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解除胆道梗阻能有效控制黄疸和胆管炎症状并为放化疗创造机会,是姑息治疗的关键所在。内镜引流是如今解除胆管梗阻的一线选择,但由于肝门部所处的解剖位置复杂,引流操作技术要求高且术后并发症多,内镜引流依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结合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就内镜操作技术、引流策略制定以及引流导管类型选择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塑料胆管支架3种末端开口留置方式在解除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塑料胆管支架置入减黄治疗的不可切肝门部除胆管癌患者61例,其中胆管支架末端开口胃内留置18例(胃内留置组),十二指肠乳头留置31例(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1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对随访2周发热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90 d支架梗阻率、支架中位通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胃内留置组、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和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3组患者术后2周内发热率比较[66.7%(12/18),58.1%(18/31)和16.7%(2/12),χ2=7.30,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率[0(0/16),3.2%(1/31)和0(0/10),χ2=1.09,P=1.000]、术后90 d内支架梗阻率[52.9%(9/17),48.3%(14/29)和40.0%(4/10),χ2=1.91,P=0.589]和支架中位通畅时间(66.0 d,91.5 d和94.0 d,Z=4.96,P=0.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胆管支架末端开口胃内留置和十二指肠乳头留置比较,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术后2周发热率低,但支架中位通畅时间、术后90 d支架梗阻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相似。支架末端开口留置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可作为首选置入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对1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病人采用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成功置入左右双金属支架,全组无研究并发症及死亡病例.9例引流有效.发生2例轻微内镜相关并发症.10例双支架治疗病人中4例死亡,死亡时均无腹痛、黄疸、发热等支架阻塞迹象,生存128 ~ 185 d,失访1例,其余5例病人均在随访中.结论 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胆管支架置入术(EBS)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或姑息治疗前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05~2019-05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接受临时内镜下胆管引流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ENBD组(112例)和EBS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引流管移位、导管堵塞、胆管炎、胆囊炎、肝脓肿、导管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ALP、TB、ALT、GGT水平均降低,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NBD组患者引流管移位、胆管炎的发生率低于E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导管堵塞、胆囊炎、肝脓肿、导管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NBD和EBS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但ENBD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或姑息治疗前首选的临时内镜下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的新型胆管塑料支架与普通胆管塑料支架在姑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因肝门部胆管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姑息性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其中20例患者使用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支架(新型组),18例患者使用普通塑料支架(普通组)。随访至2021年5月30日,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管炎发生率、胆红素下降水平、支架通畅时间等指标。结果 新型组和普通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9.85±1.07) min和(22.00±3.38)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607)。新型组和普通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45±2.39)d和(11.33±3.5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938)。新型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第5天较术前总胆红素降低幅度中位数分别为122.85 μmol/L 和 96.25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2)。新型组远期胆管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组[10.0%(2/20)比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新型组支架引流通畅时间高于普通组[(109.45±32.67)d比(82.11±2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32)。结论 相比普通胆管塑料支架,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的新型胆管塑料支架在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梗阻时,可降低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延长胆管支架通畅期。  相似文献   

6.
Y型金属支架引流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就诊时,仅有不到20%的患者可以行手术切除治疗,大多数患者因局部浸润或广泛转移而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时机,因此姑息性治疗肝门部恶性肿瘤成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对于黄疸的治疗又成为关键与重点。  相似文献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多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已成为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1],而且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2].我科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对19例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放置了胆道支架.  相似文献   

8.
孙学英  张鹏 《山东医药》1998,38(8):19-20
对11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行狭窄胆管扩张的基础上经引流管或PTCD窦道放置自制Z形胆道支架和记忆金属网状支架,效果较满意,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认为术前了解病变部位及范围,选择适合的支架,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安排支架放置顺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苏晋捷  冯起放  陈涛  吴祥庸 《山东医药》2007,47(9):F0003-F0003
1997年10月-2006年9月,我们共实施涉及肝门胆管(肝总管、左右肝管及汇合部)的胆道再次手术53例。现就术中肝门部胆管显露方法及结果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性地对比分析了采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术(EMBE)和经内镜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对20例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MHBO)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有效减黄率:在ERBD和EMBE组分别为77.8%和88.9%;早期合并胆管炎发生率:ERBD和EMBE分别为55.6%和11.2%(P<0.001);支架梗阻和/或晚期胆管炎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6.6%和37.4%(P<0.01);两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59±76和254±84天(P<0.01)。结论:EMBE治疗MHBO较ERBD疗效好,早期胆管炎发生率低,支架不易阻塞,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ERCP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部分结石巨大或病情复杂不能长时间接受内镜治疗者,采取内镜下塑料胆管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不仅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风险小,而且ERBD可使结石缩小,有利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李玉光  李英俊 《山东医药》2005,45(36):32-32
对3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术中肝门板电凝锐性解剖及由上而下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塑料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十二指肠镜放置内支架是公认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办法,它能在患者存活期内有效地缓解黄疸、全面改善症状和营养状况。虽然已证实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在减黄效果上并无差异[1,2],但由于国内外对2种支架的经济-效益关系分析角度不同,因而对如何选择2种支架仍有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对照组25例采取局部肝段或肝叶切除。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及残石率、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程度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胆漏及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利用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未合并肝脏病理性改变的肝胆管结石,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符合胆道生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至2002年11月,我们对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成功行双导丝双支架置入术,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7-87岁,平均56岁。均有黄疸。血清胆红素平均210μmol/L,B超示肝门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塑料胆管支架3种末端开口留置方式在解除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塑料胆管支架置入减黄治疗的不可切肝门部除胆管癌患者61例, 其中胆管支架末端开口胃内留置18例(胃内留置组), 十二指肠乳头留置31例(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 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1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对随访2周发热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90 d支架梗阻率、支架中位通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胃内留置组、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和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3组患者术后2周内发热率比较[66.7%(12/18), 58.1%(18/31)和16.7%(2/12), χ2=7.30, 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围手术期死亡率[0(0/16), 3.2%(1/31)和0(0/10), χ2=1.09, P=1.000]、术后90 d内支架梗阻率[52.9%(9/17), 48.3%(14/29)和40.0%(4/10), χ2=1.91, P=0.589]和支架中位通畅时间(66.0 d, 91.5 d和94.0 d,...  相似文献   

17.
胆道支架放置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1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行狭窄胆管扩张的基础上经引流管或PTCD窦道放置自制Z形胆道支架和记忆金属网状支架,效果较满意,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认为术前了解病变部位及范围,选择合适的支架,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安排支架放置顺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据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0年12月报道】题: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远端胆管恶性狭窄优于塑料支架(作者Jang S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引导下放置支架治疗胆管恶性狭窄是非常有效的。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Jang等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比较了塑料支架(PS)和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的疗效及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9.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胆道狭窄中以吻合口狭窄最多见,约占胆道并发症总发生率的一半;非吻合口的狭窄常位于肝内胆管、肝门部胆管与胆总管。  相似文献   

20.
方东  石振旺  杨晓军 《肝脏》2023,(8):997-1000
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及总体预后差等临床特点,胆汁引流是当前改善黄疸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内镜逆行性胆汁支架引流(ERBD)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胆汁引流方法,本文就ERBD的优势、支架类型、数量及排列方式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