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口疮,是口齿科常见病之一。临证治分虚实,有内治,外治二法。其内治者,多以辨证而施。如属实火致病者,用清胃散、凉膈散、导赤散之类,以清心脾之火热为治;若因虚火致病者,用天王补心丹、甘露饮、六味地黄汤之属,以滋心脾(胃)肾之阴为要;若因阳虚致病者,有附子理中汤、桂附地黄汤之徒,以温脾肾之阳为施;若因气虚致病  相似文献   

2.
小儿之体有别于成人,形神体用皆娇弱柔嫩,遗尿之病时有发生。余思中医传承千年而不衰,故当上下求索,于古今往来间探寻其辨治小儿遗尿之道,以明求其因而知其机,通研其理法方药,以解小儿遗尿之苦。言小儿遗尿之病总不离于肾之虚,而五脏六腑皆可相关,其机乃属三焦失司而膀胱不约,其治当以补肾固本止遗为要,寒热虚实者,则随证而治。而专方成药者常有其便利之处,临证遣方用药多可加之用之。  相似文献   

3.
辨証者,辨証之分表、里、塞、热、虚、实也;論治者,論治之有标本、緩急、先后,虚实及治貴应变、治勿偏执、保护胃气、务求其本等法之謂也。夫医有大法焉,病之为变,不可端倪,則当就大法而求法外之法,苟偏执己見,不知矩度,詎能得圆活之机,治沉难之病乎?而辨証論治一法,为医者之准绳,特举各家說法逐層辨析,一管之見,质諸高明,加以指正。 (一)治有标本张景岳曰:病有标本者,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  相似文献   

4.
齿痛辨治     
王顺治  王缄 《河南中医》2004,24(2):59-60
治齿多从肾胃二经入手。治齿痛之要,首分虚实,大法虚多责肾,实多责胃。再者,胃与大肠同属阳明,胃之经络交上龈,大肠经络走下龈,故治齿痛实证者又离不开大肠。齿痛之因固然较多,但以阳明热盛,阴虚火旺以及风火、湿热之邪所致者为多。大凡初得骤痛者为实火,日久隐痛者为虚火。兼上下牙龈红肿者为实火,牙龈不红不肿者为虚火。另  相似文献   

5.
浅论从治法     
<正> 凡治病,有正治,有反治。逆其证象而立方遣药,就是正治;顺其证象而立方遣药,就是反治。内经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就是此义。逆而治之者,多为顺症,就是寒热分明,易于诊断的病情。如泻热救阴之用大承气汤;顺而治之者,就是诊断较难,模棱两可的病情,如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疾病之需用逆治法治疗者,往往是一目了然,处理较易。而疾病之需用从治法治疗者,则难免一时进退维谷,踟蹰难前,此即“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谓也。如辨证问题解决不了,则施治就更为不易了。因此,从治之法,为必不可缺之研究课题。笔者尝谓,假如病人临床表现为阳盛阴  相似文献   

6.
正人之血,即天地之水也,在卦为坎(坎为血卦)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坎之上下两阴爻,水也;坎之中阳,气也;其原分自干之中阳,干之上下两阳,臣与民也;干之中阳,在上为君,在下为师;天下有君师各行其道于天下,而彝伦不叙者乎?天下有彝伦攸叙,而水不治者乎?  相似文献   

7.
缪仲淳治吐血三要法,其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吐血之来,愚见有只吐一二口而止者;有来势颇急倾碗盈盂而吐者;亦有始吐数口继而大吐者。故治法根据证情,针对病势,当以止血为第一要着。盖血止虽有宿瘀而尚徐可图治;若血出不止,则血竭气越,  相似文献   

8.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9.
痃,是中医学病证之名,《难经》指出:“痃皮厚也,在肌肉之间,而可见者也。”《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痃是形容脐的两旁各有条状物筋块扛起,状如弓弦大小不一,或痛或不痛。”治痃之要: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痃病未久,痃气实者,非攻不能去,须审视元气未亏损者,宜速攻之可也,当以行气开滞等药融化而潜消之法。方选活络效灵丹(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此方是张锡纯创立,以治气血凝滞,痃  相似文献   

