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患儿做生化检查时 ,均须静脉抽血 ,但新生儿及婴幼儿血管较细、弹性较差及不能很好的配合等原因 ,采血比较困难。我院 1 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 1月 ,对 4 8例新生儿及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 本组采用头皮静脉采血 4 8例 ,年龄在 3天至3岁 ,男 2 8例 ,女 2 2例 ,1次成功 4 6例 ,2次成功 1例 ,失败 1例。2 操作用物及方法2 .1  用物 将 5号半头皮穿刺针取其 (4~ 5 )cm长 ,将针柄接好 ,浸泡于 75 %酒精中备用 ,使用前用 0 .9%无菌盐水冲洗后即可进行静脉穿刺采血。2 .2   方法 认真选择头皮静脉 ,…  相似文献   

2.
陶彩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3-1113
<正> 我院自2001年开始运用真空采血法,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法。通过两年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汇报如下。1 真空采血法 真空采血法即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同它配套使用的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衔接起来进行静脉采血的方法。使用时,先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尾端迅速刺入一次性采血器,因一次性采血器是人工真空的,此时血液即可顺压力差自动流入采血器内。  相似文献   

3.
丛艳洁 《吉林医学》2006,27(12):1547-1547
近些年来,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已推广使用,但由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纤细,限制了真空采血技术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1临床资料我科于2002年开始应用美国BD公司VACUTANER真空采血针对540例新生儿进行了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达92.3%,总成功率达98.6%。540例新生儿自然情况为日龄为生后1小时 ̄28天,其中早产儿422例,占78.1%;体重最低980g,平均体重为1.49±0.98kg。2方法选择股静脉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将直式真空采血针头安在持针器上,在选好的穿刺点上将针刺入软组织,按上真空采血管,然后缓慢上下提插,一旦进入股静脉即会有血液进入针…  相似文献   

4.
自动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用的操作技术 ,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是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然后分次注入贮血试管中 ,易出现血液泄漏和交叉感染等问题 ,自 2 0 0 0年 8月以来 ,我科应用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 1 0 0 0例 ,使用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器材选择 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器厂生产的自动静脉采血器 ,由采血针和真空集血管组成。采血针由采血针、连接胶管和集血针三部分组成 ,真空集血管由胶塞、管帽和贮血管三部分组成 ,有普通管和添加各种抗凝剂和速凝剂的集血管等多种规格 ,适用于临床检验的不同需求。1 2 操作…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静脉过细 ,皮下组织丰满 ,四肢血管不显露 ,股静脉穿刺难度又很大。因此临床上抽取血标本时 ,经常穿刺失败 ,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 ,也严重地影响诊断和治疗。我院门诊静脉采血室 ,自 1986年以来对婴幼儿采血 ,多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取血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8年 1~ 4月份我院静脉采血室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 30 1例。其中男 16 2例 ,女 139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5岁 ;~ 1岁 2 1例 ,占 6 .97% ;~ 3岁 2 10例 ,占6 9.8% ;~ 5岁 70例 ,占 2 3.3%。1.2 穿刺方法1.2 .1 进针部位 …  相似文献   

6.
霍光  赵晓莉 《河北医学》2003,9(8):750-751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用的操作技术。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是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然后分次注入贮血试管中 ,易出现血液泄漏、交叉感染、定量不准和标本易凝血等问题。自 2 0 0 2年以来 ,我院应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 ,具有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准确可靠等特点 ,使用效果良好。现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自动静脉采血器 ,持针器 ,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 ,有以下一些特点。①由于此真空采血管系全封闭系统 ,靠负压迅速采血 ,且血液在整个采血过程及传递至化验室途中与外界隔绝 ,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及真空采血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份116例门诊采血的婴儿进行A、B分组。A组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B组采用真空采血器采血。结果 A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5%,B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74%。结论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真空采血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静脉采血方法溶血的发生率,找出一种最佳采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1~3月间我院急诊科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80例。分别使用10 mL注射器、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摇匀并送检验科进行检测,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10 mL注射器采血法、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法和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的溶血率分别为8.75%、6.25%、1.25%。与10mL注射器采血法相比,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的溶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率低,临床尽量使用该方法进行采血,以增加血液样本的合格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应规范操作,降低溶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宋爱珍 《吉林医学》2012,33(17):3777-3778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在心内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结果:除2例患者血标本溶血外,其余标本均为合格标本。结论: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管采血有助于及时获取血标本,及时使用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3月 1 35 0人次小儿静脉穿刺情况进行统计。有 390例第 1次穿刺未成功 ,其中心理因素所致 1 5 8例 ,占4 0 5 %。业务技术因素所致 1 2 3例 ,占 31 5 %。患儿及家属因素所致 6 6例 ,占 1 6 9%。环境因素所致 31例 ,占8% ,输液器所致 1 2例 ,占 3 1 %。穿刺成功率为 71 1 %。结果 :分析影响因素 ,采取相关对策后 ,又对 1 2 6 0人次小儿静脉穿刺情况进行统计 ,穿刺成功率为 90 % ,技术操作合格率 1 0 0 % ,患儿陪护对护士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82 %上升到 95 %。结论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沟通技巧 ,过硬的穿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对ICU昏迷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ICU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使用常规注射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为实验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采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血液样本发生凝固的患者有9例,因储备不当而使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患者有6例,血液样本发生受限情况的患者有5例;在实验组35例患者中,血液样本发生凝固的患者有3例,因储备不当而使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患者有2例,血液样本发生受限情况的患者有0例。实验组患者的血液采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对ICU昏迷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采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艳益 《右江医学》2001,29(6):538-538
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 ,操作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且股静脉穿刺易出现瘀斑、血肿 ,颈外静脉穿刺易发生神经反射性呼吸暂停。 2 0 0 0年 1月至 12月 ,我院对 2岁以下的婴幼儿试用头皮针经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采血共 6 87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 87例中 ,男性 32 5例 ,女性 36 2例 ,日龄2~ 70 0天 ,采血量为 1~ 5ml,其中经前额静脉采血 2 2 6例 ,颞浅静脉采血 2 0 7例 ,耳后静脉采血 2 5 4例。采血做电解质检测 42 1例 ,肝功能 143例 ,免疫学检查 5 2例 ,血培养 18例 ,其它 5 …  相似文献   

