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LVR)为代表的内科肺减容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报道了2例采用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进行BLVR治疗的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2例患者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分别诊断为重度、极重度COPD且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其胸部CT均示双侧非均质性肺气肿且以双肺上叶明显。结合术前胸部CT结果及术中Chart’s系统测定肺叶间旁路通气情况,均选择右肺上叶为靶肺叶。采用可弯曲支气管镜于右肺上叶尖后前各段(B1、B2、B3)分别置入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各1枚。术后患者均生存,且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分别随访1、6个月,2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及肺功能指标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胸部CT均示右肺上叶不张、容积缩小。该2例的成功治疗经验提示,采用Zephyr单向支气管活瓣进行BLVR治疗经过严格筛选的重度/极重度COPD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成功经气管镜活瓣置入施行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并就该技术的适应证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对1例80岁患者按COPD诊疗指南进行病情评估,予以高分辨CT、肺功能和6 min步行试验检查,确定其病情分级为D级,肺功能重度损害,有不均质肺气肿,符合肺减容手术适应证。予常规气管镜检查准备后,经鼻腔插入气管镜,使用Chartis导管插入侧枝通气各肺叶段检测后,选择左下叶内前基底段予以支气管单向活瓣置入。结果患者良好耐受手术。单向活瓣置入位于左下叶内前基底段开口处,活瓣固定良好,随患者呼吸运动开闭正常。术后患者胸闷症状有所减轻,6 min步行距离增加。手术一周后胸片检查,活瓣无移位,活瓣远端肺透亮度较前降低。结论高龄重度肺功能损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使用单向活瓣置入术经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该技术需要更多病例应用并长期观察以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重度[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的50%]COPD患者行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EBV)肺减容术,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呼吸困难都有所缓解。随访1年均未出现支架破碎、活瓣咳出、严重肺部感染等情况。结论全面优质的护理对促进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主要因素。COPD发展至重度肺气肿阶段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内镜肺减容术(end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ELVR)是通过支气管镜技术使过度充气的肺叶产生不张,疗效较传统的内科治疗更为确切,与外科肺减容术相比,ELVR以其微创,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内镜下肺减容技术主要包括支气管内单向活瓣技术(one-way endobronchial valves,EBV)、气道旁路支架(airway bypass stents,ABS)、聚合物肺减容术(polymericlung volume reduction,PLVR)、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bronchoscopic thermal vapor ablation,BTVA)和肺减容弹簧圈(lung vol-ume reduction coil,LVRC)等5种。本文将就上述内镜肺减容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胸肺减容术)和观察组(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FEV1均显著增高,RV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漏气、机械通气、肺炎、心律失常、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情进展至肺气肿时,往往因肺泡壁变薄,扩大的肺泡腔破裂而形成肺大泡,进而影响肺功能[1]。COPD合并较大肺大泡患者一般可通过外科肺减容手术治疗。巨大张力性肺大泡患者行外科肺减容手术存在风险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等缺点,因此,临床上不建议行外科肺减容手术。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术是一种支气管镜直视下在靶肺叶段  相似文献   

7.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肺减容术治疗重度COPD(附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放置活瓣支架以形成医源性肺不张,从而达到内科肺减容的目的。其方法简单、微创,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国外报道处于多中心试验阶段。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肺减容术,在动物实验中治疗肺气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应用国产单向活瓣支架于2006—05进行了1例临床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单向活瓣支架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动物模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月龄绵羊6只,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在肺段局部给予木瓜蛋白酶(75U/kg)后,机械通气15~20min形成肺气肿模型。通过CT确定靶区后,在X线造影定位并确定靶支气管后,经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导丝和放送装置在肺气肿亚段放入1~2个单向活瓣支架,术后给予3d抗炎治疗。在术前和术后8周测量肺功能残气量;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出完整肺组织,在萎陷区、非萎陷区和对侧正常肺组织分别取材,观察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学改变。结果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后,动物耐受性较好,术后无明显咳嗽、呼吸困难症状,术后1h动物即可进食、行走。病理观察无肺部炎症、肺脓肿和肉芽肿形成,2只动物支架处支气管壁少量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增生,4只动物未见明显异常。支架远端肺组织大体标本和光镜下均证实存在肺不张,术后肺功能残气量较术前明显降低(降低49.5%),手术过程安全、操作简单易行。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单向活瓣支架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创伤小,支架对于气管壁的刺激小,可以达到外科肺减容术的效果;所做的动物模型为不均一肺气肿,与人类发病类型很相似,故对进一步行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术后观察时间仅为8周,支架远期对气道的损伤及其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产支架支气管肺减容术在绵羊肺气肿模型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气道国产单向活瓣支架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动物模型的放送技术和稳定性。方法应用局部气管内滴注木瓜蛋白酶方法复制6个月龄绵羊不均一肺气肿模型,经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导丝和放送装置在肺气肿亚段放入1、2个单向活瓣支架,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出完整肺组织,在萎陷区、非萎陷区和对侧正常肺组织分别取材,观察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学改变。结果7只绵羊气肿模型,共放置支架10支,9支均成功植入。病理观察1只出现肺部炎症细胞浸润,2只植入支架处支气管壁有少量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4只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支架远端、肺组织大体标本和光镜下均证实存在肺不张。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植入单向活瓣支架行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创伤小,支架对气管壁的刺激小,可以达到外科肺减容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动物实验中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绵羊肺气肿模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术后的病理学改变,验证自行研发单向活瓣支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正常成年雌性绵羊9只制成肺气肿模型,随机选择1只处死经病理证实肺气肿,另8只于靶叶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置入记忆金属单向活瓣支架,其中前3例未予抗炎治疗,另5例围手术期抗炎治疗。