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最大威胁是食管狭窄 ,吞咽困难 ,营养不济而迅速失去生命。我们采用食管腔内置管低剂量率照射、同步腔内射频温热及腔内局部用药的联合治疗手段 ,治疗 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 ,取得明显疗效。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36例食管癌患者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44~86岁 ,平均年龄 72 5岁。全部病例均为以吞咽困难为主诉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病变部位 :上段 3例 ,中段 2 1例 ,下段12例。病灶长度 :>10cm 8例 ,10~ 4cm 2 3例 ,<4cm 5例。病理检查 :鳞癌 31例 ,腺癌 3例 ,2例未能进行病理分型。2 器材 :硅橡胶热放疗四腔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反复上腹部饥饿痛3年,10天前饮酒后出现柏油样便,并伴有暗红色血便,每日1~2次,来院就诊。体检: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粪便潜血(++),血红蛋白92g/L,胃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未见溃疡及出血灶,胃窦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肠镜检查见距肛门20cm处见环形隆起的溃烂灶,病灶中间可见双腔改变,肠镜从右侧管腔插至50cm,见腔内大量粪块及暗红色血水,无法观察而退镜。然后肠镜从左侧管腔插入,顺利插至80cm,见肠腔环形皱襞,腔内清洁。肠镜诊断为结…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79岁。因吞食大块鸡肉后突然出现吞咽困难,于 1996年 1月 12日就诊。既往无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也无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于 1月 13日上午采用 Pentax EG-2901型上消化道电子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上段粘膜光滑,管腔轻度扩张,进镜至 21 cm处见一肉块堵塞在食管腔内,用活检钳将之取出后,该处食管周围有一与管腔呈同心圆的薄膜突入腔内,厚约 0.2 cm,直径约 1.0 cm,环上、下食管粘膜均正常,食管及此环的扩张度尚可。内镜可勉强通过此环…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2岁,以进食阻挡感4个月收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管腔扩张不良,粘膜破坏,可见小龛影,病变长约7cm。活检报告为恶性淋巴瘤。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手术,见肿瘤自食管裂孔向上达奇静脉上,长约20cm,直径5cm,外侵阴显,但肿瘤尚可切除。探查贲门左右各有一约2cm×1cm×  相似文献   

5.
食管巨大憩室伴结石嵌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女,45岁。以胸闷、胸痛、进食梗噎感15d为主诉就诊。胸部X光片显示中纵隔一个5cm×5cm×4cm大小的球形阴影,周缘光滑无毛刺。纤支镜检查总气管及两肺各段支气管口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食管后壁距门齿29-34cm范围有一个憩室开口,直径约2.5cm。憩室内见一黄绿色结石团块,大约5.0cm×3.4cm×3.0cm大小,触实、质硬、充满憩室腔,嵌顿于憩室口,一端突出于食管腔,致食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学探讨.方法:应用不同初始活度的125I粒子链于SD大鼠食管管腔内进行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射3、5、7d后处死大鼠,取全长食管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与空白组对照,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初始活度0.8mGi125I粒子链食管腔内照射后2wk内大鼠生存状况及其7d组在1wk、2wk时大鼠全长食管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初始活度在0.6mGi以上的5颗125I粒子组成的粒子链对SD大鼠行食管腔内局部照射5d以上可诱发放射性食管损伤,随粒子活度的增加,放射性食管损伤逐渐加重.术后,125I粒子链可方便取出,不会对大鼠食管进一步损伤,且经125I粒子链食管腔内照射后SD大鼠可逐渐恢复饮食,2wk后大鼠食管放射性损伤有修复的趋势.结论:食管管腔内应用初始活度0.6mGi以上的5颗125I粒子组成的粒子链接近零距离持续照射5d以上能够引起放射性食管损伤.食管腔内应用低能核素125I粒子链近距离放疗或许可为临床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提供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7岁,咽下阻塞感加重一个月来院行胃镜检查。内镜所见:物镜距门齿35cm见巨大暗红色息肉样肿物,完全阻塞食管腔,肿物暴露部分粘膜糜烂不平,无溃疡及出血,触之有滚动,似有蒂但无法观察全貌,试推挤肿物一侧进镜达胃及十二指肠球腔内,未见异常后,退镜观察肿物下缘,测量肿物大小约6.0cm×4.0cm×4.0cm,内镜诊断:食管息肉样肿瘤?不除外恶变。活检组织学诊断:炎性坏死组织。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钡剂通过受阻、病变段管腔扩张,粘膜纹消失及表面不规则。印象:食管占位性病变,不除外腔内食管…  相似文献   