13.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避免小儿静脉输液外渗 ,我们采取了一套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 0~ 1 2月我院小儿注射室共静脉输液 1 0 2 1 6例次 ,发生外渗 934例次 ,占 9.1 4 % ,其中男 554例次 ,占59 .3 % ;女 380例次 ,占 40 .7% .自 2 0 0 1年 2月开始 ,输液时我们采用自制小纸板为病儿固定 ,使用 3M透明通气胶带代替常规医用胶布 ,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 ,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及改用正确拔针方法等 ,至 2 0 0 1年 4月共静脉输液 851 0例次 ,发生外渗 1 77例次 ,仅占 2 .0 8% ,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2 护理体会2 .1 静脉输…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2例肥胖患儿术前颈外静脉采血的方法技巧及护理.目的 为了顺利采集患儿的术前血标本.方法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结果 22例肥胖儿术前静脉采血中21例穿刺成功,1例失败,1例由于按压不当致穿刺部位青紫.(3天后渐渐消退).结论 肥胖患儿因肥胖四肢静脉不明显,而哭闹颈外静脉充盈,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提高了术前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胡明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29-229,255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致患肢浅静脉曲张、肿胀、胀痛以及踝部皮肤营养障碍等病变。 2 0 0 1年 4月~2 0 0 2年 3月我院以股浅静脉 (股深静脉汇入前的股静脉 )瓣膜包窄术 (简称包窄术 )治疗本病 6 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 本组男 4 3例 ,女 18例 ;年龄 2 8~ 84岁 ,病程 1~ 30年。全部患者除浅静脉曲张外 ,还有肿胀、胀痛或沉重感 4 8例 (占 78.6 % ) ,踝部皮炎或色素沉着 30例 (占 4 9.2 % ) ,溃疡形成 15例 (占 2 4 .4 % )等症状。诊断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 5 7例 ,占 93.4 % ,有 4例为单纯性…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海南医学》2002,13(2):53-54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 198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住院病人 6 5 2 16人次 ,其中住院糖尿病 15 8例次 ,男性 10 3人 ,女性 5 5人 ,年龄 9~ 80岁 ,平均 5 7岁 ,9~ 4 0岁 10例占 6 .3% ,4 1岁以上14 8例占 93.7%。本组糖尿病住院患病率 0 .2 4 % ,并发症 4 2例占 2 6 .6 % ,院内死亡率 0。1 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本文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为血糖的异常升高 ,静脉全血空腹血糖大于 6 .7mmol L(12 0mg dl)和烦渴、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早期症状不明显 ,主要通过空腹血糖测定发现异常 ,血糖值波动在 6 .7~2 0mmol…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电极导入途径和并发症。4 5例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4 1例患者,平均年龄(5 1±9)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占4 8.8% , 度房室传导阻滞占4 4 .0 %。起搏方式以心室按需型起搏为主占91.1% ,生理性起搏占9.8%。电极插入经头静脉切开占5 5 .6 % ,锁骨下静脉穿刺占4 4 .4 %。并发症发生率为8.7% ,主要并发症为电极移位和囊袋感染。  相似文献   

18.
342例严重肝病患者死亡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严重肝病患者死亡的时间规律 ,指导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对本院 1 997年 1 2月~ 2 0 0 2年 1 2月因严重肝病死亡的 34 2例患者的死亡时间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 2例患者中男 2 6 0例 (76 % ) ,女 82例 (2 4 % )。年龄 <30岁者 5 0例 ,占 1 4 .6 % ;30~ 39岁 70例 ,占 2 0 .5 % ;4 0~ 4 9岁 90例 ,占2 6 .3% ;5 0~ 5 9岁 85例 ,占 2 4 .9% ;>6 0岁 4 7例 ,占 1 3.7%。1 .2 疾病分类 重型病毒性肝炎 1 5 7例 ,占 4 5 .9% ;肝硬化失代偿 1 5 8例 ,占 4 6 .2 % ;原发性肝癌 2 7例 ,占7.9%。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 5 0 0 0例年龄 7岁~ 12岁儿童 ,对其中静脉充盈不良 4 0 0例儿童 ,2 0 0例采取坐位 ,采用常规上肢静脉穿刺采血。 2 0 0例采取坐位静脉穿刺成功后 ,松开止血带 ,垂吊上肢静脉采血。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 ,既获所需采血量为成功标准。结果 :改进后的静脉采血方法 ,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采血法。经统计学检验 ,P<0 .0 5差别有明显差异。结论 :改进后的上肢静脉穿刺采血法 ,易学易掌握 ,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高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