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程度,对判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价值。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及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我院门诊病人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43岁。所有病人均符合高血压病LVH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肥厚。1.2 方法 凡入选病人均停用抗高血压药2周,2周后始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每日1次,2周后如果疗效差,可…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QT离散度 (QTd)及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高血压 (EH)病左室肥厚(LVH)与QTd、HRV的关系也受到重视。现对我院 43例EH伴LVH者测定QTd、HRV及HRVI,40例健康人、3 6例EH无LVH者进行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EH并LVH组 (A组 ) :43例 ,均符合WHOEH诊断标准 ,排除冠心病、心衰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者 ,经心脏彩超检查为LVH者 ,男 2 3例、女 2 0例 ,年龄 ( 5 2± 6 7)岁。EH无LVH组 (B组 ) :3 6例 ,EH诊断标准同A组。心脏超声排除…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心肌缺血时间对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44例LVH患者系我院连续住院的患者,符合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剔除影响QT间期及其测量的有关因素。男113例,女31例,平均...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指标,其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现对97例高血压患者的QTd值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左室肥厚及血压值对QT离散度的影响。临床资料:本组均符合WHO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33例,年龄40~72岁。均排除影响心电图QRS及ST-T的因素,如心房扑动及颤动、室内传导阻滞、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均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经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后分为心肌肥厚(LVH)组45例和无心肌肥厚(NLVH)组…  相似文献   

5.
QT间期离散度 (QTd)代表心肌复极的不一致性 ,其升高被认为是严重心律失常危险性增加的标志。文献报道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时QTd增加 ,无心肌肥厚者QTd正常。本文观察长期运动性左心室非病理性肥厚时QTd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 (QTcd)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对象 :2 0 0 0年 1月~ 5月选择本市体育学院 (1组 )和其它单位机关工作人员 (2组 )体检正常男性各 2 6例 ,两组年龄均在 18~ 3 5 (2 7± 6)岁 ,排除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者。 1组长期运动个体为每天跑步 >2 0 0 0米 ,坚持 7± 3年 ,同时兼有其它专业运动。方法 :所有…  相似文献   

6.
吲哒帕胺是 90年代提倡使用的新型降压药物 ,具有降压效果肯定、作用维持时间长、副作用较少等优点。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观察其对高血压病 (EH)、左室肥厚 (LVH)的逆转作用及对QT离散度 (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EH伴LVH组 (A组 ) 均选自门诊及病房确诊、符合WHO诊断标准的EH者 ,经病史、体检及有关检查排除继发性原因 ,剔除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引起者。经超声心动图 (UCG)确诊为EH伴LVH者共 3 5例 ,男 19例、女 16例 ,年龄 42~ 72 (平均 5 2± 8 4)岁。部分…  相似文献   

7.
QT间期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对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57例,其中合并左心室肥厚(LVH)者(EH+LVH组)30例,无合并左心室肥厚者(EH-LVH组)27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24例。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法求得左心室重量,同时从心电图上测得QTd与校正后QTd(QTcd)。EH+LVH组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结果:①EH+LVH组患者QTd与QTcd明显大于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而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QTd和QTcd与左心室重量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及r=0.61,P<0.05);③治疗6个月后,QTd和QTcd、左心室重量均降低,且QTd缩小程度(ΔQTd)、QTcd缩小程度(ΔQTcd)与左心室重量减轻程度(ΔLVM)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患者QTd增大的主要原因;QTd可作为左心室肥厚程度的评估指标;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小QTd。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生理及实验室检查均证实心肌缺血可导致心律失常 ,影响冠心病 (CHD)的预后。由于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因此反映心肌的血流灌注。本文观察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老年CHD患者QT离散度的作用 ,以期对临床治疗与预后估计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7年 4月~ 1999年 3月 ,本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 43例 ,男 2 6例 ,女 1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3 4岁 ,其中心绞痛 3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10例。合并 2型糖尿病 (DM ) 31例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EH) 39例 ,其中Ⅱ期 2 5例 ,Ⅲ期 14例。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60例用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QTcd。结果LVH组患者治疗后LVMI明显减少(P<0.001),LVH逆转率72%。LVH组QTcd治疗前显著高于无LVH组(69.1±17.3比40.6±11.6mS,P<0.001),治疗后明显降低(69.1(17.3比43.9(12.6ms,P<0.001),而无LVH组治疗前后QTcd无明显变化(P>0.05)。LVH组中LVH逆转者QTcd明显小于未逆转者(38.2±10.4比60.0±16.1ms,P<0.001)。LVMI与QTcd之间呈正相关(r=0.678,P<0.001)。结论高血压LVH时QTcd增大,苯那普利长期治疗使LVMI减少的同时QTcd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QT间期、QT离散度正常值界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QT离散度 (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但QTd的正常参考值大样本研究报道尚少 ,且检测计算方法不尽统一 ,为界定健康人QT间期、QTd的正常参考值 ,分析性别、心率以及不同的心率校正方法对QT间期及离散度影响 ,特作如下研究。1 资料及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经全面检查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及其它心血管活性药物。心电图正常 3 63例 ,年龄 2 .5~ 93 ( 46.90±16.65 )岁 ,男 2 16例 ,女 147例。研究对象按心率分 :40~ 49、5 0~ 5 9,60~ 69、70~ 79、80~ 89、9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抗左心室肥厚 (LVH)新机制。1 对象和方法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1月选取原发性高血压 (EH )伴LVH患者 60例为EH伴LVH组 ,随机分成氯沙坦 (losar tan)干预者 30例、西拉普利 (cilazapril)干预者 30例 ;EH不伴LVH患者 60例为EH不伴LVH组 ;入选患者均未经治疗或经治疗已停服降压药 2周以上 ,2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均有可比性。    LVH诊断标准 :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男 >12 5 g/m2 、女 >12 0 g/m2 ;血…  相似文献   

