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明朝张介宾也认为:“古人的预防之道,由于治于未形。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  相似文献   

2.
《医药保健杂志》2014,(1):107-108
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后2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即主张“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动功等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基础理论》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涵义应该是广义的,应包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在内,即属于基础医学范畴,而《中基》的涵义是狭义的。关于“中医学”除了基础理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外,还应当包括康复医学在内。所以中医学“是我国几千年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和康复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4.
从气血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霞 《天津药学》2009,21(3):52-5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为当今世界四大致盲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中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有命名,但前人早有认识,如《河间六书·宣明方论·消渴总论》提出,消渴一症所变为“雀目与内障。”根据其临床表现,现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云雾移睛”,“内障”,“暴盲”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归属中医学中“痹证”、“痿证”范畴,一旦发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常使肿瘤患者的化疗时间推迟、化疗强度降低,甚至停止化疗,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增加病死率,因此应重在预防。目前用于预防该毒性反应的西药众多,但临床疗效有限。近几年中药在预防神经毒方面展现出一定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整理归纳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中医学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荣为充,气味合而养之,以补精益气”,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在食养上春夏之际亦可进食些甘温之品以护养人体阳气。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是指某些冠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心悸”、“怔忡”的范畴,对心律失常,中医学还常以脉象改变加以描述,如迟脉、数脉、促脉、结脉、代脉、绝脉等。目前,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型尚无特效疗法与药物,笔者以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治疗4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归为“消渴”范畴。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中医理论认为,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使形体肥胖,生湿生痰,蕴而为热,痰湿阻滞气机,进而发展转为“消渴”。可见,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控制饮食对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这与当今对全民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刘星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7):398-400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但其内涵及本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大概说来,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天人合一”的萌芽阶段--合的本质在“巫”;②汉前以阴阳五行为构架的“天人合一”观--合的本质在“气”;③宋明时期的“天人合一”观--合的本质在“理”。“天人合一”的不同认识,给中医学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深入把握中医学特质,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及人体生活现象、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反复观察、实践、并经过综合归纳、分析、逐步把“整体观”作为了中医学一大基本特点。在对某些药物草本功能的实践、临床治疗效应的反复观察,经过抽象思维的推导和升华,概析了“象形论”。所谓整体观念,即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象形论”是取其形态的相似,相近的物质产生了相类似之功效及生理,总结了“象形理论”。“象形论”是在整体观理论指导下之联象而产生的概论,广泛的“象形论”融人于“整体观”中。“整体观”指导“象形论”。现以各个方面对“整体观”中“象形论”进行肤浅之联想谈析。  相似文献   

11.
白洁 《北方药学》2014,(6):97-98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起源甚早,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孙思邈亦提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治未病要义在于预防,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人类已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延续。中医“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戴志澄 《医药世界》2003,(11):20-21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很早就十分重视预防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并提出了不少预防疾病的方法,如在秦汉时期,我国巳知应用狂犬脑敷于被狂犬咬伤伤口预防狂犬病。我国早在十六世纪就有应用人痘接种技术、以预防天花的记载。“预防为主”这条方针在建国前的革命根据地已经提出,并在工作中实行过,在当时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种公共卫生活动,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保护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自拟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全身小血管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常因感染、药物、寄生虫:食物等致敏而发病。当肾脏受累时可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其主要表现为尿液改变,如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亦可有浮肿、高血压、肾功衰竭等。可归属于中医学“葡萄疫”、“紫癜风”、“肾风”等范畴。  相似文献   

14.
医学科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是人,因此,每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在进行医学研究与医疗活动时,都会融入适应于自身生存环境(包括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医学知识。中医学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人关于生命与医疗的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和“治未病”的  相似文献   

15.
李炫知 《华夏医药》2004,8(6):21-24
中医学的专业化具有中国特色,即中医学的专业化是由政府推追的,因此在专业化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上都跟西方的专业化有所不同。首先,在中医学的专业化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政策的支援来推进了专业化的追程,从而中医学在集团内部的组织还没完善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其次,在创造专业化条件的过程中,中医学得到政府所谓“民族医学的复活”的意识形态支持而获取了很高的地位。再次,从发展战略变化的角度看,中医学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为转折点从“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战略转变为专业化的发展战略。更有意义的是,自从追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引入例如资本主义模式,但由于受到政治特色的影响,中医学的专业化过程仍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基本理论源于中国哲学,而易学思想实为中国哲学思想之根源。“取象比类”思维最早源于《易经》。如《易经·系传》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相似文献   

17.
寒、热、燥、湿,要对症化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痰”,老百姓往往会想到从口中吐出的“痰”。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此外,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谓“胃脘痛”是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一类证候,大致包括西医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类疾病。中医学用精辟的语言对这类疾病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描述,至今仍科学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店》2009,(6):95-95
血对女人的一生,尤其珍贵。女性由于有周期性失血的生理特点,而与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女人一生的经、孕、产、乳的不同生理过程,均与血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学早就有“女人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妇女以养血为本”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的“治未病”既是一种预防思想,也是一种治疗措施,预防人体从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做好防治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发作,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笔者现将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