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西城乡中小学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状况,探讨学校内水型传播肠道传染病疫情暴发频繁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南宁、柳州、桂林3个地级市,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9县1市,统一收集、分析其所属范围内寄宿中小学校饮用水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以及饮用人口数等基本情况;随机抽取100所学校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和以水型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采集饮用水水样进行细菌学指标以及氨氮、亚硝酸盐指标检验和评价。结果9县1市有寄宿学校321所,师生人数349730人,饮用地下水源为主(占65.73%);市政供水占26.79%,自备水源占55.76%,乡镇供水占17.45%,后两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100所学校近6年来共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29起,其中24起为水型传播。本次调查水质抽检总合格率为27.00%,其中市政供水为100.00%,有简易消毒设施的自备水为47.37%,无消毒设施的自备水和乡镇供水分别为16.95%和17.65%;不合格指标为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5.00%、58.00%、28.00%。结论广西以自备水源、乡镇供水为主的农村寄宿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对水源防护、饮水消毒等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水源遭受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是多年来广西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学校频繁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需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饮水卫生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
广西寄宿学校饮水卫生现状和水传肠道传染病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中小学寄宿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现状,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11月整群随机抽取近几年曾发生过学校内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广西南宁、柳州、桂林3个地级市所辖的10个县(市);在确定的县(市)内按4:4:2的比例分别随机抽取4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共100所寄宿学校,开展饮水卫生状况调查,并分析了2000-2005年被调查学校水传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寄宿学校水质总合格率仅为27.00%.其中,市政供水学校均合格,无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合格率最低(16.95%).乡镇供水(82.35%)和无消毒设备自备水源总大肠菌群超标率(76.27%)高于有消毒设备自备水源(31.58%),无消毒设备自备水源粪大肠菌群超标率(71.19%)高于有消毒设备自备水源(31.58%),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消毒设备自备水源、乡镇供水寄宿学校水传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于有消毒设备自备水源,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次调查的寄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且与水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应加强学校饮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广西学校自备水源及供水设施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自备水源卫生状况,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方法对412所学校集中式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对供水水质进行微生物指标实验室检测。结果412所学校中对供水水质进行消毒的占41.62%,对蓄水池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洗的占36.47%,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供水卫生许可证的占18.45%。水质检测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41.62%,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3.40%,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9.66%,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7.19%。结论自备水源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较差,供水水质卫生质量合格率低,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广西龙胜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 由调查人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调查.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进行水样品的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 该县中小学校饮用水供水类型以自备水源为主,占91.76%(78/85),市政供水学校占4.71%(4/85),乡镇供水学校占3.53%(3/85);水源类型则以地下水为主,占96.47%(82/85),以地表水为饮水水源的仅占3.53%(3/85).水质合格率仅为5.48%(4/73);超标率高达94.52%(69/73).检测28个项目指标,超标项目有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肉眼可见物、锌、pH、铁和锰等8项,超标率以总大肠菌群为最高,高达90.41%;其次为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89.04%和39.73%,其它5项指标超标率在1.37%~6.85%之间.结论 细菌学指标是影响龙胜中小学校水质合格率的重要因素,存在介水性肠道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风险,需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质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探讨饮用水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关系。方法于2005年对广西3市10县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饮水卫生和介水疾病进行调查,并利用2006年广西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农村学校自备水源供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农村学校饮水水质合格率仅为27.0%,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与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严重,是介水传染病爆发疫情在学校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海市53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质进行监测调查,并对水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质总合格率为15.09%,其中市辖区学校水质合格率为6.25%,合浦县学校水质合格率为18.92%;乡镇或农场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3.33%,学校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11.36%;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其次是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水质影响因素和水池清洗与否及水井卫生防护距离符合与否有较大关系.结论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较为严重的介水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漳州市芗城区2007—2012年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为安全饮水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芗城区乡镇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共检测水样379份,合格率33.5%;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58.2%)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23.4%);6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21.4%)、细菌总数(58.3%)和总大肠菌群(63.6%);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73.6%)、细菌总数(86.4%)和总大肠菌群(87.3%);农村自备水源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细菌总数(46.8%)、总大肠菌群(53.9%)、锰(84.4%)和硝酸盐(85.5%)。结论芗城区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农村自备水源水质除地质本底锰含量较高直接污染地表水外,污染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应加强农村自备水源水卫生监管和政策扶持,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省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对不同水源的24所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的农村学校为分散式供水。总硬度(50%)和硫酸盐(58.3%)合格率较低,其它感官性状、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较高,37.5%的水源细菌总数和/或总大肠菌群超标,余氯全部未检出。24所学校的饮用水均未进行过水质监测,未经过处理或消毒。建议加强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饮水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对不同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和农村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424份,合格水样333份,合格率78.5%。城市与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94.6%、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农村学校自建式供水和农村分散式供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6.0%、71.1%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超标率较高。结论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减少农村自备井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开化县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方法于2007—2008年对开化县77所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自备水源供水水质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开化县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32.47%,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水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结论应加强农村学校饮用水管理,完善水处理设施,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某市2004~2005年二次供水卫生监测资料,寻找该市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以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抽取某市五城区二次供水单位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对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2004、2005年的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90%和92%,微生物超标率分别是8.3%和6.3%。[结论]该市2004~2005年二次供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水体易受生物性污染,需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2.