12.
QT离散度 (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 ,在许多心脏病中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我们观察了 65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QTd ,以探讨QTd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选择近 2年资料较完整的住院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 65例 ,其中男 43例 ,女 2 2例 ,年龄 60~82 (平均 68 4)岁 ,平均心衰病程 5 5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心功能Ⅳ级 46例 (70 8% ) ,心功能Ⅲ级3 1例 (2 9 2 % )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均有心脏扩大 ,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为(66± 5 2 )mm。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 (QTd)是表示心室肌复极的离散程度 ,其产生与区域性心肌细胞复极不均有关。为探讨高血压患者QTd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 10 8例各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 (ECG)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 ,比较其结果 ,发现两者相关性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 8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男 72例 ,女 3 6例 ,年龄 3 8~ 5 8( 48± 10 )岁 ,高血压Ⅰ期 3 5例 ,Ⅱ期 60例 ,Ⅲ期 13例。排除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 ,检测前 2W未用能引起心律改变的药物。患者均在同日内…  相似文献   

14.
肥厚性心肌病的QT离散度分析谭家余黄湘陈一伟BujaG等[1]发现肥厚型心肌病(HC)患者QT离散度(QTd)明显增大,并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本文研究QTd与HC的类型、心律失常、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资料36例HC患者(男29例,女7...  相似文献   

15.
晚近的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的增加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方面有很高的价值[1,2]。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且这又常源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4]。本文分析了110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电...  相似文献   

16.
QT离散度 (QTd)是指常规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量度。它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 ,是心电不稳的一个标志。本文观察分析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QTd及心率校正后QT离散度 (QTcd) ,旨在探讨老年AMI患者QTd、QTc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AMI组 :选择 3 6例发病 2 4h内就诊住院有Q波AMI患者 ,男 3 1例 ,女 5例 ,年龄 60~ 82 (平均 64 7)岁。入院后 5d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其中 16例出现下列心律失常 :频发室早 (>6次 /min)、成对室早 (PVS)、PVSRonT、室速 (…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心绞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QT离散度(QTd)变化 ,并与缺血性ST段改变作对比 ,以探讨它们对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绞痛的诊断价值。一、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系 1 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因阵发性胸痛反复发作而住院的患者。肯定冠心病组共 1 78例 ,其中男 1 2 7例 ,女 5 1例 ;正常对照组 :共 4 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15例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肋间神经痛。2 QTd和ST段位移的测量 :QT间期每个导联测 3个心动 ,取平均值。QT间期能清晰测得的导联不足 9个者剔除。QTd =最大QT间期 (Q…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 ,QT离散度(QTd)明显增加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1 ] 。近年来研究表明 ,成功的溶栓治疗可降低AMI患者的QTd。我们对 40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QTd、JT离散度(JTd)进行了观察 ,以探讨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d、J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8月符合溶栓适应症患者 40例 ,其中男 3 2例、女 8例 ,年龄 ( 5 0 .4± 16.8)岁。均无电解质紊乱、室内传导阻滞。未使用对心肌有影响的药物。诊断采用WHO标准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判断溶栓成功与否的…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CHF死亡的病例中约47%[1]为心源性猝死,而且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如何识别猝死的高危患者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复极过程的不均匀性,可用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者对86例CHF患者测定QTd及血镁浓度,旨在了解CHF患者QTd的变化,并观察QTd与血镁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CHF组86例CGF患者,男55例,女31例,年龄40岁~7…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表明 ,Q -T离散度(QTc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1 ] 。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 ,QTcd可发生改变。本文观察了 3 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 3 0d海水浴体疗前后QTd的变化 ,并探讨了海水浴对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 0 0年 7~ 9月间入我院疗养的冠心病患者 3 1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5例 ;年龄 60~ 75 (65 47± 6 76)岁。均经原单位及入院后确诊 ,符合 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时病情稳定 ,疗养期间少数患者仍服用维持药量。利用鼓浪屿天然海水浴游泳场 ,每日于涨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