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壮健 《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1):14-14
盗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之一,一般多从阴虚论治。然而,由于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疾病的病因、病位和病性的不同,盗汗之同病异治者并不鲜见,兹举盗汗异治验案2则,以就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2.
自汗、盗汗多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而致的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也可由先天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失养所致。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该病以虚证多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偶见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后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五倍粉外敷脐部治疗盗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汗”、“盗汗”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以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金匮》汗证,分为自汗、头汗、冷汗、黄汗及盗汗五种,其证候各不相同,在临床上以自汗、盗汗为多  相似文献   

4.
自汗盗汗在中医属于“汗症”。时时汗出,动则更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自汗盗汗是一种病症,常伴发于一些疾病,也有单发的。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汤治疗自汗盗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非阴虚盗汗治验举隅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周健洪,宋述财关键词盗汗,非阴虚,杂病盗汗为临床杂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一般认为多由阴虚所致,但从临床看,也有非阴虚盗汗者。诚如《景岳全书·汗证》所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  相似文献   

6.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的一种病症。古有“阳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之说,认为盗汗由肾阴不足,营阴不能内守而致,故论治多从补肾养阴着手,兼顾收敛止汗。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盗汗者并非皆虚,湿浊内阻者亦不少。虚证盗汗除睡中汗出,醒来自止的症状外,多有神倦口干,少气乏力,甚至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等症状。而湿阻导致的实证盗汗,究其病机,由于湿阻气机,津液布化失常所致。  相似文献   

7.
汗证包括自汗和盗汗,醒后汗出为自汗,因汗出而醒为盗汗。历代医家多从气虚、营卫不和、阴虚、实热论治,但临床常有不效。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说:“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今根据王氏所论,结合笔者近年来临床实践,就血瘀型汗证谈谈辨治体会。1病因病机汗证有虚实之分,病机总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所致。王氏谈病论医多从气血立论,认为百病皆伤气血,宜从气虚血瘀论治。就血瘀型汗证而言,血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盗汗一名,始见《金匮要略》,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可作为一个症状而见于多种疾病。观今之医籍,盗汗多以阴虚立论,故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考阳虚盗汗,前贤论述颇多,奴《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曰:“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相似文献   

9.
盗汗证多责之阴虚,治以养阴为法,自汗证多责之阳虚,治以温阳为法。但不能从一而论,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须详察病机,辨证治疗。笔者从阳虚辨治盗汗,疗效颇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以博 《四川中医》2003,21(2):12-12
寐中出汗,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是全身性疾病中常见之症。盗汗日久可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临床上应当归纳分型,必须标本兼治,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1.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之特点,汗证又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而临床又以自汗、盗汗极为多见,且常以主证或兼证出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古人云:“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治自汗常宗实表补阳,治阴虚多循降火滋阴。然以余观之,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者,且致汗原因颇多,不仅阳虚、阴虚,且血虚、血淤、痰、湿、邪在半表半里皆能令人汗出。然自汗属阴虚者,盗汗属阳虚者,  相似文献   

12.
“盗汗”是指睡眠中出汗,醒后出汗自止的现象,盗汗在临床上较常见,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在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西药对此病疗效差,而用中药治疗却有较满意的效果。因盗汗可以损伤津液,日久则可以伤阳而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应该积极治疗。笔者用麦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盗汗3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王坤根主任中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学严谨,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诸多中医内科疾病。王老认为,盗汗病因复杂,世人所见阴虚盗汗者多,误以为盗汗皆属于阴虚,实则外感亦可致盗汗。笔者随王老侍诊时见一风热外感盗汗之病例,颇受启发,兹记叙于下。胡某某,男,37岁。夜间盗汗延今1周,上半身为甚,恶寒,伴有发热(38.4℃),闭目即有汗出,吸烟史,咽略  相似文献   

14.
郑卫琴 《新中医》1998,30(1):7-8
盗汗是一症状,多属阴血虚亏。不论成年人或儿童,因病致虚都可出现,但小儿较成人为多。周百川老中医治疗小儿盗汗,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功能不健,在炎暑酷日当令之际,一旦感受暑邪,容易耗伤元气;或受暑感寒而引起高热,高热退后,气液耗伤,均常出现盗汗。又小儿脾胃素弱,后天失调;或过饥过饱,寒热不调,日久脾胃受伤,运化失职,生血之源匾乏,心失所养,汗液外泄故为盗汗。临证可见多数患儿形体消瘦、面色青黄不泽、食少心烦、口干渴思冷饮、夜卧露睛、盗汗等症状。周老治疗小儿盗…  相似文献   

15.
盗汗是一些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种症状,多为阴血虚亏所致,不论成年或儿童均可发生,但小儿较成年人为多见,特别是在夏秋七、八、九三个月之中小儿盗汗发病机会更多。究其原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功能不健,一旦感受暑邪,容易耗伤元气。或受暑感寒,引起高烧,高热退后,而气  相似文献   

16.
自汗与盗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论治自汗和盗汗,多认为自汗属阳虚,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治当滋阴止汗。笔者认为值得探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盗汗是以睡则汗出。醒则汗止为主症的疾病。盗汗以阴虚为基础。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能力颇强,而阴虚是盗汗的基础,故临床上对于不同证型的盗汗。都可使用当归六黄汤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盗汗一症多见阴虚内热、迫液外泄所致,故《景岳全书&#183;汗证》云:“盗汗必属阴虚也”。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盗汗之因,除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外,还可因肝经湿热,或心血亏虚,或肝郁痰滞等引起,故需辨证论治,方能收桴鼓之效。现举数则医案于下。  相似文献   

19.
盗汗多由烦恼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至阴津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本例笔者采用自拟鳖甲龟板甲珠汤治疗顽固性盗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单位麦芽治盗汗山东临沂市中医药职工中专(276005)刘洪涛盗汗之证在临床上多见,且治疗方法繁多而显效不一,但笔者从事医学事业多年,采用单味麦芽治盗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应用单味麦芽(生、炒均可,以炒者为佳)大剂量,一般在60~12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