8.
例1男,32岁,反复黑便5年,便血2 d。体检:贫血貌,腹部未及明显肿块。CT平扫示:食管下端贲门上方、肝胃间隙、空肠上段分布多个等密度软组织肿块,直径3~5 cm,空肠较大花瓣状病灶内团块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显示明显强化,门脉期食管下端结节状病灶中度强化;肝胃间隙内圆形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清晰;空肠上段多发厕形、类圆形结节强化明显,病灶与食管及胃肠道管  相似文献   

9.
65岁女患者,因鱼刺刺入食管壁1天就诊。笔者用奥林巴斯GIF—D_4型纤维胃镜查治。进镜23cm,见有一白色鱼刺状物刺入食管内侧壁内,尖端刺向内下方,约0.2cm暴露于食管腔,鱼刺与食道内壁夹角约45°,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少量渗血。调整好角度后,用活检钳钳住鱼刺,提拉约1cm,将鱼刺拔出,横卧于食管腔内。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腔二囊管压迫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8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EVL治疗的结果,其中176例活动性出血的患者EVL前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EVL后2周内再发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术,控制出血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必要时再次EVL治疗。[结果]EVL前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有效率为95.46%(168/176),首次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有效率为96.19%(278/289)。11例EVL后2周内发生再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及压迫术,其中9例压迫成功;5例再次行EVL治疗后控制出血。三腔二囊管压迫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9.31%(287/289)。[结论]三腔二囊管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提高EVL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例门诊胃镜检查发现的下咽早期癌伴发同时性食管早期癌病例,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呈B1型(日本食管协会AB分型),2处病灶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提示原手术部位瘢痕形成,食管腔未见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食管低回声病灶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表现。方法对超声微探头检查发现的650例食管低回声病灶的部位、距门齿的距离、病变层次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男女分组,观察两性别间的差异。结果食管低回声病灶男性比女性多见,男∶女为1.69∶1,男性以胸中下段多见,而女性以胸中上段为多。病灶主要位于黏膜层399例,肌层235例,女性患者病变在黏膜层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组。137例病灶行内镜下切除,130例为平滑肌肌瘤,其中15例行免疫组化检查,1例明确为间质瘤。结论食管黏膜层的低回声病变,以平滑肌肌瘤常见,间质瘤少见,病灶部位于胸中段最为常见,在病变的位置,起源上男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瓣内置壳聚糖管状支架补颈段食管部分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1只大耳白兔,制成颈段食管部分缺损模型,破损处内置壳聚糖管状支架,外附肌瓣修补。观察术后动物体质量变化;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各处死动物3只,肉眼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食管缺损修复情况;术后第16周行食管钡透,观察食管狭窄及蠕动情况。结果术后动物存活18只,第4周肌瓣组织愈合良好,壳聚糖管未吸收,光镜下见炎性反应;第8周聚糖管部分吸收,肌瓣血运良好,无纤维组织增生;第12周壳聚糖管完全吸收,肌瓣内表面黏膜再生,无管腔狭窄。术后第16周,钡透见食管通畅、无狭窄,蠕动弱。结论肌瓣内置壳聚糖管状支架修补颈段食管部分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食管憩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憩室 (esophagealdiverticulum)是指与食管腔相通之囊状突起 ,临床上按部位不同分为 :( 1)咽食管(zenker)憩室 ,国外多见 ,常位于下咽缩肌与环咽肌之间的左后方。 ( 2 )食管中段憩室 ,国内多见 ,常位于肺门水平的食管左侧。 ( 3)膈上憩室 (食管中下段憩室 )。1 病因和发病机制[1~ 4 ]  食管憩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咽食管憩室和膈上憩室一般认为是因食管运动异常形成 ,此二种膨出性憩室的形成机制是由于食管腔内压力增高 ,引起部分食管壁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越出肌层 ,被推出食管壁外 ,实…  相似文献   

