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小肠镜的应用使观察完整的小肠成为可能,但目前关于单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研究尚较少。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方法:对2009年2~9月上海新华医院收治的28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疾病检出率、操作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结果:本组经口进镜者9例,经肛门进镜17例,分别从两端进镜2例。检查操作时间40~100 min,平均(65.0±25.7)min。插管成功率96.4%。20例患者发现阳性病灶,检出率71.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耐受性良好。结论:单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气囊辅助式小肠镜(以下简称“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小肠镜诊疗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最常见的小肠镜阳性诊断为非特异性肠炎(14.4%)、克罗恩病(9.9%)和小肠肿瘤(8.6%)。非特异性肠炎、克罗恩病、梅克尔憩室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克罗恩病、梅克尔憩室检出率青年患者较高,小肠肿瘤、血管畸形检出率老年患者较高;接受小肠镜检查的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是腹痛(42.0%)和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32.9%),OGIB患者的小肠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腹痛患者(67.6%比36.7%,P<0.001)。小肠镜诊疗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为0.6%。结论 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小肠疾病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疾病的内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位于胃和大肠之间,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由于其解剖位置、结构和生理特点,普通胃镜和大肠镜均无法检查小肠,推进式小肠镜所能探察到的小肠深度有限,而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小肠钡餐、血管造影、核素扫描、CT、MRI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也比较有限。因此,长期以来小肠一直是消化道检查的盲区,小肠疾病由于检查手段的限制而难以得到正确诊断。胶囊内镜和单、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完成全小肠检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拟诊小肠疾病的186例患者进行检查。43例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例患者经肛进镜检查,36例患者经口+经肛进镜检查。镜下可疑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18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164例,阳性率达88.2%。发现小肠肿瘤性病变28例(炎性息肉14例,间质瘤5例,黄色瘤5例,错构瘤1例,小肠腺癌1例,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胃肠息肉病1例)。小肠炎症性病变108例,其中小肠克罗恩病17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91例。小肠寄生虫病5例(包括钩虫、鞭虫)。小肠憩室13例,其中确诊小肠Meckels憩室出血1例。小肠外压性狭窄8例。小肠异物2例,均通过小肠镜异物钳成功取出异物。成功行回盲部溃疡出血小肠镜下钛夹止血治疗1例。尚未发生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准确地检查全段小肠,并能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肠镜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肠镜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3种主要类型小肠镜的操作技术及应用适应证。小肠镜检查可使26%~77%的胃肠道隐源性出血作出正确诊断并明确出血部位,同时在诊断小肠疾病尤其是诊断小肠肿瘤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确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气囊小肠镜自2001年应用以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自2004年12月以来,我院对3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检出23例疑有小肠疾病且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再次行小肠镜检查,记录病变性质及数量。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目的 评价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间38例有消化道症状,但是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为阴性者,进行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从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插镜,其中8例经上消化道插镜未能到达回盲部者改从下消化道插镜。结果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发现有小肠病变33例(检出率86.8%),其中空回肠克罗恩病7例,空回肠多发溃疡5例,空肠血管畸形并出血4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空回肠静脉显露3例,小肠恶性间质瘤2例,非特异性回肠炎2例,回肠中分化腺癌1例,空肠钩虫病1例,回肠蛔虫病1例,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吻合口狭窄1例,回肠结核1例。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并发症,除2例因腹痛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外,其余患者均可完成检查。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内病变,病变检出率高,安全性好,是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利工具,但操作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141例拟诊或需排除小肠疾病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小肠镜检查,59例单纯经口进镜,46例单纯经肛门进镜,36例经口和肛门两次进镜。结果141例患者中发现小肠疾病105例,检出率为74.5%。其中良恶性肿瘤32例,克罗恩病14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17例,小肠息肉15例,小肠憩室16例,小肠血管病变9例,肠结核3例,小肠钩虫病1例。检查过程中有1例并发胰腺炎,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内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并能准确地诊断各种小肠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间采用单气囊小肠镜榆查或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准备时间、检查时间、病变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3例患者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7例、不明原因慢性腹痛38例、慢性腹泻1例、不明原因发...  相似文献   