饲养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其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前3例中1例有肺不张形成,另2例为阻塞性肺炎;其余5例均有肺不张形成,未发生阻塞性肺炎,其中2例肺组织形成纤维化瘢痕;全部实验动物均可见支气管黏膜上皮轻度损伤,黏膜下少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少量纤维母细胞增生,未见新生肉芽组织及瘢痕。结论由该课题组自行研发的记忆金属单向活瓣支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对支气管黏膜损伤小,经抗炎治疗可保证活瓣的引流功能,活瓣远端肺组织可形成萎陷、实变、甚至纤维化,从而减少气肿肺的死腔面积,以达到肺减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封堵法和支气管灌洗加封堵法以及给目标区域充满可吸收气体和将抗表面活性物质注入目的支气管等方法。本文就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作用机制、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初步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封堵法和支气管灌洗加封堵法以及给目标区域充满可吸收气体和将抗表面活性物质注入目的支气管等方法。本文就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作用机制、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初步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治疗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切除并肺减容术对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例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明显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增高,按传统方法为肺切除手术禁忌,但ECT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肺减容手术指征。同期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结果:9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人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术后6个月,FEV1、FVC、DLCO、气促指数、6min行走距离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PCO2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6~38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对有选择的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病例,同期实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是适宜的治疗方法,从而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19例重度肺气肿符合肺减容术标准 ;术前检查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CT、灌注通气肺扫描 ,确定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肺无功能区。在全麻下 ,腋下小切口行一侧肺上或肺下部“U”字形切除。随访 6~ 4 8个月。结果 除 1例术后 12个月死于心衰外 ,余术后 6~ 36个月与术前相比肺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术前需吸氧者 ,术后 36个月内全部停止吸氧。结论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小切口单肺减容术不仅安全 ,有效 ,而且为下一次肺减容治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李玉萍  范勇  李萍  沈淑敏 《天津护理》2007,15(2):113-114
慢性阻塞性气肿(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病程迁延,反复性发作。临床中多以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我院于2006年5月首次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单向活瓣支架介入肺减容术(BILVR)治疗肺气肿,取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减容手术是重度肺气肿的有效治疗方法。肺减容术是通过切除被破坏的肺组织,减少生理无效腔和肺动静脉分流,减少肺残气量,减轻肺阻力,改善肺通气和血流。增加肺的弹性回缩力,从而增加气体流动和减少肺过度膨胀,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结扎式单肺减容替代传统的肺减容术治疗COPD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评价以结扎式单肺减容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切割式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慢阻肺的疗效、手术指征的选择、总结手术要点及主要并发症漏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3年4月间进行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减容术治疗的2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随访资料。术前利用CT扫描确定靶区。选择估计对肺功能影响较大的一侧肺先行手术,结扎式切除肺容量25%~30%左右。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呼吸困难度、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来评价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侧LVRS的疗效。结果: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呼吸困难指数从4~5级转为1~2级,平均改善2.6级。肺功能第1 s(FEV1)平均增加(43.1±8)%,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3.9 mm-Hg。术后1年血气及FEV1改善达高峰,术后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95%,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结论: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减容术可以明显改善具有手术适应证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状态,且术后主要并发症肺创面持续漏气明显降低(P<0.01),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重复性缝合器行单侧肺减容术(LVRS)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8年11月间住院的极重度COPD患者30例,行单侧肺减容术治疗。应用国产重复性缝合器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肺组织。比较手术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单侧LVRS的手术疗效。结果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术后6个月较术前提高45.7%;呼吸困难指数普遍改善Ⅰ-Ⅱ级。6min步行距离(6MWD)对比,术后6个月(310±75)m平均较术前(202±89)m增加53.5%。术后6个月Kamofsky评分(79±8.3)分较术前(25±4.5)分明显提高。本组病人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100%,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3%。结论对符合指征的极重度COPD患者,行单侧肺减容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手术病死率低。国产重复性缝合器具有操作简单、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等优点,可应用于单侧肺减容术,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堵塞肺减容术(BLV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4例COPD患者,于单向阀植入前、单向阀植入后2周、4周和8周进行数据采集。对通气、血流动力学数据及血气分析结果数据比较,评价。结果:BLVR后,肺通气功能提高,靶区肺组织肺膨胀不全或不张。结论:BLVR术后肺功能较术前改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肺减容术治疗末期呼吸功能急剧下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已取得良好效果。我院2003-12/2007-11实施肺减容术5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0~70岁。病程20~30 a,均为晚期弥漫性肺气肿并肺大泡,其中3例不能生活自理。术前伴脑血栓形成、前壁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慢性肾炎各1例。ECG 1例大致正常,其他4例均有右心房肥大,1例合并右心室肥厚。按呼吸困难分级标准,Ⅲ级2例,Ⅳ级3例。肺功能检查均为肺功能重度减退、小气道功能异常、重度肺气肿。手术行胸骨正中切开,同期双肺减容手术3例,行单纯右肺减容手术1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分期双肺减容术1例,切除肺组织占每侧肺容积的15%~30%。1.2麻醉处理与经过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药给予阿托品0.5 m g。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 m g/kg、芬太尼0.2m g和琥珀胆碱1.5~2.0 m g/kg诱导,吸入1.0%~1.5%安氟醚、静脉滴注1.5%~2.0%普鲁卡因并辅用肌松药维持麻醉。插入双腔导管,以便于术中行单肺通气。为防止肺气压伤,双肺通气VT为6~8 m l/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