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由于HBV表面抗原(HBsAg)的缺失,其检测依赖于高敏感性的PCR方法。本文就其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慢性HBV相关性肝病、暴发型肝衰竭、肝细胞肝癌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组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探讨细胞因子对HBV感染进展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组82例患者及HBV感染自行恢复组65例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细胞因子IL-4、IL-10、IL-12的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2、IL-10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中明显高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42,P=0.029),而IL-4水平显著低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01)。各组血清中的IL-12水平与IL-4水平都呈负相关(R=-0.441,P0.001;R=-0.462,P0.001);IL-12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241,P=0.029),在HBV感染自行恢复组血清中与HBsAb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5);而IL-4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不相关(P0.05),与HBsAb水平呈负相关(R=-0.348,P=0.04)。IL-10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IL-12、IL-4、IL-10的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慢性HBV感染组中存在异常免疫应答;血清IL-4与IL-12水平的协调分泌对HBV的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基因变异角度研究HBV隐匿性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不明原因的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套式PCR扩增HBVS、X、C基因,检测隐匿性HBV感染者。HBVS、X区扩增产物测序和变异位点分析,发现可能的和HBV隐匿性感染有关的变异位点,分析HBV基因变异在HBV隐匿性感染中的作用。结果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S基因区未发现有义突变,X基因区及重叠核心启动子区、增强子Ⅱ区发现多位点变异,推测与HBV隐匿性感染有关。结论X基因区及重叠核心启动子区、增强子Ⅱ区多位点变异可能是HBV隐匿性感染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和手术患者HBV医院感染特点是否相同。方法在HBsAg携带者传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上,比较医、患双方HBV医院感染在易感性和感染预后、传播方式和入体血量、免疫能力和防护方法方面的差异。结果 15.7%手术患者HBsAg阳性者,HBV浓度在0-109ID/ml,9.0%的HBsAg阴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在0-104ID/ml;乙肝疫苗接种前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6ID/ml。乙肝疫苗接种后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8.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9.5ID/ml;使用单层手套时只有0.6%HBsAg阳性者可成为传染源,使用双层手套可使传染性消失。结论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HBV医院感染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防护措施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张春丽  张宁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47-1048
目的:探讨新生儿HBV感染状况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儿童乙型肝炎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 405名新生儿(男1 872名,女1 533名)HB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该地孕产妇感染现状分析母婴传播状况。结果:新生儿HBV感染6名,感染率为0.18%,结合该地孕产妇感染和学龄儿童HBV感染现状,推算该地HBV母婴传播率为1.69%,该地学龄前儿童96.54%的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结论:儿童HBV感染大多来源于母婴传播,加强阻断HB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降低儿童HBV感染,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HBV感染者病理与前C区突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无症状HBV感染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发生情况及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苏木精依红(HE)及网状纤维(Gorden-Sweet法)和胶原纤维(GV)法染色研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分级,采用PCR-RFLP法HV前C区1896位G-A突变。结果 25例慢性无症状HBV感染中除3例(12%)无慢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慢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其中3例已出现明显的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与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进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发现,慢性无症状HBV感染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级均低于慢性肝炎病人,且随着病人临床表现的加重,病人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级也增加。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在慢性无症状HB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患中均存在。25例慢性无症状HBV感染有2例为HBV前C区突变株感染,突变发生率为8%。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有4例为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感染,突变发生率为16.7%。两无显性差异。结论 慢性无症状HBV感染中多数病人肝组织存在慢性肝炎的病理损害,为慢性肝炎病人。其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级均低于慢性肝炎病人;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与肝炎病情轻重无关。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1.2亿,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来源,因而HBV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文献中曾有报道,渔民的HBV感染率较其他人群高,本次研究渔民HBV感染情况及其流行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接近20亿,其中有超过3亿的慢性感染者。HBV感染比HIV感染高出100多倍,它是除吸烟以外导致人类癌症  相似文献   

9.
对256例HBV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重叠感染甲、乙、丙、丁、戊型肝下炎病毒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以HBV重叠感染HDV,HEV,HCV为主,分别占 38%,29.7%和16.4%,222例(86.7%)为双重感染,34例(13.3%)为多重感染,结果显示:HBV感染是HCC的主要危险因素,HBV重叠感染增加肝细胞恶变的可能性,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感染和重叠感染对降低HCC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173例PHC患者,根据病史、家族史及血清HB—VM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3例PHC患者中既往有HBV感染者130例(75.1%),家族中有HBV感染或肝癌者122例,其中父母一方有HBV感染38例(31.1%),兄弟姐妹中有81例(66.4%),夫妻中只有3例(2.5%)同时有HBV感染。173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124例(71.7%);其中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70例(40.5%)。结论PHC的发生与HBV感染关系密切,其中以“小三阳”组合者发病率最高,由此提醒对乙肝“小三阳”者需要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HBV感染,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