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在诊断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以往由于病理手段的限制,多将其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外学者提出胃间质瘤实为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1-3].目前关于超声诊断胃间质瘤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18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在诊断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9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25例患者肿瘤为单发,2例患者2个病灶.肿瘤来源分别为胃(16个,55.17%)、十二指肠(1个,3.45%)、小肠(5个,17.24%)、结肠(2个,6.89%)、胃肠外(5个,17.24%).结果 27例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9个病灶中,20个病灶(69.0%)超声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6个病灶(20.7%)超声仅提示肿瘤存在,3个病灶(10.3%)误诊为其他疾病.20个超声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灶中,13个病灶超声提示肿瘤来源于胃,其中11个与手术结果相符;4个病灶超声提示肿瘤来源于小肠,其中3个与手术结果相符;1个病灶超声提示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与手术结果相符;2个病灶超声提示肿瘤来源于结肠,均与手术结果相符.本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9个病灶中,22个病灶超声表现为以实性为主散在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的囊实性包块,体积较大,无假肾征;6个病灶表现为实性;1个病灶表现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结论 超声检查简便、经济、可重复,可作为诊断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几乎都被归为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此类肿瘤的各种亚型。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既不同于经典的平滑肌瘤,也不同于神经鞘瘤,而是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肿瘤,因此将该类肿瘤称之为胃肠道间质肿瘤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传统上 ,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几乎都归为平滑肌肿瘤 ,包括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及它们的各种亚型。但新近研究表明 ,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既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瘤 (电镜下无肌丝 ) ,也不同于雪旺瘤 (不表达S - 10 0蛋白 ) ,而是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 (向平滑肌或神经不完全分化或完全未分化的 )肿瘤 ,称为胃肠道间质瘤 (gas 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GIST涵盖了绝大部分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 ,而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雪旺瘤很少见。本文综述GIST的特征 ,并介绍…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质肿瘤,作为一组独立的疾病,既特殊又常见,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间叶性肿瘤应该是GIST,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不常见,雪旺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更少,颗粒细胞瘤、血管肉瘤等则十分罕见。GIST无论在形态、免疫表型、遗传特征上都有不同于平滑肌瘤及雪旺瘤的特征。其诊断标准为形态学上似平滑肌或神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肿瘤,经免疫组化和/或电镜检查,c-kit/CD117阳性或c-kit/CD117阴性而CD34阳性,且伴平滑肌分化或神经分化或双向分…  相似文献   

6.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983年由Magur和Clark提出并命名。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应用,发现GIST起源于间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分化或不定向分化,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肿瘤。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rmal tumor,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作者搜集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病理诊断高度恶性13例,低度恶性5例,潜在恶性7例。术前超声表现:(1)部位:肿瘤位于胃部7例,小肠11例,大肠4例,肠系膜3例;(2)大小:9例肿瘤直径5cm,16例肿瘤直径≥5cm,肿瘤大小与病理分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3)形态: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9例,呈分叶状6例。(4)回声:呈不均匀低回声18例,呈低回声中伴有不规则的液性无回声区3例(其中2例伴点片状高回声),呈均匀回声4例;(5)生长方式:肿块以膨胀性生长为主20例,小肠和大肠间质瘤的检出病例明显高于胃部,但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特征无特异性;(6)单发多发:单发肿瘤18例,多发肿瘤7例。术前超声检出肿瘤25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19例,不符合6例。结论超声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肿瘤直径≥5cm、外生性生长、回声不均匀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  相似文献   

9.
张书凯 《临床荟萃》2008,23(17):1252-12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提出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1],过去通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瘤的胃肠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tractstromaltumor,GTST)自1985年提出作为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至今刚好ic年。过去由于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加上胃肠道许多梭形细胞肿瘤中残存有平滑肌或神经束,因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1]。近10年由于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走向分化的间质瘤[2]。相比之下,胃肠道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要少见。1临床特征GTST的发病无性别差异,而且可见于各年龄段,50~70岁的高峰年龄组。GTST发病的年龄越小,肿瘤…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重新认识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 用CD117、CD34、vimentin、SMA、S 10 0蛋白 5种抗体对 4 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胃肠道间质瘤 9例 ,平滑肌瘤 34例 ,神经纤维瘤 1例。结果 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 ,仅占同期间叶源性肿瘤的 2 0 .5 % (9 4 4 ) ,其中良性 6例 ,恶性 3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超声表现,评价超声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8例GIST的超声表现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和交界性间质瘤19例,恶性间质瘤39例。超声检查漏诊8例,检出50例,其中27例诊断为GIST。在GIST的超声表现中,恶性病变的大小、内部回声、轮廓有无分叶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别(P<0.01),而肿瘤边缘与边界、彩色血流丰富程度在良、恶性病变间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经腹超声有助于GIST的检出。肿瘤较大、回声不均、分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  相似文献   

13.
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40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4例新鲜标本同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72.5%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和小肠。肿瘤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5%;神经源性分化型12.5%;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7.5%;未分化型25%。肌肉共同蛋白HHF-35在18例平滑肌细胞型肿瘤中,17例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为平滑肌细胞分化最敏感的标记物。未分化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为Vimentin和CD34阳性(100%)。电镜检查可见各型分化的特点。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其免疫表现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原发于胃肠道以间叶源性梭形 (抑或上皮样 )细胞形态组成的一类肿瘤归属于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肿瘤 ,并根据其相应的病理特征划分为良性、恶性及其各种亚型。随着组织化学 (组化 )、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新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以往大多数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的间叶性肿瘤 ,既非典型的平滑肌肿瘤 ,也不同于神经鞘 /神经纤维瘤 ,而系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独特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并命名为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 [1 3 ] 。GIST概念一经提出 ,即引起临…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肉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源(结缔组织)性肿瘤,可能来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16.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过去一直被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或者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证实为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消化道间叶细胞(mesenchyrealcell)有多向分化能力,包括进一步分化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脂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为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以前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且多归类为平滑肌肉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GISTs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1-3]。CT检查已经成为检测和诊断GISTs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7例GITSs的CT表现,探讨GISTs的螺旋CT特征以及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与方法1998~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并病理免疫…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为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以前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且多归类为平滑肌肉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GISTs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CT检查已经成为检测和诊断GISTs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肉瘤,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对GIST的认识越来越成熟。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54例手术证实的  相似文献   

20.
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达明绪  罗婷  钱昆  伍晓汀 《华西医学》2005,20(3):589-591
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组缺乏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和雪旺(schwamnn)细胞免疫组化特点的胃肠道非上皮细胞肿瘤。研究表明胃肠间质瘤细胞表现出正常Cajal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和抗原表达(即CD34和CD117),认为其可能来源于肠道肌神经丛的间质细胞-Cajal细胞,因此Kindblom等曾将其命名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cenmker cell tumor,GIP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