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NO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NO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模型及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培养体系。酶法测定小鼠心肌及Mφ分泌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iNOS;微量滴定法测定心肌内感染性病毒;RT-PCR法检测心肌病毒RNA;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光镜、电镜检查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1)小鼠心肌内NO于CVB3感染后7~30  相似文献   

2.
NO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嗜鼠心肌Coxackie B3病毒(CVB3m)可诱导BLA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探讨自由基一氧化氮(NO)与VMC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0.1ml100TCD50CVB3m,感染后分批断脊处死小鼠。应用双重荧光染色技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共聚焦显微镜对小鼠心肿中细胞凋亡、NO相关合成酶(NOS1、NOS2和NOS3)及其降解产物(Nitro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脏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祛: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湖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0只,体重250~35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O)组、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组、左旋精氨酸(L-Arg)组、左旋甲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及L-Arg+L-NAME组,每组10只。切除大鼠肝左叶和中叶,右叶和尾状叶热缺血lh建立ALF模型,L-Arg组、L-NAME组手术前后30min经尾静脉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L-Arg或L-NAME;L-Arg+L-NAME组手术前30min经尾静脉注入L-Arg,间隔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在哮喘中的作用已引起关注 ,我们的实验拟探讨致敏大鼠肺组织IL 10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及与内源性一氧化氮 (NO)的关系 ,提供NO对哮喘炎症调控作用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雄性SD大鼠2 0只 ,随机分为 4组 :A组 (6只 )为正常对照组 ;B组 (6只 )为阳性对照组 ,给予卵蛋白 (OVA)致敏和刺激 ,但不用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L NAME)或左旋精氨酸 (L arg)腹腔注射 ,以生理盐水代之 ;L arg组 (C组 )、L NAME(D组 )各 4只 ,每天于OVA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对小鼠急性重型肝炎病理改变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鼠性重型肝炎病理改变的作用,以探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方法:首先运用D-氨基半乳糖(Galn)+细菌脂多糖(LPS),分不同时间建立小鼠急性重型肝炎模型,检测小鼠血清NO、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再观察运用NO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和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模型病变的影响。结果:①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血清ALT、TBil进行性升高,肝组织病理改变由细胞变性,点状坏死逐渐发展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大块出血坏死。不同时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②在正常动物血清中有一定量的NO产生,模型建立后血清NO2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12h浓度可高达111.83μmol/L,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嗜鼠心肌Coxsackie B3病毒(CVB3m)诱导的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0.1ml100TCD50CVB3m,感染后批断脊处死小鼠,应用双重荧光染色技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共聚焦显微镜对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部分相关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VB3m可诱发小鼠VMC。感染病毒后9~12d病变达到高峰,检出率达1  相似文献   

7.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与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电镜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柯萨奇病毒B3(CVB3)心肌炎小鼠不同时期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外周血丙二醛(MDA)。CVB3感染100只雄性Balb/c小鼠,VMC发病率为86%。各期病鼠心肌中均见到凋亡细胞,包括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细胞。TUNEL法检出率为78.94%,中、重度VMC小鼠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VMC小鼠(P〈0.05)。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对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分别埋置应变片,在动物清醒的状态下分别记录空腹和餐后静脉输注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L精氨酸、D精氨酸、硝普钠和血管紧张素Ⅰ后十二指肠和空肠压力变化。结果在餐后注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诱发类似空腹状态下的MMC运动形式;注入NO供体硝普钠,则中断空腹时的小肠MMC周期,诱发进食后小肠运动形式;L精氨酸和LNAME同时输注,消除LNAME的作用,而D精氨酸无此作用。单独输注L精氨酸、D精氨酸或血管紧张素Ⅰ对小肠MMC没有影响。结论小肠神经系统NO紧张性分泌的调节,可能与小肠消化间期和消化期之间小肠运动形式的转换有关,NO释放增加可导致Ⅱ相时间变长,中断或延长MMC;抑制NO合成与小肠消化间期运动形式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平衡在哮喘犬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平衡失调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吸入猪蛔虫抗原复制过敏性哮喘犬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即对照组(A组,6只),哮喘组(B组,6只)生理盐水+哮喘组(C组,6只)N^G-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哮喘组(D组,6只)和左旋精氨本-arg)+哮喘组(E组,6只),观察了ET-1和NO对犬气道平滑肌的影响。结果 ET-1使呼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通过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B-3m病毒(CVB3m)诱发病毒性心肌炎(VMC)感染病毒9d后,VMC检出率93.33%,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V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发现,76.67%感染病毒鼠心肌中发现凋亡细胞,73.33%,有TGF-β1的表达,二者之间分布区域一致,提示细胞凋亡可能参与CVB3m诱导的VMC的发生,发展,而TGF-β1可能参与VMC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3.
L一精氨酸及L-NAME对大鼠胃粘膜保护因素影响的研究侯晓华,刘劲松,钱伟NO(一氧化氮)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参与体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1989年发现其与胃粘膜保护功能有关[1]。我们通过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抑制剂L-NAME对鼠...  相似文献   

14.
NORMALANDDISTURBEDMOTILITYOFGALLBLADDERANDSPHINCTEROFODDI.A.J.P.M.Smout,G.P.vanBerge_Henegouwen,andM.Samsom.DepartmentofGastr...  相似文献   

15.
EGGASAPHYSIOLOGICALMARKEROFMOTIONSICKNESSINASIANANDNON_ASIANSUBJECTS.RobertM.Stern,DepartmentofPsychology,ThePennsylvaniaStat...  相似文献   

16.
1 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 SCIE,BBCI2 ACTABOTANICASINICA CC3 ACTACHIMICASINICA SCI,CCI,CC/PC&ES4 ACTAMATHEMATICASINICANEWSERIESCC5 ACTAMECHANICASINICASCIE,CC/EC&T6 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SCIE,MSCI7 ACTAPHARMACOLOGICASINICASCI,SCIE,CC/LS8 A…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对致敏大鼠气道炎症及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与支气和哮喘气道症以及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应用鸡卵清蛋白腹腔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刺激复制大鼠地敏性气道炎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予OVA致敏,但不用N^ω-硝在左旋精氨酸甲酯或左旋精氨酸,以生理盐水代之;用药组,每天给予OVA雾化前分别给予300mg/kg的L-arg或30mg/kg的L-NAME腹腔注射。  相似文献   

18.
STUDIESANDAPPLICATIONOFPYRCTHROIDTREATEDBEDNETSFORCONTROLOFMALARIAVECTORSINP.R.CHINAPanBo,LiZu-zi,HuangQi-LinInstituteofParas...  相似文献   

19.
HORMONALREGULATIONOFGASTRICEMPTYINGANDITSAPPLICATIONINTHETHERAPYOFGASTROPARESIS.TL.Peeters,M.D.GutHormoneLab,Leuven,Belgium.T...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哮喘发病中Th1和Th2细胞间功能不平衡的原因及调节机制,本组观察了哮喘发作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白细胞介素(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及分泌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体外实验中左旋精氨酸(LArg)及Nω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其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哮喘组:根据1997年全国哮喘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诊断的1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34岁,均为支气管舒张试验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15%或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