李萍  马荣庆  王小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24-1625
目的掌握赤南小学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共发病84例,罹患率10.64%。实验室检验,生活饮用水3份,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100%,临检粪便产肠毒素性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87.50%。结论赤南乡集中式供水管网和学校蓄水池水被细菌严重污染,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开水,学生只能喝生水,是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直接原因。乡政府和学校疏于对供水系统的管理,未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和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是导致该次疫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费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保证在校师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2009年8月,对费县辖区内59所各类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检验。[结果]检测水样10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69份,合格率为65.09%。水质合格率,集中供水为82.14%,自备供水为58.97%(P〈0.05);水源水为65.96%,末梢水为62.71%(P〉0.05)。检测指标中,不合格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总硬度、氯化物、浑浊度,不合格率分别为26.42%、23.58%、11.32%、5.66%、0.94%、0.94%。[结论]费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差,水源受到微生物污染,消毒措施不落实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林市农村寄宿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为促进农村学校环境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由受到技术培训的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规定的调查内容、方法和表格对辖区内农村寄宿学校饮水与厕所卫生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桂林市辖农村寄宿学校320所,饮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74.93%(254/339);而供水类型以自备水源供水为主,占59.37%(190/320),其次为乡村级供水占32.19%(103/320);仅有35.94%(115/320)的学校能够提供安全饮水。学校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2.81%(137/320),57.19%为深坑旱厕或浅坑旱厕,卫生厕所粪便无害化水平较低,仅为11.83%。结论桂林市农村寄宿学校以缺乏水处理卫生设施的自备水源供水为主要供水类型,而厕所粪便则成为学校饮水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加强对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和厕所卫生设施建设是预防和控制介水性肠道传染病在该地区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立坚  许建强  王余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64-2564,2567
[目的]全面了解四川省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农村井水水样检测;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验.[结果]抽检的54份一般水样中,62.96%细菌总数合格、68.52%总大肠菌群合格、68.52%粪大肠菌群合格;抽检的54份经处理的水样中,细菌总数96.3%合格,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合格.[结论]政府应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监管和处理,以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Viruses in drinking water can caus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past, hepatitis A and E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drinking- water-borne viral infections, but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small- and large-scale norovirus epidemics have been described, even in Europe. All virus species spread via drinking water are of fecal origin. They are regularly identified in waste water even after conventional multi-stage water treatment. The approved disinfection methods can cope with these viruses if they are not integrated in larger particles. For this reason particle separ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water treatment. Virological tests are not reliable enough to ensure that drinking water is sufficiently virus-free. The examination of 100 mL of water for E. coli and coliform bacteria is not adequate proof either. If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raw water is used, consumer safety must be ensured by calc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s on a case-by-case basis. Such a calcul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virus load of the raw wat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ticle elimination steps and the effect of disinfection. Thos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infection, namely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or UV radiation strength, must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isk of viral infection, and calculated settings must be adhered to, even if favorable E. coli levels may make them seem excessiv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宾川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宾川县内建成的10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枯水期与丰水期的水源水、未梢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枯水期综合合格率为45%,丰水期综合合格率为15%,枯水期合格率明显高于丰水期(χ2=4.29,P﹤0.05),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且多数安全饮水工程点未进行饮用水消毒。结论影响宾川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和微生物指标;安全饮水工程点无人管理和饮水无消毒设施;存在介水传染病、地方病及人畜共患病发生与流行的隐患和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零陵区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及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饮用水质量,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水质分析标准方法对该区16所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分析,并拟定调查表,采用现状加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饮用该水的学生进行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该区中小学校饮用水的合格率仅为25.00%,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近1年16所学校饮水学生的肠炎、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分别为5.68%、0.34%、0.09%。结论零陵区中小学校饮用水存在微生物污染,导致了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为加强监督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17年对云南129个县451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供水工程基本信息进行调查, 同时采集饮水工程水样对水质进行至少31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并通过国家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上报。结果 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供水工程总合格率为57.7%;合格率最低的是微生物指标,尤其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仅64.8%;丰水期合格率高于枯水期;经过处理的合格率高于未处理的;有卫生许可证的合格率高于无卫生许可证的;日供水规模大于500m3合格率高于日供水规模小于500m3的;经消毒且消毒剂余量合格的合格率高于经消毒但消毒剂余量不合格及未消毒的。结论 云南农村中小学饮水最主要的问题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有潜在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可能,应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强化监管,加强卫生宣教,保障农村学校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