10.
名医名言     
《新中医》2006,38(7):60-60
张璐:单方治冷哮痰喘,用胡椒四十九粒入活蛤蟆腹中,盐泥煅存性。卧时分三次醇酒服之,赢者凉分五七服,用之辄效。若有伏热者误用,喘逆倍剧,不可不辨。(摘自《张氏医通》) 邵长荣:射干为治咽喉疾患之要药。临床常用其治喘,其机会有时甚至多于麻黄。本药性味苦寒,具利咽清肺之功,而无麻  相似文献   

11.
<正>《痿论》云:五脏使人痿,而本于肺热叶焦。终之曰: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原于手太阴一经,以热相传而成,而治之者,惟取足阳明一经以为要。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总宗筋而束骨以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手足不用  相似文献   

12.
短气一症 ,似喘而非喘 ,为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之状。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辨之颇详 :“所谓短气者 ,呼吸虽数 ,而不能相续 ,似喘而不摇肩 ,似呻吟而无痛者 ,短气也。经所谓短气者众 ,实为难辨之证 ,愚医莫识之 ,为治有误者多矣。要识其短气之真者 ,气急而短促 ,谓之气短者是也。”短气在《伤寒论》中凡六见 ,有在表在里之分 ,解表攻里之治。下面分别探讨———1 短气之病因病理肺主气 ,司呼吸 ,短气一症 ,总与肺脏有关。邪在表或邪入里 ,或在脏或在腑 ,若导致气机不畅 ,肺气不利 ,则可发为短气。《伤寒论》4 8条之短气 ,是因太阳病 ,发…  相似文献   

13.
高莉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7-1918
张锡纯先生认为:心、肺阳虚,肾失封藏是痰病之本。治痰要分虚实,重缓急,求本源;实痰宜开,虚痰宜补,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开补并举;急者以消痰、祛痰为主,缓者宜治本图缓为要。还分析总结了张氏治痰护肝,善用芍药对风痰治疗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甲乙经》一书,乃《针灸甲乙经》之简称,为晋代皇甫谧据《素问》、《针经》、《针灸治要》三书内容除去重复重新归类编撰而成,是针灸学的一部宝贵典籍。由于年代久远,文字错简脱落者有之,亥豕鲁鱼者有之,字形义训变迁者亦有之,今人一般很难通读之,必须采用研究古籍方法始克奏效。  相似文献   

15.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历代许多注家,都据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论述,解释为用寒药治热证,热不退而反增者,是真阴不足,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治以滋阴,阴足则火自灭;用热药治疗寒证,寒不减而反甚者,是真阳不足,所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治当温补,阳足则寒自消。吴崑、张景岳、张隐菴等,均持这种观点。如张景岳谓:“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  相似文献   

16.
三棱、莪术“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癣,女子癥瘕,月闭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而耳食者流,恒以其能消坚开瘀,转疑为猛烈之品而不敢轻用,几何不埋没良药哉。”(张钖纯:《医学衷中参西  相似文献   

17.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者除之",此乃治实证原则;"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此乃治虚证纲要.一般来说,对于"治实原则"大多能遵从,而对"治虚纲要"则认识不足、疑虑颇多.  相似文献   

18.
妇科血证是常见的、多发的病证,以阴道出血为特征,临床可见于经、带、胎、产、杂五大类疾病。因此治血法在应用上也比较广泛。妇女的生理功能无不以血为用,其治疗大法以气血兼顾为要,无论证候虚实,尚无独活血为治者,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正如唐容川所言:“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主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  相似文献   

19.
仝宗景 《山西中医》1991,7(3):11-12
治产后缺乳,需审证求因,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虚者宜大补气血,实者宜舒肝理气,此乃诊治大纲。乳汁来源于气血,故治缺乳,需时时以顾护气血为要,切不可一味通乳而草率从事。至于升提、清心二法,乃笔者通过学习傅氏方药,结合本人临症经验悟出,可为产后缺乳之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莉莉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7-1918
张锡纯先生认为:心、肺阳虚,肾失封藏是痰病之本。治痰要分虚实,重缓急,求本源;实痰宜开,虚痰宜补,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开补并举;急者以消痰、祛痰为主,缓者宜治本图缓为要。还分析总结了张氏治痰护肝,善用芍药对风痰治疗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