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朴英爱 《新医学》1997,28(3):122-12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10003)朴英爱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务界的关注。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在发病的后期又引起自身...  相似文献   

2.
参麦、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引起儿童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的重要原因。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临床上多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由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治疗仍尚无特效方法。我院用参麦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病毒性心肌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与其有关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粘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直接侵袭心肌和免疫反应。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是继发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系统与心肌病理变化的关系、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决定因素等作一综述。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 ,感染机体以后 ,患者是否即患病毒性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患之一,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危害严重,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有报道[1]认为心肌炎的发生发展是机体T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的结果。也有报道[2]是病毒急性和迁移性感染造成病毒持续复制,使B细胞亢进,产生大量抗心肌抗体,导致心肌的损伤。近年来有报道[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抗心肌线粒体抗体的高滴度可能是由于B细胞功能的力进所致。本文仅就NK细胞的形态(CD56)和功能(LDH释放)以及IL-14受体(IL-14R,又称高分子量B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MW-BCGFR)(5)的表达与病毒性心肌…  相似文献   

5.
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损害,已知柯萨奇病毒B3((CVB3)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VMC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酶的检测。cTNT是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的T组分,在心肌损害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出心肌特异性的cTNT。cTNT对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9名临床诊断并经心电图和治疗后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血清cTNT的早期检测。了解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为心肌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局灶性弥漫性心肌间质炎症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损伤有关。灯盏花素系菊科植物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甲素、乙素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灯盏乙素。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并检测治疗前后IL-6及SOD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谦  王彬尧 《新医学》1999,30(9):539-540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什么是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教授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心肌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心肌炎和理化因素的毒性损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三类。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其中尤以嗜心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进修医生常见的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哪些?教授早在19世纪末即有学者报道了流行性胆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1929年,Lucke等对死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进行尸解,结果发现心肌炎症性病变;1942年,SaP…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毒感染是其发病的直接诱因。目前,已知近30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为主。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心肌损伤,导致心肌成分在血液循环中暴露,产生相应的心肌抗体。而心肌抗体的产生又会加重心肌的损伤。本文对500例疑似病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各种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炎性过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较为常见,严重的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时常易被患儿及家长所忽视,目前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为探索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新的治疗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我科共收治了6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袭心肌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临床上病毒所致心脏疾病,包括心包心肌及心内膜等,但以心肌炎为多见。而病毒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尤其以柯萨奇B病毒占30%-50%。此外,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均能引起心肌炎。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该病前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心痛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证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病毒复制期,病毒在心肌细胞内主动复制并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损伤和功能失调,此为发病早期;第二阶段为T淋巴细胞反应期,抗心肌抗原经T细胞介导引起心肌损害。第一阶段的治疗对策是消灭病毒、保护心肌,故应用抗病毒药物,营养心肌细胞药物及对症治疗,然而病毒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及其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等分子医学技术 ,为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有关T细胞免疫应答的新进展则为病毒性心肌炎及其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见解 ;细胞凋亡在慢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现 ,为这一复杂的机制提供了仅次于病毒RNA持续复制和免疫介导损伤之外的第三种发病途径 ,同时 ,在体液免疫应答方面 ,抗心肌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中C病毒/IgM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江淑芳,李安久(南京解放军第81医院检验科,210002)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少年及婴幼儿的好发病之一。通常是由柯萨奇B组病毒(CBV)所致,约占病毒性心肌炎的50%。〔1〕目前临床诊断此种心肌炎还没...  相似文献   

14.
孙华 《护理研究》2006,20(3):743-743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有病毒感染史(呼吸道及肠道),继之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肌收缩功能受损。2004年7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致心肌严重应激不良安置双临时起搏器的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血清IL-2、IL-4、IL-6浓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608-1609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等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作用于心脏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本文检测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2)、白介素IL-4(IL-4)、白介素IL-6(IL-6)的浓度。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秦玉梅  徐惠敏 《天津护理》1998,6(4):149-150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数增多,病毒已成为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引起心肌损伤的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在心肌内繁殖,直接或通过毒素作用造成心肌代谢紊乱或侵犯血管影响心肌血供从而造成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7.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1]),目前认为心肌损伤的形成除病毒直接损伤外,亦通过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间接造成心肌的损伤。免疫功能的紊乱主要是T细胞、B细胞功能不足~([2]),从而导致病毒不能及时清除,病毒造成的损伤不能及时修复~([3])。丙种球蛋白中含有针对各种病毒的中和抗体,能快速消除体内病毒,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直接损伤。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的机制可能与丙种  相似文献   

18.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病程在3个月内)或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肌炎逐年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有上升趋势,其中以青少年及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现已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与病毒本身的溶细胞作用和细胞免疫,自身免疫有关,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急性期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多数病人于起病后数月内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由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B Virus,CBV)所致,约占病毒性心肌炎的50%.但其发病机理不甚明了,有人认为系由病毒直接引起心肌损伤,也有报道与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本文研究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抗CBV-IgM,5种心肌酶、3种免疫球蛋白及C_3,并与健康人比较,以期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是/DJL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年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直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敏感性并不高。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对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并同时测定CK—MB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