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蚊罗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 Ross and Smith,1976)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蚊幼虫体内的索科线虫。自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等地发现该线虫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证明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生物防制剂。198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近期开发对象之一。但迄今为止,食蚊罗索虫的培养还只能采用体内培养的方法,即用寄生前期幼虫实验室感染蚊宿主幼虫,获得寄生后期幼虫。这种方法虽然不算复杂,但必需饲养蚊虫,需要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塔吉克城市中,由于生态条件改变,蚊种发生变化,蚊数增多。寄生于蚊体内的食蚊罗索虫是蚊虫密度自然调节因素之一。乌克兰、哈萨克、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库梯亚的某些地区蚊幼虫的罗索虫自然感染率达90%,然而塔吉克至今尚未发现罗索虫。本文为证实罗索虫在塔吉克引进和适应的可能性,于1985年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实验罗索虫来源于马尔齐诺夫斯基医学  相似文献   

3.
食蚊罗索虫是一种寄生于蚊类幼虫的索线虫,一般用体内方法进行大量培养。近来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有人偶用体外培养技术。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体内试验包括控制宿主的饮食量和蛋白含量,确定营养不足对食蚊罗索虫寄生期发育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埃及伊蚊1龄幼虫放入37×23×4cm的玻璃皿内与寄生前期线虫接触,两者比例为1:10~16/ml蒸馏水。感染后的蚊幼虫在27℃  相似文献   

4.
食蚊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a Ross & Smith 1976)是蚊幼虫的体内寄生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虫卵沉于水底,卵渐发育为胚胎,其幼虫在卵内脱皮一次,卵期7天左右。幼虫自卵孵出后,在水中营自由生活,称寄生虫前期幼虫(pre-parasitic juvenile),为感染期。此期幼虫浮于水之表面,在孵化后1~2d内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此间若不能钻入宿主体内,最多活3d便死亡。寄生前期幼虫钻入蚊幼虫体内后营寄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湖南郴州蚊幼虫中发现一种新的罗索线虫,命名为郴州罗索线虫(Romanomermi,chen-zhouensis Fu,1987),实验证明可寄生于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凶小库蚊、贪食库蚊等蚊幼虫。检查多批成虫时,偶见一条雌雄同体虫体,同时可  相似文献   

6.
已证明食蚊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感染的蚊种有13属89种。寄生期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仅见Gordan等(1974)的报告。我们于1982年11月  相似文献   

7.
索科线虫中的罗索属已知有13种,其中 12种寄生于蚊虫。以往的调查已表明,尼森氏罗索虫(Romanomermis nielseni)分布于怀俄明州的Lone Tree地区。近年来在黄石国家公园内的两个地点发现的罗索线虫在形态与生活史上与尼森氏罗索虫颇为相似。本文报告于1986~1987年在黄石公园的这两个地  相似文献   

8.
布利氏丝虫是新近在马来西亚发现的一种丝虫。这种丝虫分布于马来西亚的东部和西部,成虫寄生于野生啮齿动物的肺、肝和肠,人工感染接种实验室的大白鼠已获成功。幼虫在蚊体内发育,埃及伊蚊、东乡氏伊蚊和骚扰阿蚊均可作为实验室的传播媒介。它可能是一种适用的丝虫啮齿动物模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等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于1973~1974年,在西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各省设点,进行野生啮齿动物感染布利氏丝虫情况的调查,观察阳性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生  相似文献   

