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在CT引导向下经小关节内侧缘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溶盘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我院从2001年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现突出椎间盘髓核CT值大小与溶盘术后疗效有一定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目前的穿刺注射方法主要有盘内、盘外及盘内外联合法,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我们探索了一种经椎板间孔直接穿刺入椎间盘突出物内行髓核溶解术的新方法,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介绍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 :通过门诊复查、信件随访观察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的效果。结果 :5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近期 (<6月 )及远期 (>6月 )有效率分别为 90 6 % (4 8例 )、86 8% (4 6例 ) ,优良率 71 7% (38例 )、6 9 8% (37例 ) ,复发率近期 7 6 % (4例 ) ,远期 9 4% (5例 )。结论 :对诊断明确 ,有适应证的患者行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具有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少 ,创伤小 ,费用低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瞿群威  熊涛 《中国康复》2005,20(6):351-353
目的:研究CT介入下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康复疗效。方法:LDP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CT介入下,A、B组采用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B组于注射后第3天再从硬膜外导管注入消炎镇痛液;C组于下侧隐窝胶原酶注射。结果:痊愈显效率在治疗后15d和6个月时A、B、C3组分别为36.3%、61.3%、37.5%和61.3%、85.0%和60.0%,B组均显著优于A、C组(均P〈0.01)。3组中痊愈显效患者1和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介入下,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与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LDP的疗效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前者更加安全,且在术后可方便硬膜外阻滞治疗而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骶裂孔穿刺并置入带钢丝的硬膜外导管达突出的腰椎间盘并分别注入罗哌卡因、曲安奈德(康宁克通-A)、胶原酶并观察治疗效果,介绍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340例腰椎间盘突出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有效率达95%,治愈率84%,复发率约11%。胶原酶盘外注射法有疗效高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费用低,无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经皮旋切术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旋切术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微创电动椎间盘旋切器在X线引导下行病变椎间盘旋切术,并于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100U.于出院时术后1月、3月、6月按Williams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出院时及术后1月、3月、6月优良率分别为80%、86%、92%和92%.结论:经皮旋切术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瞿群威  熊涛 《中国康复》2005,20(6):351-353
目的:研究CT介入下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康复疗效。方法:LDP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CT介入下,A、B组采用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B组于注射后第3天再从硬膜外导管注入消炎镇痛液;C组于下侧隐窝胶原酶注射。结果:痊愈显效率在治疗后15 d和6个月时A、B、C 3组分别为36.3%、61.3%、37.5%和61.3%、85.0%和60.0%,B组均显著优于A、C组(均P<0.01)。3组中痊愈显效患者1和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介入下,硬膜外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与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LDP的疗效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前者更加安全,且在术后可方便硬膜外阻滞治疗而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CT导引下腰5骶1脱出型椎间盘的胶原酶溶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5骶1脱出型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材料与方法 采用CT导引,经棘突旁、黄韧带、硬膜外间隙入路直接穿刺椎间盘髓核脱出部位,用1200单位胶原酶溶解脱出髓核。采用本方法治疗68例经临床确诊的腰5骶1脱出脱椎间盘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 68例病人用本方法治疗,治愈率为51.5%(35例),有效率为92.6%(6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CT导引硬膜外间隙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髓核组织行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及适应证范围。方法: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行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分别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5ml总量<30ml。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显效34例(52.3%),有效24例(36.9%),无效7例(10.8%),总有效58例(89.2%)。结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见效快,治疗方法安全简单微创。  相似文献   

11.
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随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对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患者行1-3年随访,以期评价远期治疗效果。方法:术后1年、2年、3年各随访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来院通过询问、体查进行疗效评估。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术后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VAS评分、患肢肌力、感觉的改变综合评定。然后将各随访年度的患者术前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得出术后疗效评估结果,分别以治愈率、优良率、总有效率来表示。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三组平均值从6.92分降低到0.99分。三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无差异。各组间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改善的治愈率、优良率、有效率均无差异。各组治愈率、优良率分别是一年组72.5%、87.5%,二年组75.0%、88.3%,三年组79.2%、90.0%。三组间治愈率、优良率比较无差异。但从百分率看出三年中疗效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结论: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满意,尤以三年随访结果更佳,治愈率达到79.2%,优良率达90%、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2.
