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认为恶性疟配子体能感染按蚊的时间很短,本实验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方法是:(1)将门诊发现的携带恶性疟配子体的疟疾病人收进病房,给予口服单次量的氯喹(10毫克基质/公斤)。这里仅报告于服药后配子体血症明显增加的11例的观察结果。每个病例在病房观察7~10天,以后在门诊至少继续观察14天。每天涂制厚、薄血膜,计算配子体数及白细胞数,待配子体密度达高峰后,每天在薄血膜中观察100个配子体,计算其雌雄比例。另涂制湿血膜立即放在温盒内达40分钟,然后观察小配子体的出丝能力;(2)选择4例进行2次按蚊感染试验,即  相似文献   

2.
3.
60例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携带者,其中25例接受脑疟佳治疗,22例用伯喹和13例用氯喹治疗。给药后配子体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3.4,4.1和27.4d。脑疟佳的杀配子体效果和伯喹相似,而明显优于氯喹(P<0.01)。另8例病人,给药后观察配子体对媒介按蚊的感染活力,5例给单剂75mg 脑疟佳,给药后12h,4例完全阻断配子体对按蚊的感染,而50mg 组的3例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4.
有关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探索,始于Smalley(1976)~[1]。此后,Jensen (1979)~[2]、Sinden(1979)[3]等都证明配子体可从体外培养的无性体中分化出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前已能体外培养出成熟的配子体。培养的配子体感染媒介按蚊,可在蚊体内发育为形态正常、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子孢子~[4-7]。下面仅就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一、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研究表明,使用Trager和Jensen(1976)~[8]培养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告一种能维持较稳定培养条件的用培养瓶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瓶法比常用的蜡烛缸培养皿法能较稳定地产生形态上成熟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所试的4个分离株中Fcc—1/AH,Fcc—7827/HN及Fcc/AH3均能产生大量配子体,且有90%以上发育到Ⅴ期,可用于配子体培养实验,Fcc—1/HN产生配子体极少,仅有个别能发育到Ⅴ期。  相似文献   

7.
引起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分化为雌、雄配子体的原因不明。在恶性疟原虫培养时尽管培养条件相同,但有的分离物形成的配子体数量就较多。这一现象提示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就有可能得到能形成和不能形成配子体的细胞系。本文报道以恶性疟原虫洪都拉斯株分离的一个非配子体形成和2个有配子体形成的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结果。每一原虫细胞系均用相差显微镜油镜检查。确定在培养的小滴中仅含一个原虫而后才进行选择的。分离物经22或26天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最小浓度的乙胺嘧啶抑制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无性体增殖,从而获得纯配子体的方法。同时将此培养纯配子体的方法用于观察Ⅲ期配子体对氯喹、卤泛曲林、乙胺嘧啶、奎宁的敏感性。使用的恶性疟原虫为NF54株,它对氯喹、乙胺嘧啶、卤泛曲林、奎宁均敏感。以不同方法配制药液。用蒸馏水配制1×10~(-3)mol/L的氯喹,0.5%乳酸配制1×10~(-2)mol/L乙胺嘧啶,70%乙醇配制2×10~(-3)mol/L卤泛曲林,蒸馏水配制1×10~(-3)mol/L的奎宁。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按不同浓度稀释药液。  相似文献   

9.
疟疾的传播需要外周血液中存在着感染性配子体,控制其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使用传播阻断疫苗(TBV)。本文报道于1994年9月至12月对疟疾传播季节冈比亚河流域南岸Wellingara镇40名25—40岁的成年志愿者进行配子体血症动力学研究调查,并对TBV进行评价。 在研究期间,对志愿者进行每周取血样  相似文献   

10.
11.
自 1910年首次在南美洲发现恶性疟原虫对奎宁具有抗性 ,随后的 30年间一批化学合成药物 ,如氯喹、乙胺嘧啶、氯胍先后被用于疟疾治疗。时至 5 0年代初 ,安全性好 ,特异性强 ,廉价的氯喹成为全球控制疟疾的主要药物。进入 6 0年代 ,随着在南美洲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发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性 ,世界范围内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问题日趋严峻 ,先后于东南亚、南亚、非洲恶性疟流行区发现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1978年在中国云南省耿马县也证实有抗氯喹恶性疟存在。迄今中国云南省境内对氯喹有抗性的恶性疟流行范围 (抗性率 :96 .4 % )及其抗性…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原虫的传播受宿主、原虫本身和媒介按蚊等因素的影响。配子体龄可能是决定其对蚊感染力的重要参数。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由于每次裂殖生殖都有新一代的配子体产生,因此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并不同步。培养14天后进行血饲按蚊,由于存在成熟的、不成熟的,抑或变性的配子体,不易观察对蚊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3.
14.
最近,由于恶性疟原虫连续培养的成功,进一步提供了研究配子体发育的条件。观察所用恶性疟原虫 FCG 株感染血液,系1976年从未经治疗的一个16岁的来自加纳的患者静脉取得,感染率为2%,以少量血液经 RPMI 1640培养液洗涤2次,去除血清及灰黄层,然后用新洗涤过的 A 型红细胞把原虫感染率稀释到0. 03%,按培皿腊烛缸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不添加新鲜红细胞“静态培养”法培养 FCC—1株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无性体密度下降后 d 2开始出现Ⅱ期配子体,d 7出现形态成熟的新月形 V 期配子体,配子体密度最高达0.42%。本文对影响配子体生居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体外连续培养于1976年获得成功。1977年,使用只换培养液而不加红细胞的培养方法,获得了形态上成熟的配子体,在pH8.0的胎牛血清中,可见到小配子体出丝。1982年,用体外培养产生的配子体感染蚊,然后用其子孢子接种黑猩猩,感染获得成功。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培养方法基本上与红内期无性体相同,一般使用RPMI1640培养基,补充10~15%人血清、0.2%碳酸氢钠和20~40mM两性离子缓冲液,但培养建立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再加入红细胞。虽然培养器材是各种各样的,其关键是在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气体条件恒定。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次黄嘌呤或cAMP可增加配子体的产生,也有实验证明,cAMP对疟原虫有致死作用,不适用于诱导配子体产生。不同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甚至同一分离株的不同克隆产生配子体的能力也有明显差异,一些可产生较高的配子体血症,另一些则不产生明显的配子体血症。恶性疟原虫配子体体外培养技木已广泛用于研究疟原虫有性体的发育过程、免疫学及抗疟药物。  相似文献   

17.
18.
19.
疟原虫有性期某些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能阻断疟疾的传播。在恶性疟原虫,这些抗原包括配子体合成的Pfs230、Pfs48/45、Pfg27及配子形成和受精后产生的Pfs25。 本文作者对恶性疟原虫I—V期同步配子体及配子成熟过程中Pfg27和Pfg16的表达及其在体外不能产生配子体的“无性”株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高度同步的恶性疟原虫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使用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对同一株恶性疟原虫进行体外连续培养,比较各血型红细胞的原虫感染率。结果表明4种血型的红细胞均对恶性疟原虫敏感。在培养的第7天(D_6)以B型血的原虫感染率较高,O型血感染率较低,两者差别显著:A型和AB型居B型和O型之间。混合血和频繁改变血型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