9.
大链壶菌对蚊幼虫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灭蚊真菌大链壶菌感染蚊幼虫后两者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了解该真菌致死蚊幼虫的机理。方法:用真菌实验室感染蚊幼虫后取不同感染程度和时间的蚊幼虫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然后以正常蚊幼虫为对照,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受染蚊幼虫和菌体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较早的Ⅰ度感染蚊幼虫,可见蚊头,胸部组织间隙有较细的、不分隔的大链壶菌营养型菌丝体,后者进而在血体腔内大量繁殖,并侵入肌肉、脂肪体、胃、肠等组织和细胞内,被入侵处的组织发生破坏和消失;Ⅱ度感染的蚊幼虫体内,可见蚊组织被严重破坏甚至消失,菌丝体发育为生殖型,即菌丝出现分隔,变粗变短或形成圆形、卵圆形或串珠状的孢子体。感染时间较长时蚊体内正常结构大部分消失,而此时菌丝体和孢子体内的原生质和核也已消失,只剩下中空的细胞壁管道。结论:认为大链壶菌对蚊幼虫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是该菌致蚊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我县蚊种调查时,发现尚阳、信磊两地采集的按蚊幼虫,体内有白色细长形线虫寄生。解剖四龄幼虫12只,线虫阳性8只,虫数1~5条/只。从蚊幼虫体内逸出之线虫,常扭结成团沉于饲养盆底部,移入湿沙盆后,能迅速钻入砂砾,并继续发育。 1981年7~9月间,又在我县的徐村、江湾等六个乡的7个村采集中华按蚊10批计776只,库蚊2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每2毫升水内放150条索科的奈氏线虫(Reesimermis nielseni)感染期幼虫,半数致死时间在15℃时为5.33天,25℃时为1.79天。但对蚊类幼虫的寄生率,25℃时高于15℃。如果线虫感染期幼虫和库蚊二龄幼虫的比例超过3:1,可以得到100%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结果表明集安罗索线虫为按蚊专性寄生虫,对伊蚊和库蚊不感染。其性比与其在蚊幼体内寄生密度有关,密度愈大雄虫愈多而雌虫愈少,此特点可能与营养有关。本线虫孳生地具有pH中性、浑浊度低、含氧高、盐分低、水质污染轻和腐植酸含量低的水质特点。完成一个生活史约需36d。索线虫的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淡色库蚊分别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通过观察其微丝蚴摄人数、幼虫穿壁率、幼虫发育成熟率及感染24h 幼虫的黑化率等指标探讨了蚊种对亚周期马来丝虫的易感性。结果表明,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易感,淡色库蚊不易感。黑化反应在三蚊种体内均可发生,从多方面影响幼虫在淡色库蚊体内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1970年White GB从坦桑尼亚的冈比亚按蚊幼虫中分离出阿尔及尔微粒子虫(Nasema algeae),并在实验室繁殖的斯氏按蚊群体中保种。在含有新霉素硫酸盐(50μg/ml)和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彭亨丝虫及罗阿丝虫的微丝蚴(mf)被蚊摄入后,立即在胃内脱鞘。也有人报告:彭亨丝虫mf被四斑按蚊摄入后,立即在血块中脱鞘。Yamamoto等(1983)报道,彭亨丝虫在骚扰阿蚊的胃及腹部血腔内脱鞘。从而认为,鞘可能起着保护幼虫的作用。为了了解mf脱鞘是否常在蚊血腔中进行,作者采用感染丝虫的长爪沙鼠作蚊血源进行实验。感染彭亨丝虫的鼠血mf平均密度为73.5条/cmm和2.6条/cmm;感染马来丝虫的为1.5条/cmm,均以40mg/kg戊  相似文献   

16.
以往在半永久及永久性水体中释放奈氏索科线虫的实验中,线虫在蚊类幼虫中的寄生率很高,并曾有发现多种蚊种自然感染该种线虫的报道。本文作者在路易斯安那选择潮水与涨后形成的2类孳生场所,包括6处露天牧场和多草的地区以及11处林区内的孳生地,面积为200~600平方呎之间进行试验。将培养7~8周含有线虫成虫和虫卵的15克湿沙土,撒布在有草和其他有机物质,无水而潮湿的孳生场所。在每次潮水上涨后24小时或更长时间,采集蚊类幼虫,用显微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和简捷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方法。方法 在应用一种新的模板纯化处理技术 (Microcon 10 0 )基础上 ,采用适应于检测我国马来丝虫的两套DNA扩增引物(P1、P2与P3、P4) ,对实验感染马来丝虫的中华按蚊进行扩增检测。结果 两套引物均可检出蚊体内不同发育期幼丝虫 (L1、L2 和L3) ,其灵敏度达 1只蚊体内 1/ 6 4条L1和 2 0 0只群体蚊中含有 1只感染蚊 (体内有 1条L3)的水平 ,而对犬恶丝虫及未感染蚊却不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结论 初步建立特异、灵敏和简捷的PCR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印度雕蚀菌在三带喙库蚊幼虫体内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表明1龄幼虫可被真菌所感染,菌体在蚊幼虫血腔内随虫体长大和变态而产生大量孢子囊,即完成其孢子增殖阶段,不再继续发育。孢子囊由死亡腐烂的蚊幼虫体释放于水中,在34℃下经8—12h的发育,囊内游动孢子成熟,于适宜条件下经1/2—1h可全部从囊中逸出。游动孢子在水中极为活跃,1h后活力下降,它为感染剑水蚤宿主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阿尔及尔微粒子虫(Nosemaalgerae)(微孢子目:微粒子科)对斯氏按蚊体内感染的约氏疟原虫尼日利亚亚种(Plasmo-dium yoelii nigeriensis)发育的影响。作者先将2日龄蚊幼虫放在微孢子虫含量为2840/cm~2的水中进行感染。成蚊羽化后3~4  相似文献   

20.
1969年Umphlett等从库蚊幼虫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真菌,系链壶菌属的Lagenidiumculicidum,并在初步试验中发现该种真菌能侵入和杀死库蚊幼虫。本文作者在实验室内研究了它在幼虫体内的生活周期,测定了对它敏感的蚊种及蚊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探索了链壶菌的保种方法。实验室中首批感染的幼虫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将大麻籽放在真菌培养物表面,再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