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研究发现,在英国静脉留置术用于静脉给药仅次于最普及的静脉穿刺术,住院病人50%以上需接受静脉给药。在欧洲有65%的外科住院病人接受静脉留置术,70%的病人在紧急情况下接受静脉给药。护士熟练掌握这些操作程序,不仅有利于满足病人的需  相似文献   

2.
静脉治疗具有快速给药、输血、快速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用药方便快捷的优点。在住院病人中70%以上需要接受静脉治疗[1],静脉输液是病人用药的主要渠道和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约50%住院病人需要留置针输液[1]。在留置针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感染科住院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为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住院的病人150例,问卷调查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结果]感染科住院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欠佳,对留置针的接受现状不容乐观。[结论]护士应加强对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留置针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病人静脉穿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我院自1991年开始在外科病房选择性的对部分须较长时间输液和给药及间歇性静脉治疗的病人,如胃肠道手术后禁食依赖静脉给药维持营养者,选用静脉导管留置针法。在外周静脉穿刺器问世后,我们对手术中需静脉穿刺的病人,采用VIALON质料的静脉留置针,其优点为不因更换卧位而折曲,并可延长保留时间,过去巡回护士对侧卧手术的病人,需待麻醉成功翻身固定好手术体位后,方可进行静脉穿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抢救危重患儿开创一条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道,可按时给药。为确保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达到静脉留置的目的,保持静脉留置时间,我们对我院2003年—2008年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如  相似文献   

6.
庄丽红  刘梅玉 《全科护理》2013,(35):3322-332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以往头皮钢针的每日穿刺,减少了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血管损伤,有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而且还为成功抢救危重病人赢得时间,被广大病人及护士所接受.静脉留置针若应用不当可导致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留置时间和医疗安全[1].结合临床应用,现将一些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筱兰 《全科护理》2008,6(33):3052-3052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抢救危重患儿开创一条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道,可按时给药。为确保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达到静脉留置的目的,保持静脉留置时间,我们对我院2003年-2008年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病人和护士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意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法选取本市10家社区医院病人和护士各150人,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意愿进行调查,找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病人不愿使用静脉留置针占58.00%,护士主动使用静脉留置针占64.67%。在影响留置针使用的原因中,病人因素为对留置针不了解而产生恐惧以及担心引起感染等并发症;从护士角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留置针的穿刺困难度和维护的相关护理问题。[结论]社区病人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意愿和护士主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意愿均较低。建议加强护士对静脉留置针技术的相关培训,对病人加强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方能有效落实安全输液管理。  相似文献   

9.
周凌珊 《全科护理》2013,11(4):356-35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在临床已被广泛的应用。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对病人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人的临床用药和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目前已越来越被广大病人及护士所接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输血、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多次间歇给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情况。方法:由病区护士长或护士收集住院病人的导管留置资料,共调查住院病人2783例。结果:①住院病人应用导管共41种,2278根,有12例导管发生非计划拔除,占0.52%。存在非计划性拔除的导管分别为:胃管、气管切开管、静脉留置针和PICC置管,脱落率分别为5.10%、3.60%、0.28%、0.50%。②有关管道脱落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自己拔管比例较高,所占比例高达同类管道总数的5.10%,非人为原因脱落3例,占同类管道总数的1.91%。③脱落后果分别为:病房护士置管6例,占66.67%,再次手术置管和重新静脉穿刺各1例,分别占所有处理方法的11.11%,另有1例无须处置,3例脱落后果缺失。④各科室导管非计划性脱落比较:神经外科的胃管、静脉留置针的脱落率和脱落密度均较高。结论:与国际相关报道相比,该院非计划性导管脱落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留置胃管和神经外科病人留置管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针因输液速度快、易固定、受体位变动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手术室,手术病人在术中可能发生各种预料不到的意外需处理及术中输血、输液对速度的要求高,手术室护士应该掌握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有不能一次穿刺成功,给病人造成痛苦,现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输液是治疗危重病人的主要手段。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在救治过程中使病人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但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既造成病人的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得以后的静脉穿刺更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近1年来,我们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部分病人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年质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对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科室低年质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培训考核。结果:通过培训,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85.08%上升至91.91%(P<0,01),选择合格穿刺部位率由76.42%上升至95.4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提高了低年质护士留置针穿刺能力及风险意识,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匡剑英  路虹  崔玉琴 《全科护理》2024,(8):1527-1530
目的:探究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在肿瘤专科医院化疗给药护士准入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肿瘤专科医院接受常规化疗给药培训的护士290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肿瘤专科医院接受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的化疗给药护士资质准入培训的护士290人作为干预组,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化疗相关知识考核优秀率、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核心胜任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评分。结果:培训后干预组护士化疗相关知识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01),而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干预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培训后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在化疗给药护士准入培训中实施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方案,可切实提升化疗给药护士知识储备,降低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同时还可提升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核心胜任力,提高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输血、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多次间歇给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掌握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培训模式探讨病人对新进护士留置针输液的满意度。[方法]将40名新进护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CBE留置针输液培训,一组接受传统留置针输液培训,培训结束后由40名护士为病人进行留置针输液,向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CBE培训模式在服务态度、解释工作、回答病人疑问、减少穿刺并发症方面较传统培训模式有明显提高,在工具和药物说明、疑问性回答、减轻穿刺疼痛、减少并发症方面较培训前有显著提升。[结论]CBE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病人对新进护士留置针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儿科门诊开展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回顾性资料统计我院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分析PDCA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结果根据统计表数据显示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仅为4.9%,分析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低的原因,其中家属不愿意使用留置针和护士不愿意选择留置针占89.69%;失败原因中护士操作留置针技术不熟练和病人血管因素占84.62%。综合以上因素中家属不愿意使用留置针、护士留置针操作技术不熟练和病人血管因素占了前三的主要原因,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管理,3个月后我院门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由原来的4.9%提高到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管理,不同级别的静脉由相应级别能力的护士进行穿刺,同时加强护士培训及对病人有针对性的宣教,可以提高儿科门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使用率,起到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了液体外渗,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降低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静脉输液的质量,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培训的实践效果,以便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对本院238名临床低年资护士进行留置针培训前需求调查、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依据护士需求及理论、技能方面存在问题设订培训目标,并通过理论授课、发放《静脉安全护理手册》及操作视频等方法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3个月。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理论相关知识合格率及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留置针穿刺及维护知识、留置针健康教育知识合格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静脉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给药错误的环节,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过去5年护理非惩罚性主动上报静脉药物治疗给药错误环节、给药错误类型及发生给药错误原因。结果静脉药物治疗发生给药错误的环节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给药操作、护士医嘱处理、护士配药、医生开具医嘱、药房配药发药、病人依从性差;发生给药错误涉及护士、医生、药师、病人;给药错误类型为:药物错误、遗漏给药、发错病人等,操作不规范和流程设计不合理是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由护士失误引起的给药错误所占比例最高,特别是由护士个人完成的环节,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整体理念是研究预防给药错误发生对策的关键,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要从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