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眼眶-上颌-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采用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1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采用常规冠状-睑下缘-口内联合切口,实验组(82例)采用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肿胀及瘢痕程度、术后局部积液、面神经及眶下神经功能、耳颞区感觉功能、泪道损伤发生率、下眼睑外翻及颞部凹陷的发生率、骨折复位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切口肿胀及瘢痕程度、术后局部积液、面神经功能障碍、耳颞区感觉障碍、泪道损伤发生率、下眼睑外翻及面颞部凹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眶下神经功能、骨折复位的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具有切口隐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又称口-下颌-耳综合征,简称鳃弓综合征,为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和位于其间的咽囊、第一鳃裂以及颞骨原基的发育不全所致。畸形多表现为耳部、颌骨畸形,面部肌肉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为1/5 000~1/4 000,大多为单侧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岁以下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耳科检查和听力测试,调查低龄唇腭裂患儿听力损伤的患病率。方法:选取2月-2岁唇腭裂患儿73例,分为单纯唇裂组、不完全腭裂组及完全腭裂组,术前进行耳镜检查、鼓室图、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等检查,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6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单纯唇裂组、不完全腭裂组、完全腭裂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有18.2%、87.5%、96.3%、18.0%发生鼓膜异常,分别有9.1%、89.6%、96.3%、6.6%出现异常鼓室图,分别有34.1%、79.2%、98.1%、32.0%有OAE测试不通过,分别有6.8%、93.8%、98.1%、3.3%有ABR听阈异常。两个腭裂组在各项检查中的异常率均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单纯唇裂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耳镜检查、鼓室图及ABR听阈检查两个腭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龄唇腭裂患儿听力损伤患病率较高,听力损伤与腭裂密切相关,但与腭裂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腭裂伴中耳功能异常的综合评估策略,优化诊治程序,进一步提高腭裂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腭裂患者中耳功能异常的469侧患耳进行声导抗测试,对中耳积液与鼓室图、鼓室压及听力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62例唇腭裂患儿的124侧患耳鼓室图变化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结果 鼓室图为B、C、异型者积液率分别为50.3%(97/193)、34.8%(8/23)和20.9%(53/253)。异型积液患耳的鼓室压与无积液患耳的鼓室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且有积液的患耳听力损失高于无积液患耳(P=0.001),异型鼓室图患耳积液与听力损失不相关(P>0.05)。唇腭裂患者在唇裂修复术至腭裂整复术期间,其中耳各型鼓室图构成比无差异(P>0.05)。结论 各型异常鼓室图积液率不同。鼓室压低于-150 dapa的异常鼓室图患耳应穿刺排查。B型鼓室图且有积液的患耳很可能影响听力,应在腭裂整复术中同期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异型鼓室图患耳,即使有积液,也可暂保守治疗,暂不置管,但需密切随访。选择在腭裂整复术时置管并不会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3,(5):307-310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损失发生率以及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的特点。方法对50例腭裂术后患者及36例腭裂术前患者的双耳行纯音测听,观察听力损失情况,以及比较术后患者100耳在不同频率下听力阈值。结果 50例腭裂术后患者中有14例存在听力损失,占28.00%,36例腭裂术前患者中有15例存在听力损失,占41.67%;腭裂术后组听力异常患耳中84.21%(16耳/19耳)听力损失为轻度和中度,36例听力正常的腭裂术后患者72耳中,在250 Hz、500 Hz和6 kHz频率下,分别有36.11%,16.67%和11.11%存在听力损失。结论部分腭裂术后患者仍存在轻到中度听力损失;部分听力正常的腭裂术后患者在低频和高频区仍有轻度损失,说明腭裂术后患者仍存在不利于听力恢复的因素,提示我们在临床上仍需重视腭裂术后患者耳部疾患。  相似文献   

6.
腭部与泌尿系统大约都发生于人类妊娠的第26~46天。由于泌尿器官分化过程复杂,可能引起比其它系统更多的发育异常,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畸形,发育不良,甚至不发育,也可出现发育异常、异位、肾囊肿以及狭窄。Hilson(1957年)指出耳畸形的发生与泌尿道异常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为了弄清唇腭裂患者与泌尿道畸形的关系,作者作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伴有耳痛、耳鸣、听力丧失及眩晕等耳部功能障碍是长期来讨论的主要问题,真正的原因仍不明确。Monson(1920)初次描述患者的听力丧失伴有颌间垂直距离减少,因而他认为外耳受压迫是一个可能的原因。1934年,Costen提出窦性综合症取决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理论。然而许多作者对此理论提出批评,但在此综合症中,耳痛、耳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及眩晕确实存在。Myrhaug(1864)检查1381例头面部神经痛和颞颌关节病变,发现436例有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减退。他认为咬(牙合)异常不仅引起咀嚼肌张力增加,而且导致与咀嚼肌同一根神经支配的鼓室张肌和腭张肌收缩,使声音传导的阻抗增加,引起听觉功能性减弱。Bernstein等(1969)  相似文献   

8.
第一鳃裂上皮遗留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鳃结构是人胚发育初期出现的一过性结构,其中尤以第一、二鳃弓及第一鳃裂的发育衍化更为复杂。耳甲腔、外耳道、鼓膜、中耳腔及耳咽管是第一鳃裂的遗迹,除此以外,随着第一、二鳃弓中胚叶组织的互相融合,位于其间的第一鳃裂上皮应该吸收消失。遗留的上  相似文献   

