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添加妥泰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妥泰 (TPM)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 (R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8例难治性癫痫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完全控制率、总有效率 ,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添加TPM治疗RE总有效率 5 0 % ,完全控制 34 5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绝大部分轻微 ,可自行消失。结论 TPM添加治疗RE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31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入组,TPM目标维持剂量100mg,基础期4周,记录痫发作次数;加药期4-8周;稳定期12周,坚持服用维持剂量,记录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癫痫总有效率为86.6%,其中显效73.3%,无效占13.4%。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有效率均>75%。不良反应发生率60%,多数较轻微且短暂。结论:TPM单治癫痫疗效明显,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治疗脑炎继发癫痫(SEV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TPM组、CBZ组和VPA组。TPM组采用托吡酯,CBZ组采用卡马西平,VPA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TPM组、CBZ组和VP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8.13%,81.25%,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TPM组、CBZ组和VP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37.5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间无差异,但是使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4.
联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联用托吡酯(TPM)治疗难治性癫痫(I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0例IE患者进行治疗,以加用TPM前3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为基数,并与加用TPM后3个月的稳定期月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联用TPM治疗IE,总有效率达到75.0%,显效率为55.0%,其中3例(15.0%)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为一过性,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中2例出现体重减轻.结论:联用TPM对IE有良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奥卡西平和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癫痫患儿的用药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癫痫患儿138例,随机分为OXC组36例和TPM组102例,其中TPM组又分为低剂量亚组(TPM1组)54例和高剂量亚组(TPM2组)48例。OXC组服用OXC,从8~10mg·kg-1·d-1开始后逐增到l0~30mg·kg-1·d-1,每天2次;TPM组给予TPM,TPM1组从0.625mg·kg-1·d-1开始逐加至治疗剂量,但≤4mg·kg-1·d-1;TPM2组从1.5mg·kg-1·d-1开始加至到8mg·kg-1·d-1为止。结果 OXC、TPM及TPM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85.2%和7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2组ADR发生率为56.2%(27例)高于TPM1组的33.3%(18例)和OXC组的27.8%(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ADR少而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癫痫患儿的用药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癫痫患儿138例,随机分为OXC组36例和TPM组102例,其中TPM组又分为低剂量亚组(TPM1组)54例和高剂量亚组(TPM2组)48例.OXC组服用OXC,从8~10mg·kg-1·d-1开始后逐增到l0~30mg·kg-1·d-1,每天2次;TPM组给予TPM,TPM1组从0.625mg·kg-1·d-1开始逐加至治疗剂量,但≤4mg·kg-1·d-1;TPM2组从1.5mg·kg-1·d-1开始加至到8mg·kg-1·d-1为止.结果 OXC、TPM及TPM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85.2%和7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2组ADR发生率为56.2%(27例)高于TPM1组的33.3%(18例)和OXC组的27.8%(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ADR少而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单药对局限性发作癫痫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首次确诊为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41例加用拉莫三嗪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治疗41例患儿12个月,总有效率为92.68%,其中完全控制率为80.49%,有效控制率为12.20%,无效控制率为4.88%,不良反应率为9.51%。结论拉莫三嗪是治疗局限性发作癫痫患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单药使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对照治疗成人癫痫13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托吡酯(TPM)及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发作成人癫痫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33例患者入组,自愿选择进入TPM组58例和CBZ组75例.起始剂量TPM 25mg·d-1,nd,CBZ100mg·d-1,bid.根据患者的发作情况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并充分观察该剂量下的疗效及耐受性,以达最佳或最终剂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变化和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的病例比例评价药物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时间TPM组(8.10±6.35)个月,CBZ组(15.69±10.23)个月.最佳或最终剂量范围TPM组50~300mg·d-1,CBZ组100~600mg·d.按照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或发作增加、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及68.0%(P=0.033 6),因不良反应退出比例TPM组明显低于CBZ组(1.7%vs 14.7%).结论:TPM单药治疗成年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疗效与CBZ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明显优于CBZ.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青少年耐药性癫痫(DBE)采用拉莫三嗪(LTG)添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青少年耐药性癫痫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耐药性癫痫患者选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及评价奥卡西平(OXC)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53例患者采用OXC单药或添加治疗,逐渐加量达个体化剂量,尽可能单药治疗。观察5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发作类型、年龄、合并用药种类及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1例因不良反应早期停药);记录并分析不良反应及停药原因。结果OXC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为73.1%,完全控制率为32.7%,临床疗效与发作类型、年龄、发作频率无关,合并用药种类越少,疗效越好。1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4.5%),包括嗜睡、头晕、恶心、皮疹及其它少见的不良反应。