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皮疹、神经系统反应和循环系统反应较少见。结论:应合理使用鲑鱼降钙素,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江亮  肖律 《中国药房》2012,(2):156-158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到的442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5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38例,占31.2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49例,占78.96%);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209例,占47.29%),其次为中药制剂(64例,14.48%);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223例,占50.45%),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新的ADR11例,以中药制剂引发的为主;严重ADR32例,以过敏性休克较多(7例,占严重ADR病例的21.88%),其次为肝功能异常和高热。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6年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跃林 《中国药房》2008,19(5):370-37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08例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由抗感染类药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1%);皮肤反应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4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