15.
食管结核症较少见,Lockard在16,489例结核病尸体解剖中仅发现15例(0.9‰),国内崔若恒曾报道2例,我院在食管切除术1,330例中,遇到2例。例1,男,52岁。吞咽困难伴胸部胀痛1个月。食管X线钡剂造影见中段充盈不全,管腔变窄处约4厘米,粘膜僵硬,钡剂通过缓慢。诊断为食管中段癌。针麻下剖胸探查,见食管中段(相当于5~6胸椎平面)右壁有4×3厘米的硬性包块,向右突  相似文献   

16.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较为罕见,笔者在内镜检查中曾误诊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3岁,因胸骨后烧灼感10余年,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于1989年9月29日来院就诊。既往史无特殊,否认有家族肿瘤史,体检无异常。X线食管钡餐见食管中段长约3cm充盈缺损,上段扩张,钡剂通过受阻,疑为食管癌。内镜检查见距门齿29cm处前壁可见—2×2.5×1.5cm似蕈伞样新生物突于腔内,表面溃烂粗糙不平,覆污秽苔,活检质脆,易出血,管腔狭窄,进镜困难,无法观察病变以下部位,取活检5块。内镜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6岁,2005年1月因吞咽困难伴胸痛1年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距门齿18~26 cm处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及半球形隆起突向腔内,表面尚光滑,色灰白,致管腔狭窄(图1).胃镜诊断:食管上段多发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蓝激光内镜系统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112例疑似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别采用普通白光内镜、联动成像技术(LC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碘染色内镜和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进行检查,并比较各项技术对病灶的检出率和对病灶边界的显示率。对BLI模式下的图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病灶的检出及病灶边界的鉴别方面,BLI和碘染色内镜成像优于其他内镜技术。BLI模式显示,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以B1型为主,在低级别病变中以A型和B1型为主,在炎性病灶和正常黏膜中以A型为主。背景黏膜着色征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均呈阳性,在低级别及炎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下降至27.5%和24.3%,而在正常黏膜中无1例呈阳性。结论蓝激光内镜系统在食管病灶的检出率、病灶边界的界定上具有优势。此外,在BLI模式下观察病灶内的IPCL特征和背景黏膜着色征,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9.
王国平 《胃肠病学》2009,14(7):448-448
自发性食管破裂(spontaneousruptureofesophagus)是指非异物、创伤、器械或医源性等原因所引起的食管全层破裂,是因管腔内压力骤增.致使邻近横膈上的食管左侧壁全层纵行撕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自发性食管撕裂综合征、食管压力性破裂等。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病急且危重.是胸外科的急症。本文应用食管覆膜金属内支架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余,伴胸骨后疼痛1 d门诊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5 cm处见食管肿物并食管腔梗阻,常规胃镜无法通过,予以内镜下活检(图1),病理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收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拟下一步抗肿瘤治疗。入院后胸部CT检查提示:食管胸上中段(第5~7胸椎水平)管腔狭窄,管壁不均匀增厚,累及长度约67 mm,其内见斜横向走行条状、不规则状高密度影,长度约25 mm,左侧端锐利达外膜下(图2);两肺多发结节灶,考虑转移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