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中药的色质气味,对分析中药的功效,指导中药的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历代著作及医家,皆有论述与发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说明味的作用;即辛、甘、淡,具有发散渗利作用,为阳。酸、苦、成,具有涌吐泄降作用,为阴。又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例》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此论即是说治病的方法,也是说用药的原则。《素问·宣明五气论》说:  相似文献   

2.
中药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罗炳锵 《中药材》1990,13(2):41-44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一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升、降、浮、沉)及归经. “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咸属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不断揭示中药的气、味是有  相似文献   

3.
《傅青主女科》月经病治肝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运文 《山西中医》1990,6(3):30-31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是中医妇科有价值的著作,其中月经病以治肝为主的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兹就笔者学习体会,分述如下。一、肝脾气虚,年老血崩,当补肝脾之气《女科·年老经水复行》曰:“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肝主藏血,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谓“体阴而用阳”。肝之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一种能力。肝之阴血,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的这种阴阳关系,与其他各脏阴阳关系一样,都是相互作用,阴阳互根。《灵枢·天年篇》谓:“五十岁肝气始衰”,  相似文献   

4.
一、古为今用 《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相转化,亦体现对立的统一,故《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亦此旨也。阴阳是互补互根的,但必须与自然界相应调节,如《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顺其生长之性,秋冬养阴,顺其收藏之性,以存其  相似文献   

5.
梅全喜 《中药材》1995,18(3):159-160
《本草纲目》在部分药物的性味记载上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似有补正必要。 雄黄 石部第九卷雄黄条载其性味为“苦、平,寒”。 [补正] 雄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性味“苦平寒”,时珍承其所说,实属不当。时珍于雌黄条载过“生山之阴,故曰雌黄”、“雌黄、雄黄同产,但以山阴山阳受气不同分别”的论点。中医理论认为“雄为阳、雌为阴”,“向阴则热,背阴则寒”,“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从中医理论看雄黄当属温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其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者能散能行;甘者能补能缓;酸者能收能涩;苦者能燥能泄;咸者能软能下;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相似文献   

7.
“治求其属”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其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强调探求疾病的本质属性、疾病证候与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遵循“治求其属”的治疗法则,常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关于“五态”人的论述,最早记载于《灵枢经·通调论篇·通天七十二》中,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1]张介宾对本节所论阴阳“五态”人辨证施治解释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者,非如经络之三阴三阳也。盖以天禀之纯阴者曰太阴,多阴少阳曰少阴,纯阳者为太阳,多阳少阴者曰少阳,并阴阳和平之人,而分为五态也,此虽禀赋为言,至于气血疾病之变,则亦有纯阴纯阳,寒热微甚,及阴阳和平之异也。故阳藏者偏宜寒,阴藏者偏宜热,或先阳而后变为阴者,或先阴而后变为阳者,皆医家…  相似文献   

9.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为之作注谓“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谓求其属也。”经文自此精辟注释,对寒热虚实阴阳水火之论发挥殆尽,此一治虚理法遂垂训千古,为后世临床治疗虚弱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准则。但细绎原文对照临床,“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阳,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阴”又别具奥理。兹不揣愚陋,简述于次。一、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苦寒泄热法治热征,病不愈反见热者,非为实热证,实为阴  相似文献   

10.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11.
<正> “隐曲”一词,源于《列女传·六阿谷处女》:“阿谷之隧,隐曲之地”其在《内径》中总有三篇,五处出现。其本义有幽深偏僻之意,然在《素问》诸篇经文中究竟如何阐释,历代注家及近代研究者各持已见,尚无定论,笔者以为该词当活解,试浅释如下: 一、指前阴病、二便不利《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又云:“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能隐曲,五日死。”隐曲,王冰注:“味不化则男子精少,是以隐蔽委曲之事不能为也”。李念莪、高士宗等亦,从其注。《中华大字典》隐曲条注:“谓使泻也,指女子不月,男子少精,是以不能泻精血也。”均指前阴病而言。《唐代·安禄山传》:“隐曲常疮。”意谓前  相似文献   

12.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而对“酸苦涌泄为阴”,历代医家均释为酸主收,苦主泄。如王冰云:“酸收苦泄,故涌泄为阴,”又云:“涌,吐也。泄,利也。”他认为涌是吐,泄是泻。还有吴鹤皋、李念莪等也有类似的看法。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的解释也是如此。而张隐庵则认为:“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而笔者则认为,酸苦是指药物的味,属阴;  相似文献   

