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因锁骨下动脉狭窄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15例。结果15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经彩超及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均未发现病变部位再狭窄,血流通畅良好。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因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引起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创伤小、疗效满意、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采用两种介入方法治疗 2 0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随访结果。方法  2 0例有症状男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 6 3 4岁 ,定量血管造影分析显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87% ,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 116mmHg。经右股动脉完成球囊血管成形术 8例、支架置入术 11例 ,经右桡动脉完成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 ,双上肢平均动脉收缩压差降低至 2 4mmHg。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0例平均随访 18 5个月 ,除 1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患者复发外 ,其余 19例均良好。结论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 ,可以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欣  张遵城 《山东医药》2010,50(20):60-61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动脉狭窄在临床诊治上常被忽视,其临床表现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和上肢缺血,使用内乳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常可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血压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确诊。血管内介入支架置入术、外科血管重建手术为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致椎动脉窃血是导致老年人颅脑供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疾病,经皮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我院血管外科自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或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患者1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患者中,均用自膨式支架成功完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锁骨下动脉狭窄率明显改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和上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1964年Dotter等首先报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以来,球囊扩张导管及内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用于治疗主动脉弓以上区域血管(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因可能发生脑栓塞而有很大争议。我院成功的进行了锁骨下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0~76岁,平均53岁。左侧狭窄5例,右侧狭窄3例。临床上均以无脉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引起的盗血综合征产生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对策。方法分析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盗血综合征产生的条件和临床意义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及颈动脉B型超声多普勒(CDUS)、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动脉血管造影(DSA)而确诊。结果8例患者中共发现16处狭窄,4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脑梗死、3例分别经肱动脉及股动脉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及冠状动脉支架。盗血综合征的产生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程度与部位密切相关。椎动脉血流的逆行作为一种侧支循环对缓解患者患肢的症状起着重要作用。在狭窄严重或完全狭窄时,可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如经股动脉途径失败可改行经肱动脉途径,成功比例较高。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出现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部位与程度有关,盗血综合征作为一种代偿机制的出现可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三种方法在诊断上各有特点,可互为补充,如狭窄严重出现症状者可考虑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起始部及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同时置入支架的疗效。方法在18例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置入球囊扩张式支架,并在相邻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释放自膨式支架,两枚支架成T形。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8F导引导管置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近段,用0.014微导丝,通过椎动脉狭窄段,到达椎动脉远段;同时将0.018导丝通过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然后沿着0.018导丝将球囊送到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预扩张,沿着0.014导丝,将球囊扩张支架送至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后小心释放;再沿着0.018导丝将自膨式支架送达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释放。术后3~12个月行TCD复查16例。结果14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血流通畅,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血流速度增快,考虑椎动脉起始部支架再狭窄。术后患者的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15例,2例自觉症状无变化,1例术后24h突然出现眩晕、呕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患侧有Horner征,面部疼痛、温觉减退,患侧共济失调。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及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通过同时置入支架进行血管内治疗,恢复正常血流,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锁骨下动脉残余狭窄小于20%,盗血现象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发现再狭窄。结论重视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仔细了解右侧锁骨下动脉结构特点,做好手术预案是取得介入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置入单枚自膨式支架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枚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狭窄率≥70%)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21例。术中将1枚自膨式开环支架的头端放置于椎动脉V1段的中远端,尾端放置于锁骨下动脉的近端。术后6~12个月行CT血管成像(CTA)和(或)DSA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全部支架成功置入,椎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87.1±5.7)%降至(7.4±6.4)%(中位数5%,范围0%~20%),锁骨下动脉狭窄率由(61.9±8.4)%降至(4.5±5.7)%(中位数0%,范围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中发现1例(4.8%)患者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约50%),但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4.8%)术后6个月再发眩晕,复查CTA和DSA,显示支架压缩合并椎动脉闭塞。结论单枚自膨式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技术可行且安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压缩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开口近段的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同侧椎动脉血液逆向流动的现象,血管造影像上表现为与锁骨下动脉病变同侧的椎动脉没有前向血流。锁骨下动脉窃血@颜红兵  相似文献   

13.