10.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病因比较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2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胶囊内镜采用以色列GIVEN公司产品。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总检出率为87.5%。24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后,有阳性发现者11例(45.8%),另13例无异常发现。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和手术探查证实,其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7.5%,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为25%。在耐受性评估方面,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进镜的耐受性最佳,以后依次为非麻醉经肛方式和非麻醉经口方式。所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者中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①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②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面明显优于胶囊内镜检查。③胶囊内镜在小肠多节段病变和长段病变的诊断上仍有一定价值。④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易为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内镜的有效长度和可到达的部位,限制了小肠的内镜检查.尽管有小肠镜,但其操作困难和部分患者对小肠镜检查难以耐受,使小肠镜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放射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较小的、浸润性或炎性病灶的诊断相对不敏感,从而使小肠疾病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双气囊小肠镜在68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对68例经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疑患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39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7例、慢性腹痛14例、慢性腹泻8例.结果 68例患者中,36例经口进镜,25例经肛进镜,7例患者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除3例因肠腔狭窄中止进镜外,其余病例均能检查1/2-3/4的小肠,7例患者结合经口及经肛途径完成全小肠检查.68例患者中41例检出阳性病灶,总阳性率为60.3%;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率为62.6%(26/39),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阳性5例,慢性腹痛阳性率为43%(6/14),慢性腹泻阳性4例.除11例经口进镜者行异丙芬静脉全身麻醉外,其他经口及经肛进镜患者均能耐受整个检查,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胶囊内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包括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是目前小肠疾病诊治的主要工具.胶囊内镜对病灶部位的判断依赖于胶囊时间指数的判断,即胶囊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占胶囊从幽门至回盲瓣通过时间的百分比[1].小肠镜对病灶部位的判断则依赖于内镜进镜深度的评估,因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y,SBE)开展时间较短,目前临床多用双气囊小肠镜( 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DBE),以其判断进镜深度的方法有多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肠镜检查在诊断回肠末端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小肠疾病并不少见,但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院无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设备,早期诊断小肠疾病十分困难。我们应用大肠镜观察了806例患者回肠末端黏膜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探讨小肠疾病检查新方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诊断效果、适应证等问题。方法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13例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从口侧或肛侧进镜,利用外套管、内镜前端的双气囊交替充气、放气和交替滑进,推进小肠镜进入小肠检查。记录检查范围、时间、耐受性及病变等。结果13例患者共行小肠镜检查19例次(11例次接受了口侧进镜,8例次接受了肛侧进镜),每侧进镜术程平均80min。从口侧进镜均达第3~6组小肠,从肛侧进镜达4~6组小肠。发现空肠良性问质瘤1例、空肠淋巴瘤1例、回肠溃疡狭窄及憩室2例、空肠息肉2例、空肠糜烂2例。口侧进镜患者,术中多数出现恶心、消化液自口及外滑管口溢出,偶尔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肛侧进镜患者无明显不适及反应;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新型小肠疾病检查手段,平均2~3h可检查完所有小肠,进镜迅速。于操作直视下观察病变,通过活检对病变进行定性检查。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具有安全、可控性、直视、图像清晰等优点,适用于无肠粘连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小肠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小肠息肉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并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28例PJ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共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44例次,其中经口进镜28例次,经肛进镜16例次。1例小肠息肉呈密切分布,给予腹腔镜联合小肠镜切除息肉。17例患者小肠镜前行术前检查,其中6例行小肠钡餐造影检查,11例行小肠仿真CT检查。术前检查组单次切除息肉数高于未检查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次(消化道出血1例次,术中穿孔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6.8%。结论气囊辅助小肠镜下切除小肠息肉治疗PJS安全有效。术前检查有助于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对于息肉密集分布患者,单纯镜下切除困难,可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一次大量切除小肠息肉,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捷  吴云林 《胃肠病学》2002,7(2):100-102
电子小肠镜的种类和检查方法 一、电子小肠镜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的电子小肠镜主要有三种类型:推进型、探条型和肠带诱导型。 二、检查方法 三种内镜在基本构造上略有差异,其检查范围、深度和操作方法各不相同(见表1)。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推进式电子小肠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使用的PentaxVSB-2900型和Fujinon EN-410WM前视式推进型电子小肠镜,其视野为川矿,四周转向120°,活检钳道2.8 mm,镜身外径9.8 mm,工作长度2.5m,并配有特定辅助性外套管和活检钳。 电子小…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名疑患小肠疾病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进镜方式,全部患者采用国产丙泊芬及芬太尼联合麻醉,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主要术后并发症,记录并分析患者的症状、小肠镜检查情况、其他检查情况、病理结果、最后诊断。结果本组24名患者的小肠疾病总阳性检出率为62.5%;共检出疾病类型8种,其中小肠血管畸形3例、空肠间质瘤2例、空肠淋巴瘤1例、空肠腺癌2例、小肠寄生虫病2例、小肠憩室2例、回肠双腔畸形1例、小肠息肉2例。结论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表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等传统方法,它具有可直视观察、图像清晰、可进行活检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检查费用高、检查时患者有较大痛苦等缺点.目前对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技术的安全性、局限性、镜下病变的辨认、患者耐受性、检查适应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在麻醉/镇静状态下接受检查的54例患者,旨在探讨无痛苦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气囊辅助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陆军总医院进行气囊辅助小肠镜检查的396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小肠镜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4例患者共接受396次小肠镜检查。总体疾病检出率为64.97%,可疑小肠出血者109例,占全部受检者的37.07%。在可疑小肠出血患者中,血管发育异常、间质瘤、Meckl憩室及克罗恩病分别占19.27%、14.68%、13.76%及13.76%。75.86%的小肠克罗恩病累及回肠。小肠镜术中牵拉后解除外科术后小肠粘连性肠梗阻10例,有效率83.33%。小肠镜下治疗率28.2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0.51%,主要为息肉切除术后穿孔。结论气囊辅助小肠镜检查是小肠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安全可靠方法,是可疑小肠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小肠镜是解除外科术后小肠粘连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