13.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类经》释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静香楼医案》云:“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尤氏之论,可谓一语中的。由此可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燮理阴阳,阳病治阴法。例1陈某某,男,38岁。2002年3月19日初诊。一载前罹“乙肝”兼胆囊炎,已服中西药1年多,迭进清利湿热、辛散疏肝之品,病情始终不稳定,肝功能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14.
《尚书·洪范》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后人一般认为“润下作咸”是从海水得出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曲直作酸”是由木果得来的;“稼穑作甘”是酒酿得来的。但对“从革作辛”却无完满的解释。古人对“从革作辛”的“辛”相关的解释主要有二,一是“辛”谓“新”,言秋季庄稼新成熟,而五行与四季的配属是秋属金。《礼记·月令》“其日庚辛”,郑玄注:“庚之言更也,辛之言新也。日之行秋,西从白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二是“辛”即金味。《周礼·疡医》“以辛养筋”,郑玄注:“辛,金味,金之缠合异物似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胜酸”,王冰注并言:“辛,金味”。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金生辛”,王冰注:“凡物之味辛者,皆金气之所生也”。《洪范》“从革作辛”,孔颖达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我认为,“从革作辛”这句话应从古人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阴用阳”非独肝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体阴用阳”始见于《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自此,一直为中医界所沿用,作为肝脏特性之一,以冀区别于其他诸脏。考体用学说,在《素问》中已有见及,五脏皆有其体、用,但未涉及阴阳之属性.《素问》明言“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五脏皆属阴,非独肝为阴脏,故拙见“体阴用阳”非独肝也。体,谓形质、形状也,即可供观察之形体。在脏象学说中“体”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脏腑相关的体表组织,若《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肝生筋,在体为筋;心生血,在体为脉;脾生肉,在体为肉;肺生皮毛,在体为皮毛;肾生骨髓,在体为骨。”故在五行归属中,筋、脉、肉、皮毛、骨,合而有“五体”之称。二是指脏腑所藏之物质,肝之所以有“体  相似文献   

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对此,历代医家及其著作解释甚多,但多倾向于:凡辛甘具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具有催吐、泻下作用的属于阴之解释。今据笔者之体会,略述己见如下:一、历代之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撰《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为:“非惟气味分正阴阳,然辛甘酸苦之中,复有阴阳之殊气尔。何者?辛散甘缓,故发散为阳;酸收苦泄,故涌泄为  相似文献   

17.
论三焦     
历代医学家对三焦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使后之学者疑难丛生无所遵循,故有论清之必要。三焦,包括上、中、下三部分,是六腑之一。《难经·三十八难》云:“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张世贤注曰:“其腑不同各腑之在内。”《灵枢·经脉篇》云:“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循属三焦。”又心包络“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络,历络三焦”。这说明三焦与心包络,一脏  相似文献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历代许多注家,都据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论述,解释为用寒药治热证,热不退而反增者,是真阴不足,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治以滋阴,阴足则火自灭;用热药治疗寒证,寒不减而反甚者,是真阳不足,所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治当温补,阳足则寒自消。吴崑、张景岳、张隐菴等,均持这种观点。如张景岳谓:“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  相似文献   

19.
<正>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及现在的统一教材,均按阳病从阴着手治疗,阴病从阳着手治疗之意解释。即阳盛因阴虚导致者,治其阴虚;阴盛因阳虚导致者,治其阳虚。王冰则更明确地列出本篇上段原文中“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句为例说明“阳病治明,阴病治阳”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意。这样解释不完全符合原意。他只谈了阳病可以治阴,阴病可以治阳这一面,没有谈阳病也可以治阳,阴病也可以治阴这一面。原文的本义应该是:阳病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浅析阴阳理论在<伤寒论>药物煎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载方 1 1 2首 ,配伍严谨 ,用药精当 ,后世尊称为“方祖”。笔者在对《伤寒论》的学习中 ,深感用《内经》阴阳理论指导药物的煎法乃医圣用药之一大特点。现不揣卑陋 ,简介如下。1 《内经》阴阳理论对药物性味功效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阳为气 ,阴为味。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泻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又云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泻为阴。”故药物以气味划分阴阳 ,则辛甘者总属阳 ,酸苦者总属阴 ,又可据其气味之厚薄而复分为阳中之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