结论OXC治疗癫痫疗效肯定,耐受性好,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降压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把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依拉普利+双氢克尿噻);2组:钙拮抗剂(CCB)+B受体阻滞荆(氨氯地平+倍他乐克);3组:ACEI+CCB(依拉普利+氨氯地平)。观察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经济学评价。结果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济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I+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和成本增量效益,ACEI+CCB成本/效益比高。结论3种联合降压方案,虽然没明确的禁忌症,但CCB+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属于最佳价效比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卡马西平(CBZ)、托吡酯(TPM)和丙戊酸钠缓释片(VPA)在脑炎继发性癫痫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及其负面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例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用药不同分为VPA(71例)、TPM(61例)、CBZ(69例)三组,而后对其在接受了VPA、TPM及CBZ为期1年的治疗之后的疗效进行比较,从而对药物的负面作用做出评价。结果 CBZ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总有效率为72.46%,和VPA的78.87%和TPM 8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手段时, CBZ在部分发作癫痫上的疗效可观,而TPM和VPA对所有类型的脑炎激发的癫痫均起到不错的疗效,而TPM的负面作用较其余两种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CB)的疗效。方法:将CCB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咳嗽平均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等10项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CB)起效较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奥卡西平和托吡酯口服,对照组予苯妥英钠口服。随访5个月~1年,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6例(66.67%),对照组总有效21例(3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3%和53.70%,患者可耐受。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程度低,耐受性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愈美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及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加用愈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和痰液黏稠度等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总有效率,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2.56%,总有效率89.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愈美颗粒能有效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儿童癫痫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2例学龄前期(2~6岁)和36例学龄期(>6~12岁)癫痫患儿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单纯部分性发作(SPS)、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和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SGTCS)四种发作类型,均应用OXC单药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的平均频率作为基线,观察治疗后6、12、24个月时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68例患儿失访4例,其余64例应用OXC单药治疗24个月后,总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38%和82.81%。随访64例患儿中,共有18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6例次,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28.13%(18/64)。OXC单药治疗GTCS、SPS、CPS和SGTCS的癫痫症状控制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癫痫症状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和94.44%(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2.86%和16.67%(P<0.05)。结论:OXC单药治疗GTCS、SPS、CPS和SGTC四种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具有相似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而且学龄期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学龄前期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7%和8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和5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8,(1):40-41
目的:观察持续冰帽亚低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抗癫痫药物等治疗加局部冰帽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癫痫药物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冰帽亚低温治疗,有利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单药治疗的理想给药模式。方法入组患者按初始剂量及加量速度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102例,托吡酯初始剂量25mg/d,每周增加25mg至200mg/d后维持治疗12周;B组97例,托吡酯初始剂量50mg/d,每周增加50mg至200mg/d后维持治疗12周。根据发作频率的不同,A组又分为A1(>4次/月)及A2组(<4次/月),B组又分为B1(>4次/月)及B2组(<4次/月);其中A1组22例,A2组80例,B1组19例,B2组78例。记录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77.5%和42.1%,B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为75.2%和40.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1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54.5%和22.8%,B1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分别为68.4%和36.8%,B1总有效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A1组。B组比A组不良反应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癫痫具有良好的疗效,对发作频率较低的患者宜选用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的治疗方法,对发作频率较高的患者可予较大的起始剂量并以较快的速度加量以尽早控制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难治性癫痫(RE)在添加拉莫三嗪(LTG)或奥卡西平(OXC)或托吡酯(TPM)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累积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21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对照治疗3个月前癫痫发作频度,并对治疗2年结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ADR)及安全性和脑电图进行自身分析对比。结果患者应用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 2年结束后,患者发作频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8.5%、78.1%, ADR的发生率分别为9.6%、19.2%、21.9%,脑电图总的好转率分别为89.9%、78.5%、76.9%。结论 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患者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ADR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