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ELDH病例88例。穿刺在CT引导下进行,根据CT图像以突出物为“靶”,选择穿刺层面及穿刺路径,用特制的“多功能脊椎穿刺针”实施经皮突出物内穿刺,联合靶内外注射胶原酶。结果:首次穿刺105次,全部一次成功。术后经3~24个月随访,优55例,良24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9.8%有效率95.5%。其中12例于注射胶原酶3~12个月后复查CT,影像显示突出物消失4例,缩小50%~90%7例,无明显变化1例。结论:CT引导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ELDH,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影像学改变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盘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报告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自1994年来共治疗86例。注射采用俯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并在电视X线(或B超)监控下进行。术后绝对卧床观察7~14天。由于该疗法可在电视X线或B超监控下就能顺利操作,且安全简便,疗效确切,作者认为该疗法也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臭氧联合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臭氧化学溶核组(A组)和臭氧联合射频组(B组)。A组:分别于盘内和侧隐窝注射臭氧。B组:臭氧注射同A组,加突出物射频热凝。结果:术后3天、2周、2月腰痛和腿痛评分、Oswestry评分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亚组腿痛评分比较,术后3天、2周,B1组(8.9±4.4、7.8±4.9)和B2组(10.0±5.2、9.2±2.9)均明显低于A2组(16.9±7.9、13.8±4.7),P<0.01或P<0.05。结论:臭氧联合突出物射频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臭氧好,对非包容性椎间盘突出亦如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突出物)小剂量(75U-200U)胶原酶注射术.术后2周与3月根据Maenab标准评定疗效,对比术前与术后3月椎间盘突出指数(IDH).结果:术后2周与3月优良率分别为66.5%和88.1%;术后3月复查CT突出物缩小或消失占复查病例86.8%,IDH值较术前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各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微创治疗技术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疗效。方法 :1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组Ⅰ采用椎间盘溶解术 (DL)治疗 ,组Ⅱ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APL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症状与体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 1周组Ⅰ、组II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 82 %、90 % ,优良率分别为 6 8%、80 % ,术后随访 ,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时的优良率组Ⅰ分别为 76 %、88%和 90 % ,组II为90 %、90 %和 92 % ,两组疗效于治疗后 1周和 3个月时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6个月后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PLD和DL均为治疗LDH的有效疗法。APLD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DL ,但远期疗效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术前X片定位法和术中CT定位法行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注射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年龄20~78岁,男52例,女54例,采用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法盘外注射胶原酶溶液行溶核术。一组用术前X片定位法,术中无影像学支持穿刺;另一组在CT引导下穿刺。观察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随访7~300天。结果:术中CT定位比术前X片定位穿刺更容易。术中CT定位组30天时的优良率68.97%优于术前X片定位组的38.67%(P〈0.01)。结论:术中CT定位下胶原酶溶核术可靠性要好于单纯术前X片定位,其半年内的疗效也要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和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用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B组用椎间孔镜技术。记录术前和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采用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25±1.56)分下降到12个月的(1.93±0.39)分,B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35±1.58)分下降到12个月的(1.76±0.27)分,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B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A组优良率83.33%,B组优良率89.67%,B组优良率高于A组,但是统计学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技术6个月内疼痛症状改善优于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行性。方法 :5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经患侧小关节内侧缘或椎板外切迹进入硬膜外侧间隙 ,Ⅱ组在X线引导下用双针法进入患侧椎间孔。记录两组穿刺操作的时间、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第一组平均穿刺时间明显高于第二组穿刺时间 (分别为 15 .6± 2 .8min和 11.3±1.6min ,P <0 .0 5 ) ,Ⅰ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73.3%和 86 .7% ,Ⅱ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82 .1%和 92 .9% ;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准确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