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5%碳酸氢钠溶液涂擦口腔方法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和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传染科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每天3次,疗程3 d;治疗组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涂擦口腔疱疹和溃疡,每天3次,疗程3 d。对临床有效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口腔疱疹或溃疡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碳酸氢钠溶液涂擦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程短,可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提高临床口腔护理的效果,既可促进食欲,缓解症状,又明显缩短疗程,且用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剂(儿童型)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90例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开喉剑喷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混合蜂蜜涂抹口腔溃疡,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喉剑治疗HFMD口腔疱疹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可明显缩短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减轻疼痛,且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关键词]开喉剑(儿童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口腔疱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喷剂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7月手足口病口腔疱疹住院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及治疗组(n=48),两组均给予注射利巴韦林、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GF喷剂喷口腔疱疹处,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rhEGF喷剂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及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解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金喉健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金喉健喷雾剂喷洒口腔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疗程3~7d.观察患儿体温、口腔疼痛改善恢复进食、口腔疱疹溃疡及皮肤疱疹消退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改善恢复进食时间、口腔疱疹溃疡及皮肤疱疹愈合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金喉健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2008年5月开始被卫生部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1].以发热,手、足、臀部的皮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口腔疼痛或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而日益受到重视.笔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对158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安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溃疡、手足皮疹水疱为特征。我科自2008年5月~2010年10月诊治了89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有21例曾在村医或其他医疗单位误诊为水痘、单纯性疱疹、疱疹性咽峡炎、药疹。为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现将21例误诊病例的资料分析报道如下,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治疗。比较两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华丹  李芳  刘庭先  柯珍 《江西医药》2010,45(2):182-18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突然发热、咽痛。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成小溃疡,周围有红晕.1~2d后手和足出现斑丘疹.很快变为疱疹。产生的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局部护理以消炎、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病类似水痘样疱疹,其疱疹发生于手、足及口腔,因而称它为手足口病,这种病毒存在于病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是通过咳嗽、喷嚏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的,也可以通过手、患者用具、食具等间接经口传染,多发生在集体儿童中,约占半数以上,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初期症状表现为食欲缺乏、低热、并伴有咽痛。发热2448 h后可出现口腔溃疡,最早为红色小疱疹,然后转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部、口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等及其他肠道病毒,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往往较重,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一般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臂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为典型表现,大多预后良好,部分可发展为重症患者,甚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d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1—2d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均无痒感,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患者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自2008年5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0例,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在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佐治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284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处理;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依次为(2.1±1.3)d、(3.7±1.6)d、(3.2±1.3)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8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在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佐治效果较佳,可进一步提高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预后,缩短疾病持续、流行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口腔病毒感染可导致疱疹性口腔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发生,分别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柯萨奇病毒A16和柯萨奇病毒A4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该类疾病无特效疗法,西药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的方法,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类疾病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手足口病是小儿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较常见的急性皮肤黏膜传染性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手足掌部、臀部、口腔等部位疱疹。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易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以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最为关键[1]。我科对我院确诊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光中 《淮海医药》2009,27(5):393-394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400 mg/kg静脉滴注1次。2组均计退热时间及手、足、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未见副作用。结论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年儿童,潜伏期为2~10d,病程一般为7~10d。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所引起的以发热、手、足及臀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