锁骨下动脉完全性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锁骨下动脉完全性闭塞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8例锁骨下动脉(28支)近端完全闭塞合并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或)上肢缺血症状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为56岁。根据DSA显示闭塞段形态,应用导丝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股动脉穿刺为顺行方式,经病变的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为逆行方式。结果通浏顷行方式开通19例,逆行开通9例。25例开通成功并置入自膨式支架,失败3例,成功率为89%(25/28);25例患者置入支架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患者双上肢收缩压差由术前〉20舢心,恢复至术后〈10mmHg;术后TCD显示,椎动脉血流均由逆向转为正向。25例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中,术后随访23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为2~48个月,平均24个月。有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5个月时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次予以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掌握好适应证,血管内机枕眭再通及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进展,介入治疗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1,2]。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采用球扩式支架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资料: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9~78岁,平均66岁;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表现为脑梗死5例,患肢麻木无力、手指发凉1例,双上肢血压差20~40 mmH 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血管腔内技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6.2±10.8)岁。患者均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合并上肢缺血症状。运用血管腔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扩式支架,术后双上肢收缩压差显著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或改善33例,无效2例,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经康复锻炼后好转;2例操作没成功,保守治疗。随访期间再狭窄3例,支架断裂1例。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腔内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神经系统症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前常规超声检查锁骨下动脉的价值。方法:超声检查拟CABG术患者1546例共3092条锁骨下动脉,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及同侧椎动脉、乳内动脉的血流频谱情况,发现锁骨下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时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评价椎动脉及乳内动脉逆流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103例患者(124条锁骨下动脉)存在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中度以上狭窄,狭窄发生率为6.7%。锁骨下动脉狭窄侧椎动脉逆流51条,无逆流73条,余锁骨下动脉无狭窄侧椎动脉均无逆流;锁骨下动脉狭窄侧乳内动脉逆流11条,无逆流113条,余锁骨下动脉无狭窄侧乳内动脉均无逆流。以椎动脉逆流诊断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41.1%,特异性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以乳内动脉逆流诊断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544。结论:根据椎动脉及乳内动脉逆流诊断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均较低,常规超声检查锁骨下动脉对指导CABG术桥血管选择避免出现冠状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一期覆膜支架置入合并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4年8月,因降主动脉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在我院行一期杂交手术(右腋动脉-左腋动脉转流+降主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封堵术)共有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0月,随访时间26~87个月,平均(51.0±18.1)个月。评估30d内病死率,内漏发生率,转流血管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在杂交手术室完成,围手术期无死亡,2例因近端内漏行开胸手术,1例因远端新发破口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论: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近期效果良好,但不适合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大弯侧紧邻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这类患者容易发生近端内漏,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塞子的置入有效构成了转流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有利于转流血管的通畅。远期效果还需要大样本量的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2008年2月,我们共收治左锁骨下动脉淤血症患者5例,均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用PTCA球囊替代栓子保护装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左锁骨下动脉淤血症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2-55岁。造影显示病变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下段,狭窄程度90%以上,椎动脉位于病变以远,椎动脉开口未受累,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字减影机(DSA)对48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锁骨下动脉瘢痕性狭窄24例,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8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瘢痕性狭窄8例,夹层致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33例,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5例.43例患者当患侧不动或不行束臂试验时,盗血现象不明显,当抬高上肢或行束臂试验后,患侧血管盗血现象明显.认为SSS患者是否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血管狭窄或闭塞程度及侧支代偿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引言“锁骨下动脉盗血”一词曾被用于描述与同侧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有关的椎动脉血液逆流。当椎动脉起源处近端的锁骨下动脉闭塞时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虽然与同侧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有关的椎动脉血液逆流并不少见,但在这种情况下同侧手臂运动后很少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锁骨下动脉近端严重闭塞性病变患者无症状,因此,“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实际上应用于因同侧手臂运动导致脑缺血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1.1历史1960年,Contorni发表了与同侧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有关的椎动脉血液逆流的第1篇报道。次年,Reivich等报道了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