9.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HFM)是来源于第一、第二鳃弓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颅颌面组织结构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异常,继而形成的受累广泛的先天性畸形。病变主要累及眼、耳、下颌骨、颅神经和相关软组织,同时伴有颅颌面以外广泛畸形。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许多纠正畸形的方法。本文对HFM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分类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48例采用耳-床线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5年的回顾和分析,观察术后疼痛、复发及并发症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经1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46例, 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2例,无复发病例,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通过回顾分析确定穿刺针针尖到耳-床线垂直距离控制在:第Ⅲ支8~10 mm,第Ⅱ支6~7 mm,第Ⅰ支4~5 mm.为避免三叉神经第Ⅰ支损伤,垂直距离控制在6 mm以上而且针尖决不能超过耳-床线.  相似文献   

11.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颌面部发育不全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唇腭裂。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主要有基因学说、中胚层发育缺陷、镫骨动脉发育缺陷学说等,多数学者倾向于镫骨动脉发育缺陷学说。其临床表现包括下颌骨发育不全、眼眶、耳、神经、肌肉、软组织异常等,甚至还包括颌面部以外的发育不全。其表型差异较大,目前对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并没有一个标准,多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它的综合分型多采用OMENS分型法,近来又增加一些改良的OMENS+分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本文概述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方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口-面-指综合征(oral-facial-digital syndromes,OFDS)是一类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畸形、骨骼畸形或伴有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畸形的先天性综合征,目前依据临床表现分为13种类型。本文报告1例V型病例,并复习最新分型及分子诊断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hemifacial microsomia,HM)的发生率为1/5000^[1]。又称为半侧小颜面畸形、Goldenhar综合征、第一和第二鳃弓综合征(the first and second arch syndrome)、眼-耳-脊柱发育不良(oculo-ariculo-vertebral spectrum)等^[2]。HM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进展性的、不对称性的颅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4.
对28例5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腭裂患者进行了耳科常规检查和脑干电反应测听(BERA)检查,发现腭裂患者听力损害在婴幼儿期就已经出现,此时的发病率高达89.29%。听力损害与腭裂畸形有密切关系,但损害程度及损害耳的左右与腭裂类型无关,与腭裂发生的左右也无关。将BERA应用于腭裂婴幼儿患者,能够早期、客观、准确地了解其听力状况,及时发现中耳损害,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腭裂修复术同期鼓室置管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腭裂伴渗出性中耳炎患儿的联合治疗。方法 比较38例(49侧耳)单纯性腭裂修复术与24 例(39侧耳)腭裂修复同期行鼓膜切开、PE管置入术对中耳积液的消除及听力的影响,并对置管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结果 腭裂修复同期鼓膜切开置管组术后6月48·7%的患耳中耳积液消失,明显高于单纯腭裂修复组。听力损害的患儿置管后听力平均提高17 dB。结论 有中耳积液的腭裂患儿在腭裂修复术同期行鼓室切开、PE管置入术,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中耳功能。  相似文献   

16.
腭裂手术和鼓室置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早期腭裂整复术和鼓室置管术对患者的听力及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已做腭裂整复术但仍伴分泌性中耳炎的22侧患耳鼓室置管前后及38例行腭裂整复术患者术前术后听力及中耳功能变化。结果:22 侧鼓室置管患耳听阈平均提高了17 dB;早期腭裂修复术对患者中耳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 0105)。结论:对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腭裂患者应积极采用置管术以改善患者的听力,利于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颌下及颈部损伤伴发脑神经损伤4例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外科郑瑰琦颌面部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因颌面部外伤伴发耳、鼻、眼外伤,甚至颅脑损伤者并不少见。然而,另外还有一类外伤,创伤可能仅涉及颌下区,或波及颈部软组织,对耳、鼻、眼、颅脑均无损伤。伤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腭裂修复术对腭裂患者中耳状况及听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23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复诊时间8.6个月)声阻抗检查结果及纯音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腭裂修复术后渗出性中耳炎患病率及平均听闻值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耳声反射阳性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腭裂修复术后短时间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恢复表现的不明显,声反射是反映中耳状况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腭裂总者术前、术后渗出性中耳性监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腭裂患者听力减退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腭裂患者听力障碍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方法 对22例腭裂术前患者同期进行了钝骨测听,声导抗测试,听脑干反应测试及耳科一般检查。结果 纯音测听听力减退为93.18%,声导抗测试异常的鼓室功能曲线占95.45%,声反射引出率为47.73%,听脑干反应测试,54.55%受试耳的听阈高于正常值,Ⅰ波潜伏期与正常值间有显著性差异,鼓膜内陷为86.36%,咽鼓管咽口呈线型改变达61.36%。结论 多项检测证明腭裂患者听力具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右侧耳前区色素性肿块30余年,初始肿块仅黄豆大小,近10年缓慢增大,无疼痛及其它异常感觉。2009-06-02入院检查:右侧耳前区表面皮肤可见一黑色肿块,不规则,隆起,约1.5 cm×2.0 cm大小,质地中等,无毛发生长,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